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定要親自帶孩子!在孩子最需要父母的時候,請不要缺位家庭教育

我們身邊有很多例子,父母沒有親自帶孩子。曾有一個朋友就說,“沒有必要自己帶,孩子還不懂事,直接給老人帶省事多了。帶孩子多麻煩啊,何況小孩子是沒有記憶的,誰帶不都一樣。”

但事實並非如此,自己再苦再累,也要親自養大自己的孩子。

一定要親自帶孩子!在孩子最需要父母的時候,請不要缺位家庭教育

一、特別要珍惜孩子頭幾年的陪伴

心理學家溫尼科特在談及個體發展時提到:來自生命頭幾年的情感發展,構成了人類個體心理健康的基礎。

在孩子零到六歲之間,他們最想緊緊地跟著父母睡覺,需要抱抱,需要講故事,需要陪伴。這段時間父母雨露般的滋養,會有助於孩子情商和人格的建立,以及良好親子感情的建立。

我曾經見到過很多留守孩子,心裡很不是滋味。可悲的是,很多父母把這些孩子當作不懂事的小動物看待,沒有去考慮他們是一個完整的人。

記得老家有一個剛兩歲的孩子,很乖也很可愛,一雙大大的眼睛看上去就很聰明。平時無需人餵飯,自己就能將放一點糖的白米飯吃上大半碗。褲子尿了怕捱打就偷偷躲起來,但還是沒躲過捱了打。捱打後也不哭,因為他不敢哭,哭了會打得更兇。這孩子的爸媽在外地打工,是被寄養在孩子媽媽的姑姑家。

大家都說那孩子太乖,懂事也好帶。其實這個孩子卻是那麼可憐,從小就被嚴格的管束,並壓抑著小小的心靈,他還要討好養育自己的人。在這種的環境中成長,以後心裡難免會出問題。

幼兒時期的孩子,並非是一個什麼都不懂,只知道吃喝拉撒的小動物。當父母忽視了孩子的完整人格時,就會心安理得的去傷害孩子,忽視孩子的內心需求。

一定要親自帶孩子!在孩子最需要父母的時候,請不要缺位家庭教育

二、缺少父母陪伴的孩子,長大後容易叛逆、形成不良嗜好

很多案例表明,大部分問題孩子小時候都常常表現出壓抑性的乖巧。而到了青春期,他們往往容易發展出反社會人格叛逆,形成不良嗜好等。

慧慧的父母離婚了,媽媽改嫁,爸爸去了南方工作。平時是由爺爺奶奶帶著,爺爺做點小生意,也沒有固定的家,平時一家人都住在出租房裡,生活條件較艱苦。

每逢寒暑假慧慧都要來她姨家和表弟玩幾天。從她呆滯眼神和沉默中能感受到她失去父母陪伴而留下的孤獨與憂傷。以前的她可是個活潑開朗的小女孩。

到了六年級早戀了,而且喜歡和一群孩子野玩不回家。有一次爺爺打了她,她居然兩天沒回家。

孩子的內心就像小花園,打小沒有埋下愛的種子,缺乏陽光雨露,缺少呵護。那裡就會黑暗蔓延,雜草叢生。

一定要親自帶孩子!在孩子最需要父母的時候,請不要缺位家庭教育

還有的孩子因為父母太忙,無閒關注孩子的學習和教育,以致成績嚴重下滑,再大一點便淪落成問題少年。然後父母著急,求爺爺告奶奶的想把孩子歸順好,其實大勢已晚。

對於一個孩子來說,最大的傷害是在孩子最需要你的時候,你卻選擇視而不見。而在孩子長大後不需要你的時候,你卻緊緊跟著步步相逼。

所以,請一定要珍惜跟孩子在一起的時光,再難也要親自帶孩子。因為如果在孩子需要的時候,父母忽略了對他們的教養,那麼將來孩子再怎麼叛逆,父母也只能搖頭嘆息了。

一定要親自帶孩子!在孩子最需要父母的時候,請不要缺位家庭教育

三、只有當自己帶孩子的時候,你才能慢慢走進孩子的內心

有的媽媽說孩子和自己不親帶不了,那是因為孩子感受不到你。如果你不自己帶,你會發現孩子渾身都是問題,因為你根本就不瞭解他。所以,你在怪罪孩子的時候,先悶心自問自己是否真的懂面前的這個孩子。如果你沒有親自撫養自己的孩子,很難說你是真正意義上的父母,你只是生過孩子的父母而已。

對孩子來說,你生而不養,他與孤兒無異。父母一定要自己承擔起養育孩子的責任。孩子是投奔你而來的,而不是他們的爺爺奶奶,做父母是一件不輕鬆的活,沒有捷徑可走。但是千百年來,這個世界還是由無數含辛茹苦的父母親手撫養。

而親手撫養孩子的快樂和滿足也是任何工作都比不了的,這種愛也是無法替代的。

涵哥分享這篇文章,希望能對父母教育孩子有所幫助,涵哥每天都會為家長帶來專業的孩子成長知識,想要了解更多資訊可以關注涵哥的今日頭條!孩子教育問題私信涵哥必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