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响水六套:围绕“五得”建设新型社区

经济视野网4月16日电(记者朱文祥 通讯员李春磊 蒋大勇匡吉)

阳春四月,草长莺飞,生机勃勃。在江苏省响水县六套中心社区五套新型社区施工现场,随处都有建设者忙碌的身影,有的在埋设管线、有的在拉线测量、有的在栽植绿化,机械的轰鸣声一浪高过一浪,呈现一派繁忙景象。

建设新型社区,打造美丽乡村是实施乡村振兴和脱贫攻坚重大战略部署,也是响水县委、县政府提出建设“四个新响水”的精准举措和目标定位。六套中心社区紧贴“四个新响水”的建设目标,围绕“五得”,把新型社区建设作为美丽乡村建设重要抓手,高标准规划建设新型农村社区。

江苏响水六套:围绕“五得”建设新型社区

围绕“拆得了”谋方案。在新型社区建设初期,该区全面做好调查摸底工作,认真谋划社区建设方案,全方位开展宣传发动,大力宣传惠民政策,提高群众的认可度和工作实施的可行性,确保新型社区建设开好头、起好步。

围绕“建得成”统筹资金。新型社区建设事关千家万户、事关民生福祉、事关财政运转,为切实解决新型社区能够“建得成”,该区着重算好挂钩补助帐、政策性补助帐、群众负担资金帐,在推进过程中,始终秉持让群众出最少的钱住最好的房,采取“主房置换、附属补偿、成本补差”的办法,确保群众在可承受的范围之内。

围绕“进得去”抓配套完善。为了切实改善群众居住环境,该区预算投资近4500万元,对新型社区进行配套建设和配套改造,建设高品位的绿化景观带,完善水电管网等附属设施,确保交房时群众能进得去。

江苏响水六套:围绕“五得”建设新型社区

围绕“改得好”抓品质保证。在启动建设新型社区初期,该区反复研究并借鉴省内外、市内外的成功做法,对设计方案精准定位,绘就高标准、高品质的新型社区建设蓝图。在施工方式上,采取委托集中代建的方式,节约项目建设的柔性成本,使项目建设投入最少,质量最好。在施工建设过程中,始终坚持专业监理和群众监督相结合的全程跟踪监督方式,确保工程无偷工减料,质量可靠。

围绕“托得住”惠及四类人群。面对四类人群经济困难的现实状况,该区在制定方案时做好充分考虑。安置数量采用红线划定办法,五套新型社区拿出总户数的30%保证“四类”人员安置,集镇育才小区拿出总户数的20%用于“四类”人员安置。政策上再倾斜,对“四类”人员选择进两个新型社区的,除了免除宅基地费用外,同时要给予一定的优惠,尽量让他们少出钱或不出钱。完全托底式安置,针对无房户、不符合挂钩户和家庭特别困难户,该区采取明确集体产权,直接安置入住的办法,保证他们住有所居。

目前,五套新型社区已全部完成6万多平方米建设主体工程,污水排放、电力通信、自来水管线、绿化、道路铺设等附属设施正在紧锣密鼓推进,预计5月底一批农民将喜迁新居,实现“居住集中化、环境生态化、设施城镇化、管理社区化、生活智能化”的新农村示范点。

凡本网站注明“来源:经济视野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及作者”。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