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丟卒保車


故事:丟卒保車

苦尋死策

皇帝朱元璋生性多疑,到了晚年,猜忌心更重,動不動就給大臣們安上謀反的罪名,株連九族。這麼一來,滿朝官員人人自危,成天過著提心吊膽的日子。其中,最緊張的要算徐炳文。

徐炳文喜歡交朋友,朝中許多官員都是他的鐵哥們。可最近,徐炳文的兩個朋友相繼犯案,被朱元璋以謀反罪處死,牽連數百人。徐炳文運氣好,僥倖躲過了一劫。但常在河邊走,難免要溼鞋,徐炳文擔心自己躲得過初一躲不過十五,為此成天唉聲嘆氣。

見丈夫一直愁眉不展,徐夫人勸道:“夫君,當官這麼危險,不如把這官辭了吧。”

徐炳文苦笑道:“若能辭官,我早就帶著全家逃離京城了。”

徐夫人困惑地問:“難道……稱病請辭也不行麼?”

徐炳文長嘆一聲,解釋了不能辭官的原因:朱元璋認為,只有皇帝昏庸無道,大臣們才會辭官。因此,向朱元璋辭官,就是給他難堪,這無異於自尋死路。

徐夫人恍然大悟,隨即又問:“除了辭官,還有別的避禍之法嗎?”

徐炳文搖搖頭,說:“尚無良策。”

其實,徐炳文已想出一個避禍之法,但不能告訴夫人。他的避禍之法是丟卒保車——犧牲自己保住全家。徐炳文走投無路,才出此下策。他想,與其捲入謀反罪被滿門抄斬,還不如讓自己儘快死掉,這樣就斷了殃及全家的禍根。

不過,這丟卒保車的“丟”法大有講究,自殺肯定行不通。因為朱元璋覺得,害怕陰謀暴露的大臣才會畏罪自殺,必須對他們自殺的原因嚴加追查。而負責追查的錦衣衛最擅長羅織罪名,調查結果往往跟皇帝的猜測相吻合。這麼一來,自殺非但不能保全家族,反而會招來更大的災禍。所以,“丟卒”之法,只能是老死、病死或意外身亡。


徐炳文剛四十出頭,身強體健,跟老死、病死還沾不上邊,所以只能是意外身亡。讓自己“意外身亡”並不難,難的是不叫朱元璋和錦衣衛起疑。徐炳文想破腦袋,也沒琢磨出萬無一失的死法,無奈之下,他決定向清虛觀的道長賽諸葛求助。

賽諸葛年近七旬,因他能掐會算料事如神,人送外號“賽諸葛”。徐炳文與賽諸葛是忘年交,倆人平時無話不談。

這天,徐炳文悄悄找到賽諸葛,道出了想“意外身亡”的打算,請他指點能以假亂真的最佳死法。

聽完徐炳文的來意,賽諸葛連連搖頭說:“不行,不行!有幫人說媒的、有幫人解困的,哪有幫人尋死的?這個缺德忙我絕對不能幫!”

徐炳文趕忙解釋:“道長此言差矣,你幫我尋死,等於救了我全家。這是積德行善的大好事,功德無量啊!”

可賽諸葛不為所動,任憑徐炳文把嘴皮磨破,他始終不肯幫忙。

徐炳文急了,“撲通”一聲跪在地上,一邊衝賽諸葛連連叩頭,一邊哀求道:“道長,咱們是交往多年的好朋友,請您發發慈悲,無論如何救救我全家老小!”

賽諸葛見狀,慌忙扶起徐炳文,長嘆一聲說:“唉,徐大人把話說到了這份兒上,貧道不好再推脫,就狠狠心造一回孽吧。”

隨後,賽諸葛湊到徐炳文耳邊,如此這般說了一番。


爭奪危牆

南京觀音廟有個荷花池,池中的荷花開得很旺盛。從清虛觀回來後,徐炳文經常往觀音廟跑,說是去那兒欣賞荷花。

但徐炳文去看荷花的時間選得很怪,他不挑晴天也不挑陰天,專挑大雨滂沱的時候。更蹊蹺的是,每次看荷花,徐炳文都要站在南面的山牆下。他認為,從這兒遠眺荷花池,看到的景色最美。

一個烏雲密佈的黃昏,徐炳文輕車簡從,又來到了觀音廟。進廟後他直奔魁星殿,站在南面的山牆下欣賞荷花。此時天上的烏雲越聚越多,不一會兒雷聲隆隆,下起了瓢潑大雨。

雨越下越大,徐炳文舉著傘,出神地站在山牆下。就在這當兒,忽聽有人喊:“徐大人,冒雨賞荷,真是好雅興啊!”徐炳文扭頭望去,見一個穿蓑衣的銀鬚老者正朝自己走來。等那人靠近了,徐炳文才看清,來人是兵部侍郎潘壽年。徐炳文怕潘壽年也來山牆下駐足,趕忙搶前幾步攔住了他:“雨下得這麼大,我想到方丈室喝茶休息,潘兄陪我一起去那兒坐坐吧。”說著,他拉起潘壽年,快步朝方丈室走去。

聽說兩位大臣來訪,觀音廟的方丈趕緊捧出上等好茶,陪著兩位大官邊喝邊聊。

聊了約一炷香的工夫,潘壽年突然一拍大腿,著急地說:“哎喲,我把一件寶貝忘在轎子裡了!”說著,他衝徐炳文和方丈拱拱手,披上蓑衣匆匆出門去了。

徐炳文和方丈繼續喝茶閒聊,等潘壽年回來。可是,等了約半個時辰,仍不見潘壽年露面。徐炳文和方丈都覺得奇怪,正想派人去找時,忽聽遠處傳來“轟隆”一聲巨響。緊接著,有人驚恐地高喊:“不好了,牆塌了,壓住人啦!”徐炳文和方丈嚇了一跳,立刻出門查看。


倒掉的是南面的山牆,就是徐炳文剛才站著看荷花的那個位置。此時,山牆已變成一堆瓦礫。據當時正在附近撒尿的小和尚說,他看見一個穿蓑衣的老頭被壓在了瓦礫下。聽了這話,徐炳文和方丈臉色陡變,急忙派人挖掘瓦礫。

瓦礫被挖開後,潘壽年血肉模糊的身體露了出來,徐炳文伸手在他鼻尖試了試,發現已沒有呼吸。

潘壽年在觀音廟看荷花,被突然倒塌的山牆活活壓死。這個消息迅速傳遍了南京城。朱元璋聞訊,在朝堂上擠出了幾滴眼淚,隨後他頒下聖旨,賜給潘家五百兩撫卹金。滿朝文武對此羨慕不已,他們並非眼饞那五百兩銀子,而是妒忌潘壽年有了個好結局,潘家老小從此可以過安生日子了。

和其他大臣不同,徐炳文心裡只有懊悔,懊悔尋死的良機被潘壽年搶了去,自己則竹籃打水一場空。原來,徐炳文經常冒雨去觀音廟看荷花,那正是賽諸葛的授意,目的是伺機“意外身亡”。

有一回,賽諸葛去觀音廟,偶然發現南面的山牆岌岌可危,料定再有幾場暴雨就會倒塌。他還未來得及告知方丈,便遇徐炳文來討尋死良策。賽諸葛算得沒錯,可惜半路殺出個潘壽年。徐炳文更懷疑潘壽年早有預謀,故意去危牆下找死,他這麼做,十有八九也是為了丟卒保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