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路上》: 從文本到影視,究竟該如何看待這部“垮掉派”作品


《在路上》: 從文本到影視,究竟該如何看待這部“垮掉派”作品

姚向輝譯本《在路上》

我還年輕,我渴望燃燒,渴望流浪,

渴望靈魂與靈魂的碰撞。

大多數人從未啟程就已老去,而我們永遠不死心,永遠在路上。

一直走下去,我能見到新的地平線;

一直走下去,我會遇到姑娘、信仰和一切。

你的路是什麼路,哥們兒?

傑克 · 凱魯亞克(Jack Kerouac,1922~1969),美國作家,美國“垮掉的一代”的代表人物。他的主要作品有自傳體小說《在路上》《達摩流浪者》《孤獨旅者》《荒涼天使》等。

說實話我剛剛打開這本書的時候,覺得閱讀上有點兒困難,因為書裡的表達和我慣常閱讀的小說感覺完全不同,我就明白了為什麼這本書有那麼明顯的兩極分化的評價:

  • 有些批評家認為《在路上》過於離經叛道,而且裡面不乏寫到年輕人在流浪路上的欺騙和一些有著犯罪意味的行為,甚至有人將評價上升到了人身攻擊,認為作者是不是精神上有問題,作品毫無意義,猶如垃圾等等。
  • 不過,隨著時間的推移,時間越是往後來,大家越能冷靜地看待凱魯亞克其人其作,批評家評價傑克 · 凱魯亞克在寫作上可以被看作是“垮掉的一代之王”,作品的風格完全可以百家爭鳴、百花齊放。

《哥倫比亞美國文學史》,在涉及美國50年代重要作家時,把傑克 · 凱魯亞克也列入其中:“(他們)驚世駭俗地反傳統文化,針對當時的美國社會思潮,表達了一種同社會準則及社會情勢相對立的疏遠異化意識(個人的、政治的、經濟的、文學的,等等),而正是這種情勢削弱了語言的力量及其豐富性和感召力。”

《在路上》: 從文本到影視,究竟該如何看待這部“垮掉派”作品

這些年,《在路上》的譯本在國內有51種之多

我讀完了這本書後,查了一些資料,發現這本書的同名電影在2012年上映,獲得了以下的三個獎項,你會發現也體現了不同的觀眾的傾向性:

  • 第65屆戛納電影節 主競賽單元 金棕櫚獎(提名) 沃爾特·塞勒斯
  • 第84屆美國國家評論協會獎 十佳獨立電影
  • 第3屆豆瓣電影鑫像獎 豆渣單元 最渣影片(外語)(提名)

那麼我們今天就一起來看看這部作品《在路上》從文本到影視的與眾不同之處,究竟應該如何評價這部“垮掉的一代”代表作品?我們從文本寫作風格、文學史上的意義以及影像的表現語言來談談這部作品。

01《在路上》的駕車路線圖與為什麼一定要在路上:文本寫作風格以及1947年

薩爾喝著威士忌,吃著蘋果派,一路搭車西行,在丹佛和迪恩碰面後,第一次到達大陸盡頭,在舊金山海岸的山丘上遠眺。


《在路上》: 從文本到影視,究竟該如何看待這部“垮掉派”作品

1948-1949年

薩爾、迪恩和瑪麗露。沿墨西哥灣一路行駛,用懷錶換一塊錢買汽油,脫光衣服曬太陽,坐在引擎蓋上吹風。

《在路上》: 從文本到影視,究竟該如何看待這部“垮掉派”作品

1950年

薩爾和迪恩開著破汽車直奔墨西哥,夜半橫穿沙漠,找一家酒吧,跟印第安姑娘們跳舞。

《在路上》: 從文本到影視,究竟該如何看待這部“垮掉派”作品

看了這些人自由自在追求著自己想要的人生時,居然是1947年,忽然就非常羨慕他們的隨性自由放蕩不羈的樣子了,對於傑克 · 凱魯亞克在三個星期內匆匆寫就的這本對於過往五六年間的經歷做的一個自傳體的小說,很多普通的人,過著最四平八穩生活的人們應該是不太容易Get到他作品中的精髓,他們也許不會明白:

車子那麼破,兜裡空空,為什麼一定要流浪在外面呢?

而對於作者和他的同伴們,要的就像是歌裡唱的那樣,自己的一生就是“放蕩不羈愛自由”,和普通的願意宅在家裡的人不一樣,也是自然得不能再自然的事情了。比如說稿子一出來被拒絕了多次,有個很睿智的編輯看到了這部手稿的價值,但是被退回來不是他能決定的,他鼓勵傑克 · 凱魯亞克說:“這就像陀思妥耶夫斯基,但是現在我能怎麼辦呢?”

《在路上》: 從文本到影視,究竟該如何看待這部“垮掉派”作品

​這本書在六年後才有人接手出版,而現在幾乎成為了“永不妥協的青年人手一冊”的暢銷書,被“重新定義美國的經典文學著作”,“一部書命名了一代人,定義了一個時代”。據不完全統計,在目前的公版書扎堆出版的狀況下,《在路上》每個月至少賣出去10000冊,是名副其實的暢銷書,也是長銷書。02對於電影改編的影像語言來說,《在路上》的表現並不差,算是忠實地還原了文本中的“搖滾精神”

影片中長鏡頭的使用非常普遍,在對故事還原上也基本上忠實地對照了原來的故事情節,凸顯了薩爾的一直在路上的搖滾精神,部位世俗觀念所左右自己,在路上的人、景還有經歷的事情,都對薩爾和同伴們的成長帶來了豐富的體驗。因而這部2012年的電影在豆瓣上得分目前為7.1分。

《在路上》: 從文本到影視,究竟該如何看待這部“垮掉派”作品

畫面、聲音和色彩在這樣一部描寫離經叛道、流浪在外的年輕人的生活時,頗為大膽,電影將文學作品中那些驚世駭俗的觀念和與眾不同的行為方式在大銀幕上展現出來,給觀眾帶來了又一波全新的體現。

影片中使用的蒙太奇手法對他們在路上的經歷做了別出心裁的組接,於是我們看到了公路的不同季節、不同地段的展示,它使觀眾不由自主地產生了一種代入感,似乎我們處在薩爾那個身份上,自然會做出同樣的走向遠方的在路上的事情。

《紐約時報》敏銳地察覺了這一點,做出了回到文本本身的如下評論:“在過度的時尚讓人們的注意力變得支離破碎、情感變得遲鈍麻木的時代,如果說一件真正的藝術品的面世具有重大意義,《在路上》的出版本身就是一個歷史事件。”

如果可以,很多人都想在路上我想這也是為什麼《在路上》的文本和電影同樣吸引了大量讀者和觀眾的真正原因吧,作品中的精神上的那種永遠不流於俗套、不被人左右的獨立內涵才是最大的亮點所在。

(文丨雅言,全文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