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宋名臣李綱罷官貶逐,報國無門、忠心蒙冤,度日如年含冤病逝

我國封建時代,在無道昏君的專制統治下,許多英雄人物成了一幕又一幕歷史悲劇的主角,這裡說的悲劇主角是兩宋名臣、抗金英雄李綱。李綱,兩宋抗金的著名人物,字伯紀。神籍邵武,從祖父時起遷居無錫,北宋神宗元豐六年出生,南宋高宗十年含冤病逝,終年58歲。他的一生處於兩宋之交,國家和民族處於危亡之際。在宋金斗爭中,他是德高望重的抗戰派領袖,投降派的眼中釘。公元1127年,宋欽宗的弟弟宋高宗趙構在應天府即位,不久定都臨安,史稱南宋。當時金軍仍在南侵,剛即位的高宗無論如何也不能表現出束手就擒的樣子,於是特意任李綱為左相。李綱於六月初二到任。

兩宋名臣李綱罷官貶逐,報國無門、忠心蒙冤,度日如年含冤病逝

宋高宗趙構

李綱著實為高宗的態度慶幸了一場。他到任後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向高宗上書,力陳自己籌謀多時的施政大計。李綱的意見,逐步有所實施。不久,朝廷分別任用了李綱推薦、受河北人民敬重的張所為河北招撫使、山西著名勤王兵領袖傅亮為河東經制副使。張、傅二人團結了河北河東廣大民間武裝,還在兩河設立招撫司,短期內招募了10多萬人,對遏制金軍的南侵起到了相當重要的作用。而在開封,李綱力薦的宗澤擔任京城留守,多次率軍擊敗敵人的進攻,宋金戰場正呈現出有利於南宋的形勢。但是,投降派和抗戰派的鬥爭,從北宋延續到南宋,而且鬥爭更加激烈。李綱的抗金大計經常遭到投降派的干擾和破壞。

兩宋名臣李綱罷官貶逐,報國無門、忠心蒙冤,度日如年含冤病逝

宗澤

隨著李綱統一指揮軍隊權力的增長,特別是群眾武裝的發展,高宗趙構、右相黃潛善、知樞密院事汪伯彥等重新抬起了北宋對金的投降路線,準備南逃。不久,黃潛善的黨羽、北京留守張益廉上奏,把群眾抗金活動的發展胡說為兩河招撫司的設立使“盜賊”的活動更加“猖獗”。其後,投降派不顧李綱的反對,派遣爪牙在兩河地區,分割和削弱了張所、傅亮的權力。另外,投降派大臣還聯名惡意詆譭李綱的軍政方針,捏造了十幾條罪狀,栽到李綱頭上,甚至罵李綱為“國賊”。面對投降派的倒行逆施,李綱痛心之餘,覺得他們真是卑鄙之極,他決定向高宗請求辭職,以示抗議。

兩宋名臣李綱罷官貶逐,報國無門、忠心蒙冤,度日如年含冤病逝

李綱

8月中旬早朝,請求罷相的李綱孤單地站在高宗面前,宋高宗開始還惺惺作態,假意挽留李綱,過了幾天,終於把李綱罷了相。從六月初二到八月十八,為相75天的李綱盡忠職守,卻難挽狂瀾。他帶著失望,揹著所謂“買馬招軍”之罪,陷入優國憂民而又回天乏術,極度悲憤之中。李綱離開後,他的抗金措施被全部廢除,張所和傅亮亦遭到貶職、罷免,民眾抗金武裝被解散。那個像李綱一樣力主抗金的太學生領袖陳東,義憤填膺,再次率太學生上書請願,要求挽留李綱,觸怒了高宗和投降派,被斬首示眾。不久,河北、河東大半淪陷。紹興九年,以高宗、秦檜為首的南宋投降派統治集團置岳飛、韓世忠等許多英勇抗金的將領的反對於不顧,竟繼續屈辱求和,向金稱臣納貢,搖尾乞憐。

兩宋名臣李綱罷官貶逐,報國無門、忠心蒙冤,度日如年含冤病逝

這個時候,李綱心中的悲憤達到了極點,面對江河日下的形勢和坐以待斃的宋政權,李綱越是忠心不死,就越是心力交瘁。最後,這使他再次降職,貶謫的地方越來越遠。先是貶往鄂州、澧州,到1130年,他被貶到了不能再遠的地方海南島東南部的萬安。南宋紹興二年,李綱從海南島被召回並被任命為湖廣宣撫使兼潭州知州。他對那裡的農民起義隊伍和一些民間抗金武裝採取招安政策,使兩湖地區抗金力量有所加強,但馬上再次引起投降派的指責和高宗的猜忌。年底,李綱又一次遭到罷官。

兩宋名臣李綱罷官貶逐,報國無門、忠心蒙冤,度日如年含冤病逝

海南島

到了紹興五年,他又被任命為江西安撫制置大使,但在投降派的掣肘下,李綱實在難有大的作為。在報國無門、忠心蒙冤的折磨中,李綱度日如年,身體每況愈下。他心中裝的,始終是國家的生死存亡,他牽掛的,始終是北方的生靈塗炭,南方的民不聊生。自己歷經京城保衛戰,同李邦彥、白時中等人鬥爭到後來同張邦昌、耿南仲、黃潛善的鬥爭,結果並沒有使宋皇勵精圖治、發奮中興,國事、朝政已落得如此破敗的地步,生性忠義剛直的李綱不免悲憤得撕心裂肺。

兩宋名臣李綱罷官貶逐,報國無門、忠心蒙冤,度日如年含冤病逝

但是,他的內心深處,一種傷痕累累而又堅貞不屈的信念對國家杜稷和大宋人民的忠誠,卻始終支撐著他不倒的靈魂,鞭策著他決不隨波逐流,喪失節義。紹興九年,以高宗、秦檜為首的南宋投降派統治集團置岳飛、韓世忠等許多英勇抗金的將領的反對於不顧,競繼續屈辱求和,向金稱臣納貢,搖尾乞憐。這個時候,李綱心中的悲憤達到了極點,面對江河日下的形勢和坐以待斃的宋政權,李綱越是忠心不死,就越是心力交瘁。最後,這個為不爭氣的兩宋朝廷,為水深火熱的宋朝百姓耗盡心血的李綱,終於在十年正月十五日,於悲憤冤屈中停止了脈搏的跳動,終年58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