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大學校黨委宣傳部赴嵩縣實地採訪調研

河南大學校黨委宣傳部赴嵩縣實地採訪調研


為全面蒐集整理河南大學抗戰辦學歷史資料,進一步對接“校地結對幫扶”工作,受學校委託,4月12日,校黨委常委、宣傳部部長王明欽一行赴洛陽潭頭鎮、嵩縣實地採訪調研。


在潭頭鎮石坷村,王明欽一行在河南大學潭頭慘案紀念碑前祭奠了河大英烈,瞻仰了河南大學抗戰辦學舊址,實地察看了已經動工的紀念碑停車場建設情況,與該村黨支部書記馬愛芬、副書記昌石軍等進行了深入交流,聽他們介紹了正在規劃中的村史館、河南大學抗戰辦學紀念廣場等的有關情況。在嵩縣城關鎮上倉村上倉街,王明欽一行實地察看了河南大學抗戰辦學舊址財神廟的修繕和改建情況,與當地負責人進行了交流。同行的河南日報、河南大學報記者在兩地進行了深入採訪,蒐集了大量當時河南大學農學院、醫學院在當地辦學的生動素材。


王明欽表示,河南大學與潭頭、嵩縣有著血濃於水的深厚情誼,這片土地是對師生進行愛國主義教育、傳承弘揚河大精神的有力陣地。學校對潭頭、嵩縣當地的建設和發展高度重視,校黨委宣傳部會一如既往地深入貫徹學校有關“校地結對幫扶”的有關精神,推動有關工作深入開展、落地生根。


1939年5月至1944年5月,河南大學在嵩縣辦學長達五年。在“華北之大,竟容不下一張安靜書桌”的背景下,當地人民為河南大學1000多名師生安排了“安靜的書桌”。 當時,醫學院及附屬醫院設在嵩縣縣城,文、理、農學院設在嵩縣潭頭鎮(今屬欒川縣)。在抗日戰爭的艱苦歲月裡,嵩縣人民用博大的胸懷接納了河大師生,為河大的生存與發展作出了巨大貢獻。學校將進一步蒐集整理抗戰辦學有關素材,把苦難當教材,講好河大故事,弘揚 “百折不撓、自強不息”的河大精神,為學校“雙一流”大學建設凝聚強大精神力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