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戰過後,東周最後的摭羞布被扒掉,徹底淪為各大諸侯的玩偶。

話說公元前720年周平王死後,他的兒子姬洩父的兒子姬林繼位,是為周桓王。(周平王還真是不簡單啊,苟延殘喘50年,連自己的兒子都敖死了,不得不讓孫子接班。)

周桓王繼位後,似乎還是想有一番作為、中興周朝的。干涉晉國內亂、壓制鄭國崛起無不是想要維護周朝的權威。當時間來到周桓王十三年(公元前707年)時,他再也不能忍受強勢的鄭莊公的無禮,決定好好的教訓一下鄭國。

此戰過後,東周最後的摭羞布被扒掉,徹底淪為各大諸侯的玩偶。

繻葛之戰終於爆發了(今河南省長葛市北)。應該說此時的鄭莊公還是有些心虛的,畢竟周朝還是名義上的天下共主。而且此次周桓王是親自出徵,並徵調蔡、衛、陳三國軍隊聯合討伐,大有一戰定乾坤的架勢。可問題在於周桓王找隊友幫忙,理應找就找歷害一點的,要麼就不找,偏偏他找的這幾個隊友名字叫蔡國,也確實都很蔡。 這三個國本身就是蒼蠅大點的地方,能有什麼力量。何況此時的陳國正處於內亂之中,士兵根本無心戀戰,根本就都沒什麼戰鬥力。而鄭莊公這邊也正是因為心虛,反而更激起了將士們同仇敵愾的鬥志。

此戰過後,東周最後的摭羞布被扒掉,徹底淪為各大諸侯的玩偶。

在戰鬥中,鄭莊公也正是利用這三國的毫無戰鬥力。他首先就是猛烈進攻這三國的軍隊,結果當然無懸念了。可問題的關鍵是這三國的潰敗軍隊,他們逃就逃吧,偏偏都往周桓王親自率領的中軍這邊逃。這下好了,直接把中軍的陣型也給衝散了、亂了,最後中軍也只有跟著一起潰敗了。而就算到此時,周桓王還是竭力想要保持周王朝的尊嚴,只見他不慌不忙的留在隊伍的最後面,似乎想要獨自一人斷後來顯示他的勇氣。可是鄭國的將領根本不吃他那套,鄭將祝聃立功心切,看見周桓王立馬彎弓搭箭,正中桓王左肩。再要去生擒時,被鄭莊公鳴金收兵阻止了。不僅如此,鄭莊公還連夜派祭足帶了許多牛、羊作為禮物,外加一些糧草,趕到周桓王的大帳慰問、請罪。這戲一出,算是給了雙方尤其周桓王大大的臺階下了。

此戰過後,東周最後的摭羞布被扒掉,徹底淪為各大諸侯的玩偶。

經此一戰,周從“周鄭交質”時比較平等的國,下降到諸侯國能與之對戰,並能戰而勝之的地步了。東周也徹底的進入了春秋時代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