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说会道”的孩子不仅是口才好,是多种能力的综合体现

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与词汇量有直接的关系,很多时候他们并不是思维不理解,而是不知道要怎么表达出来。

语言表达能力是现代人才必备的一种素质,一个人的成功15%取决于技术和知识,85%取决于口才的基础,儿童研究表明孩子在2个月-8岁期间是语言敏感期,这个时候是激发他们语言表达能力的最好时机,一旦错过需要很多倍的练习才能有明显的进步。

想要提高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就要让他们尽可能多的参加生活中去,给孩子表达意见的权利。可以鼓励他们多说,并且给予孩子适当的赞美和奖励,遵循孩子语言发展规律,不能急于求成。

想要孩子说得好,同样还要重视素质培养,词汇量要跟上,如果家长平时说话总是用相同的词汇,孩子的表达能力也会很匮乏。


“能说会道”的孩子不仅是口才好,是多种能力的综合体现


如果家长不知道换个词怎么说,就可以通过阅读来弥补这方面的教育,从小养成孩子喜欢阅读的习惯,对于扩充词汇量有非常大的帮助。

好的口才对于孩子来说意味着自信,交际能力强,组织能力强,性格外向。并不仅仅是能够说出自己的想法那么简单,也就是说训练孩子的口才意味着同时训练了孩子的自信,组织能力,社会化以及交际能力。

语言是思维的工具,语言水平承载的是思维的水平,抓紧孩子的儿童期及早训练他们良好的语言习惯,能够受益终身。

很多家长在看待孩子语言表达能力上经常存在以下误区:

1. 说话不是难事

孩子只要能够说话,把话说清楚就不需要刻意练习了,孩子年纪小慢慢长大了就会变得能说。

2. 光说不做没有用

很多家长比较奉行让孩子“实践出真知”,觉得能说的孩子就只是会刷“嘴皮子”功夫,根本没有真本事。


“能说会道”的孩子不仅是口才好,是多种能力的综合体现


诸如以上的观念,其实就会对训练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形成障碍,影响他未来沟通交往的能力,家长如果疏忽了对孩子这方面能力的培养,等到发现问题的时候可能就来不及改了。

尤其是老人带孩子的时候要注意,有的时候是因为老人与孩子之间有代沟,平时只能照顾孩子的衣食住行,但是沟通却是鸡同鸭讲,如果长期这样有的时候会影响孩子语言表达能力的,又或者是父母只顾让孩子自己看电视看平板,平时没有空陪孩子一起游戏,同样也会造成不良的影响。

1.多和孩子说话

身为父母首先要做到的一点就是要和孩子说话,孩子学习语言的基础就是模仿,父母首先要多和孩子说话,要让他们熟悉语言才能够对语言保持高度的敏感性。这也是锻炼孩子语言表达能力最初级的步骤。

2.让孩子有话可说

尽量寻找孩子感兴趣的话题来和他们探讨,不要脱离孩子年龄层的认知范围,他们才能够跟上父母的思维,把自己的想法说出来。

想让孩子多说,就要让他们有话可说,在讨论的时候要找一些他们能够理解的话题和名词,这样才能充分调动思维,灵活应答。


“能说会道”的孩子不仅是口才好,是多种能力的综合体现


3. 多观察多讨论

孩子在8岁之前对于周围的环境总会有用不完的好奇心,这个时候家长要多鼓励他们观察和提问,不仅能够锻炼孩子的口语能力,同时也能提高孩子的认知,让说出来的话更有内容,父母不知道答案没有关系,可以和孩子一起寻找和探讨,重点并非最后的答案,而是思维的过程。

在孩子观察的时候要引导他们看清楚对象,同时用语言给予指导,比如告诉孩子事物的名称和特点,性质和用途,以及和周围其他事物的关系。

在这个过程中如果能够再教一些新的词汇就更好了,教正确的发音,甚至可以提出问题,让孩子讨论,这样不知不觉孩子就能学到很多。


“能说会道”的孩子不仅是口才好,是多种能力的综合体现


4. 让孩子充分表达自己的意愿

当孩子提出对一件事情的理解的时候,家长不要觉得他们年龄小而忽视建议,不管他们的想法正确与否,家长都不要抹杀他们的积极性。

因为这是孩子在表达自己的意愿,重要的是让他说出来,而不是他们说的对不对,让聊天的氛围轻松一些。

5. 让孩子多说多练

语言必须在实践中提高,会再多的理论也不如真正的说出来有效,培养孩子的口语能力必须要让孩子多说,练习的方式有多种多样,比如说让孩子给父母讲故事,说出自己一天的见闻,对一件事情的看法,对一集动画片的感想等等。

要让孩子根据自己的性格和认识找出适合练习表达能力的方法,最好能够自己创造性的阻止语言。

总而言之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并非只是单纯的等到孩子长大了自然就会变好,而是需要家长刻意的帮助孩子练习和培养出来的。只有孩子拥有了良好的口语表达能力,他们在社交中才能够得心应手,拥有更强大的自信和组织领导能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