雲祭祀與傳統文化的碰撞,這個清明節你更看好誰?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

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

作為關於清明節最著名的一首詩,想必每個人都耳熟能詳。


雲祭祀與傳統文化的碰撞,這個清明節你更看好誰?

清明節自古以來就是重大的春祭節日,既是一個掃墓祭祖的肅穆節日,又是踏青郊遊遊玩的歡樂節日。

清明最早只是古人根據天體運行軌跡確定四季變化,劃分二十四節氣中的一個節氣。


雲祭祀與傳統文化的碰撞,這個清明節你更看好誰?

掃墓祭祖、踏青郊遊一開始也是和清明無關的,那麼清明是如何逐步成為我國重要傳統節日的呢?

這裡就不得不講另外兩個節日,寒食節和上巳節。

相傳春秋時代晉文公為紀念忠義之臣介子推被燒死,下令每一年這一天全國禁止生火,只能吃寒食,寒食節就此誕生了。

上巳節,俗稱三月三,最早起源於巫術用蘭湯驅邪的活動,後來逐漸增加了祭祀、踏春郊遊等活動。

由於清明節氣和寒食節、上巳節的時間實在太靠近了,清明逐漸的取代了寒食節和上巳節的地位,就連風俗習慣也一併吸收了,成為了我國重要的傳統節日。


雲祭祀與傳統文化的碰撞,這個清明節你更看好誰?

清明節兩大傳統禮俗主題,掃墓祭祖和踏青郊遊,內涵自然節氣和人文傳承,充分體現了中國先民“天人合一”的思想。

隨著互聯網時代的發展,清明節的風俗習慣也在變化著,雲祭祀悄然興起。

雲祭祀,利用互聯網等工具為先人建立網上紀念館,或通過網上祈福祭奠平臺,為逝去的親友建立永久留存的紀念館,以方便所有親朋好友共同懷念和緬懷。


雲祭祀與傳統文化的碰撞,這個清明節你更看好誰?

雲祭祀的出現還是引起了很大的爭議的。

一部分網友認為,無論線上還是線下只是形式的不同而已,但心意還是不變的。

很多網友表示工作在外地,沒有時間回老家掃墓,在網上雲祭祀還是非常方便的,既節省了時間又緬懷了先祖。

還有大部分網友認為,網絡祭祀是譁眾取寵的行為,只是蹭“雲”概念的熱度。

雖然現在是互聯網時代,但是沒必要所有東西都互聯網化,雲祭祀只是為了滿足人們的惰性,這種方式是違背傳統祭祖意義的。


雲祭祀與傳統文化的碰撞,這個清明節你更看好誰?

雖然對雲祭祀的看法不一,但是雲祭祀與現場掃墓的本質是不變的,都是對傳統孝文化的繼承。

孝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也是中華民族傳承重要的組成部分。

清明祭祀是孝道的一種重要表現形式,也是追思先人的情感寄託,表達的是對逝者的緬懷和紀念,也是中華傳統注重“慎終追遠”的體現。


雲祭祀與傳統文化的碰撞,這個清明節你更看好誰?

恰逢“疫情”期間,很多人沒法像往年一樣回鄉掃墓,利用雲祭祀不僅方便而且綠色文明,用這種方式來表達對逝者的哀思之情,是對文化的傳承,也是與時俱進的表現。

先不論雲祭祀是否應該提倡,雲祭祀改變的只是祭祀的形式,並不是改變祭祀的內核。

慎終追遠,不忘先人,是無論何時都不會改變的祭祀本質。

各位對此有什麼看法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