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昌、漢口、漢陽三鎮最高行政長官,江西南豐最後一位進士張履春

張履春,字宜仲,號熙眾,江西南豐人。民國《南豐縣志》載:“光緒二十四年(1898年)戊戌夏同龢榜。二甲,官至知府”。張履春散館授翰林院編修,晚清時期曾任湖北武昌府、安陸府、施南府知府;民國初期曾任國史館纂修、荊南道道尹、江漢道道尹等職。

據《張氏族譜》記載:清初,世祖“一書公”由福建省閩西經黎川遷入南豐。第一代生“智、能、勇”三房。“勇”鏗堂第三代次子效京,字硯侯,生三子,履春排行第二,在叔伯兄弟中依序排行第五。張履春故居在南豐縣舊城西隅旴江西路橫鍾巷張家大屋,其中被後人稱為“學堂”的“五宜軒”,最為精緻考究,為張履春親自策劃督建,舊時坊間百姓羨稱其為“別墅”。儘管歲月流逝,當年張氏“書香門第”、“官宦世家”之氣象仍可見一斑。

張履春為官時期,正值中華民族開始淪為半封建半殖民地社會,並開始產生資本主義萌芽的特殊歷史階段。各派政治勢力勾心鬥角,時局風雲多變,動盪不安。據清胡思敬撰《國聞備乘》之《江西京官風氣》載:“江西人向無黨援,道、鹹之交,陳孚思、萬青藜、胡家玉同時在高位,皆被人擠掐,一僕不再振…‥自家玉罷後垂三十年,江西無三品京官”。在當時這樣一個比較複雜多變的政治環境下,張履春仍得到慈禧太后賞識和提拔。《國聞備乘》之《簡放道府成例》記載:“近歲督撫不守舊制,每道府缺出,隨折保薦一員。旨不下即除授之。朝士相顧錯愕,莫之何許人。一省肇端,各督、撫援例而至,此朝廷失權之漸。考世變者不可不知。其不由軍機進單,亦無疆臣保薦,中旨徑任用者,近數十年中唯見編修張履春一人。履春,南豐人,因翰林院值班得召見,奏陳江西事甚詳。已而武昌遺缺出,樞臣上請,太后曰:張某樸實可用,遂授之。”此時的張履春,在翰林院任編修僅兩年,以其品德、才學,博得了慈禧的信任與賞識,委以重任。民國期間,張履春仍活躍於國史界和湖北政界,先後擔任國史館纂修、荊南道道尹,江漢道道尹等職務。

儘管長期為官在外,張履春一直關心家鄉百姓疾苦,樂善好施。據民國《南豐縣志》載,民國元年,南豐風災歉收,冬間米價節節高。邑紳張履春、揭傳淇等與商會總理李仕鑑等各出私資千元赴撫州滸灣運米至南豐,平糶給當地百姓。次年二月,災象愈迫,米店停貿,米價百文,谷石五元且無買處。省城、撫州滸灣亦荒,更無運處。當地紳士劉喬年、揭傳淇,本邑“內地會”紛紛赴張履春曾主政的湖北漢口採辦麵粉、綠豆陸續運至南豐,接濟災民。後包紳應昌又運來蕪湖米三千石,邑曾紳錕鋘又運米五百石,分別設平糶局於東門的黃祠、西門的鄒祠、南門的文廟、北門的譚祠、下水關的鹽局等五處,照市價減四成平糶至農曆七月初十出荒。包應昌昆仲計虧耗銀元一萬餘元,其餘虧至千餘元、百餘元不等。張履春自始至終組織參與了此次南豐縣近現代最嚴重饑荒的救荒賑災。


武昌、漢口、漢陽三鎮最高行政長官,江西南豐最後一位進士張履春

夏口縣誌

民國七年(1918年)四月,張履春以國史館纂修身份接任江漢道道尹,為當時武昌、漢口、漢陽三鎮最高行政長官,是年親任民國《夏口縣誌》“監定”之職,併為該志開篇作序。夏口原系湖北省漢陽縣所轄之重鎮,即今日之漢口。夏口於光緒二十五年從漢陽析出設廳,民國初年,廢府(州、廳)留縣,夏口廳改為夏口縣,隸屬於江漢道。《夏口縣誌》是一部由官方督修、民間人士踴躍參與,集地方行政長官和紳士智慧的地方誌,因極高的水準和史料價值而倍受史學界及藏書界的推崇和重視。該志的誕生早於民國方誌名家傅振龍的《新河縣誌》、李泰棻的《陽泉縣誌》和黃炎培的《川沙縣誌》十餘年。這部被譽為大漢口之全書的地方誌書編纂成功,身為上級行政首長並負“監定”之責的張履春功不可沒。

研讀張履春所撰《夏口縣誌序》,作者的文史功底躍然紙上。進士、翰林出身的張履春,深諳史志工作的內涵和真諦。他以史為例、以史為鑑,論述了修史編志對當時社會乃至整個中華民族今後勵精圖治的重要和必要;他根據地方政治、經濟、行政沿革以及風土人情等狀況,言簡意賅地闡述了修志的意義,頗具歷史遠見與開放觀念。序文還自述了他身體力行,積極熱情支持編撰工作。


武昌、漢口、漢陽三鎮最高行政長官,江西南豐最後一位進士張履春

民國《南豐縣志》

《夏口縣誌》完成後的民國九年,正值家鄉編修《南豐縣志》,該書由南豐縣知事黎廣潤總輯,清庫倫高等審判廳廳丞、民國眾議院議員包竺峰總修。張履春又與清湖南常德府知府、本邑主事譚承元,清法部郎中、本邑舉人包應昌等擔任《南豐縣志》總閱,為南豐縣志的編撰付出了智慧和汗水。

張履春在書法和繪畫領域也頗有造詣,曾留下不少墨寶。可惜大都被毀壞或遺失。如民國時期幾經修葺的讀書巖亭,橫額“讀書巖”三字即為張履春書。原“讀書巖”亭子後面柱子題聯“幾人得其趣,千載有餘情”即是張履春手筆。但因後來巖亭的修繕與重建,如今已經無存。張履春還有不少書畫作存世,其中的一幀他所繪的山水摺扇扇面,畫面頗似南豐南門外盱江南臺寺風光,張履春用“熙道人”筆名,題贈“息存”先生,題款曰:“松間蕭寺,江上征帆。秋風雖一樣,境已隔仙凡”。(“息存”先生即王秉恩,字“息存”,清末藏書家、書法家)。晚年張履春,心態顯得更加坦然淡定。這從張履春手書的一幅“娛老無如讀書樂,出山翻悔避名疏”七言對聯立軸中多少可以得到些許領悟。該立軸為張履春送邑人秉彝的潛心之作,楷體書法,出筆不凡。加蓋有兩枚印章:“張履春”(白),“戊戌翰林”(朱)。


武昌、漢口、漢陽三鎮最高行政長官,江西南豐最後一位進士張履春

民國二十一年(1932年),南豐一代先賢學人、開明士紳張履春太史病逝於南昌三眼井的張氏寓所,享年八十歲,歸葬於南豐九都黃家堡張氏祖山。

(本文作者是南豐縣地方文化研究中心 張奉 熊國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