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閱讀升階,請先用閱讀量打地基

之前寫了篇文章提到了很多大咖們的讀書方法論。

會發現有很多“矛盾”的地方,比如香帥說要貴精不貴多,熊逸說就你感興趣的領域胡看、亂看,不要在意什麼好書壞書。比如萬維鋼用費時費力的強力研讀法讀書,而羅胖則會刷書。

閱讀的初階者都有到底怎麼個讀書法的疑問?到底有沒有一個通用的辦法?

今天看一句話觸動到我了,他說:

回想起自己很多好的選擇,很多都是靠閱讀量支撐起來的,而且當時的我,也並沒有獨立思考的能力。

我想這句話便是對閱讀初階者疑問的最好通用解決方法。

沒人能一開始都做好,包括閱讀|想閱讀升階,請先用閱讀量打地基

有很多人,在年末的時候喜歡曬一年看了多少本書,以數量多為傲。也有很多人,說自己不再注重閱讀的數量而更注重質量。他們似乎看不上那些曬讀書數量的行為。

閱讀水平確實是分級的,所以無論曬讀書數量還是曬閱讀質量,我們都要一分為二看待。首先要明確說這話的人,處在哪個閱讀層級?

對那些已經是比較高階的閱讀者,他們前期已經積累了不錯閱讀量,量到一定程度後,無論是看書的速度還是get文章精髓的效率都是可以達到質變的。

比如閱讀過程中,某些觀點忽然在腦中形成了連接(也可以稱之為不同神經元之間的鏈接),就有了靈感,有了自己的解決思路。慢慢地閱讀便有了更好結合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這時TA可能會放慢腳步,不再過多注重閱讀量,轉而思考自己要解決的問題,通過主題閱讀,尋找更適合自己的書籍。

TA也可能開始隻字不差地閱讀經典,認真做筆記。

但最終的目的都直指自己需要解決的問題。並且,越往後讀書越快,越讀越會找到屬於自己的節奏。他甚至不再需要追著問人家推薦的書單,看什麼書、怎麼看完全有了自己的視角。T

A終於擺脫了閱讀上的亦步亦趨,完整地生長出了自己的獨立思考能力。

但是對於初階者來說,自己要解決的具體問題大多還沒考慮清楚。通過讀書想解決什麼問題?為什麼選擇看這本書?TA都沒有想清楚。很可能是看著別人說這本書好,他就拿來看看。

在閱讀量偏少的情況下,腦中不同鏡像神經元直接的碰撞、鏈接可能性為零。因為並沒有足夠多的點去進行碰撞,更別提擦出火花(靈感)了。此時TA的獨立思考能力是很弱的。

沒人能一開始都做好,包括閱讀|想閱讀升階,請先用閱讀量打地基

但我們不能因為在初階就不讀了,像任何事情一樣,沒有人在一開始就做得很好。

閱讀效果也一樣,只有量變才能達到質變。

羅胖逛街心態刷書,或者熊逸的在喜歡的領域不要在意什麼好書壞書,亦或者馮侖的從後往前看的境界,沒有之前量變的積累,絕不可能如此輕車就熟。

好消息是這是可以通過刻意練習習得的。

如果你從沒認真地隻字不差閱讀完一本書的經歷,可以從這個方面入手。

找一本喜歡的好書(小說類不在討論範圍),逐字閱讀,讀完了肯定會很有成就感,再進行下一本。

也可以加入一些共讀群,和別人一起讀同一本書,看看人家為什麼要讀這本書、要解決什麼問題?慢慢地,你也會有了自己的讀書方法。

再後面你可以進行主題閱讀,一段時間內,只讀某個主題的書,比如育兒書、理財書。通過系統的主題閱讀,獲取不同的養分,在過程中融合自己的思考。慢慢地,也能找到自己的閱讀節奏。

最後,還是有疑問,不知道看什麼、不知道怎麼讀的時候?去找各個領域的好書(一定得是好書),管它呢,先讀個20本50本100本看療效唄^_^

沒人能一開始都做好,包括閱讀|想閱讀升階,請先用閱讀量打地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