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唯一可以世襲的武將世家,功勞超過楊家將,威震西北二百年

​說起北宋時期保家衛國的武將,大家會想到的是楊家將,曹家將。除了他們還有一家忠君愛國的武將世家。他就是折家將!大家可能對這個家族不太熟悉,歷史上這個家族是唯一可以世襲的武將世家,要比楊家將更加厲害,他們在西北抵禦遼國長達二百年,比宋朝的統治時間還要長。折家將究竟是個什麼樣的家族呢?

北宋唯一可以世襲的武將世家,功勞超過楊家將,威震西北二百年

史料記載折家並不是漢族,而是党項族。和西夏屬於一個民族。從唐朝末期開始效忠朝廷。折家將長期居住在府州,是當地的大家族。在那時起,折家將就是中原西北的保護神。

北宋唯一可以世襲的武將世家,功勞超過楊家將,威震西北二百年

公元951年,郭威建後周王朝,折氏歸附於後周,而府州當時處於契丹與北漢的夾擊之中,形勢危急,所以當趙匡胤黃袍加身替代後周建立宋朝時,折家毫不猶豫投靠宋朝,加入了進攻北漢的軍事行動。北漢有一個著名的大將,叫劉繼業,一直在太原城頭苦戰防守,甚至北漢主劉繼元投降以後,還在堅持戰鬥。後來宋太宗派劉繼元親自招降,劉繼業才大哭解甲歸降。曾有趙匡胤“杯酒釋兵權”的典故,為什麼不擔心折家擁兵自重,重現藩鎮亂象?很大一個原因,是因為折家與楊家,一樣的氣質,代代忠烈。

北宋唯一可以世襲的武將世家,功勞超過楊家將,威震西北二百年

北宋建立的時候,折家將的當家人是折德扆,他在後周時期就已經官拜節度使一職。在投靠北宋以後忠心耿耿屢立戰功,加上當時的府州與遼國相鄰,地理位置十分重要。北宋皇帝下旨折德扆任府州知州一職,享有部分區域自治權力,並授予折家世襲罔替府州知州的待遇。但也進行了相應制度設計,將府州控制在中央手中,不致成為難以駕馭的藩鎮。例如設置通判一職,牽制知州,此職一般不由折氏充任,又如,在府州旁邊安放了精銳的禁軍部隊,不受折氏節制。對地方豪強,是一種威懾力量。

北宋唯一可以世襲的武將世家,功勞超過楊家將,威震西北二百年

北宋對摺家將如此看重,還有一個更重要的原因就是當地民族團結,府州當時主要為少數民族,在抗擊契丹和西夏的時候,折家以其特殊的“蕃官”身份,對西北諸族具有極大的號召力。

北宋唯一可以世襲的武將世家,功勞超過楊家將,威震西北二百年

北宋建立後,宋太祖對地方上進行了一些改革,任用文官做知州,而知州又是流動性官,但折家卻是個例外!折德扆去世後,擔任府州知州的是他兒子折御勳、折御卿兄弟二人,到了第三代是折惟信、折惟昌、折惟忠兄弟三人,第四代是折繼世、折繼閔、折繼祖兄弟三人;第五代是折克行,第六代是折可大、折可適、折可存、折可求兄弟四人。第七代是折彥志、折彥野、折彥文兄弟三人。

北宋唯一可以世襲的武將世家,功勞超過楊家將,威震西北二百年

在北宋初年,與遼國之間的戰爭不斷,995年遼國大將韓德威率軍入侵府州。當時的府州知州是折御卿,他率領數千將士在子河汊之戰中大破遼軍,“斬首五千級,獲馬千匹”,“自是契丹知所畏”。後來遼軍想報復,折御卿帶病出徵,母親派人召他回來養病,折御卿說了一番令人動容的話,“世受國恩,邊寇未滅,御卿罪也。今臨敵棄士卒自便,不可,死於軍中乃其分也。為白太夫人,無念我,忠孝豈兩全!”第二天,折御卿死在軍中。

北宋唯一可以世襲的武將世家,功勞超過楊家將,威震西北二百年

折家世代名將,一直為北宋抵禦契丹、西夏,做出了重大貢獻。例如折可適十六七歲從軍,“四十餘年,每一日不在兵間,每戰必克,屢立奇功,恩威並行,諸將無復居其右”,還曾在與西夏的一場戰鬥中,差點活捉梁太后。折家為北宋抵抗住了西夏和遼國,但卻沒能阻擋住金人的入侵。

在北宋聯金滅遼後卻引狼入室,金兵大舉南下,滅掉北宋,是為慘不忍睹的“靖康之恥”。中原淪陷了,南宋與金國的西部界線被調整至大散關(今陝西寶雞市西南)及今秦嶺以南。折家的府州,孤懸於金國領土之內了。1126年,靖康元年,折氏鎮守府州的是折可求。金兵圍攻太原時,他率軍解圍,失敗。太原淪陷後,折可求退守府州。翌年,金將婁宿攻佔延安,府州處於糧盡援絕的處境。婁宿派人脅持折可求父、子等族人勸降,許以關中之地,折可求無奈遂以麟、府、豐三州降。折可求降金,是折家將的一大汙點,後人至今扼腕嘆息。到折可求的兒子折彥文時苦苦支撐三個月,抵抗不住西夏的攻勢,攜家人奔河東,西夏佔領了府州。折彥文離城而去的時候,是熱淚長流的遙望府州方向。折家先輩300年守護的榮譽之地,在他手裡丟失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