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套路”孩子很简单,学会这几招,搞定熊孩子


“套路”孩子很简单,学会这几招,搞定熊孩子

Photo via Shutterstock


谨以此文,献给所有和我一样,没有多少耐心但又有点责任感的家长朋友们。

1 / 摆正心态

做家长的,最重要的就是摆正心态。

问问自己,是想做孩子的朋友还是人生规划师?想做人生规划师的话,再问问自己,凭自己的基因和境遇,到底有什么底气做孩子的人生规划师?

我上的是名校吗?我一个月挣多少钱?我存款有多少?我今年的绩效考核是优秀吗?我上班的时候有没有浑水摸鱼?

我唱歌好听吗?我会跳什么舞?我钢琴几级?我上一次画画是什么时候?我最近读过书吗?我是否沉迷游戏?我是不是一看视频就停不下来?我是不是一回家就把衣服脱了随手乱扔?

我这周去健身房了吗?我的外语学得如何?我有理想吗?我为了理想做过哪些坚持?我是不是每天都在混日子?

“套路”孩子很简单,学会这几招,搞定熊孩子

真的,朋友们。

我每次脑子里一过这些问题,就不好意思对我女儿有任何非分的要求。我唯一的期望,就是她能把我当成朋友。

而说到交朋友,哼哼,是有套路的。

2 / 深谋远虑


首先不打骂孩子。

不是说打骂一定成就不了孩子,而是说打骂这种行为非常短效。你胁迫她,她被动地作出改变,这种改变无法持久。要是打骂有用,诸葛亮就不跟孟获玩七擒七纵了。

攻心为上,养孩子也一样。

“套路”孩子很简单,学会这几招,搞定熊孩子

举个例子。我女儿小的时候,有一次拿东西,不小心把桌上的酒瓶摔碎了,玻璃和酒水溅了一地。孩子的奶奶也就是我妈,看到了立即呵斥:你看看你这个孩子啊!你看看这地上弄得到处都是的!

女儿马上吓哭了。

而我则赶紧过去,蹲下来抱住女儿说:没事没事,有没有被玻璃扎到啊?反正爸爸也不想喝那瓶酒了,你摔了正好。

摔了东西,孩子的本能反应是害怕,怕受到斥责。这个时候,你骂她,东西不会复原,骂她是无效的。即使她以后不摔东西了,也是因为害怕的情绪在警示她。

而我更在意的,是通过这件事告诉女儿:和你的平安无事比起来,我所拥有的一切都可以碎成渣。


3 / 明确责任


想成为孩子的朋友,要努力和她站到一条战线,不招她烦。

比如女儿喜欢睡懒觉,早上起不来,奶奶担心她迟到,会一遍又一遍地催。催到女儿有时候会产生逆反心理——我就是不起来。

而我带孩子的时候,完全不会催。我会轻声细语地跟她说,妞妞起床啦。她要是赖着说再睡一会儿,我就说好,那就再睡五分钟。五分钟过后,我跟她说:来,手搂住爸爸脖子,起床了。女儿很乖的就起来了。

就算女儿不起来,我也不担心,也不会催。迟到就迟到呗。迟到被批评的是谁,是她自己啊。万一迟到次数多了老师找到我,我会委屈地告诉女儿:唉呀,你看你老迟到,害爸爸也被批评了呢。

女儿有段时间作业做得慢,测验错得多,学习状态有退步,我也不着急。等到开家长会老师跟我反映了情况,我就显得没有办法地回家跟女儿说:你看,因为你不够努力,爸爸被老师批评了。嗯,那你以后能不能认真一点,不然爸爸以后都不敢去开家长会了。

女儿说好,我知道了。从此状态有了改观。

“套路”孩子很简单,学会这几招,搞定熊孩子

我这么做的逻辑,是要让女儿觉得我是她的朋友。学习是她自己的事情,我这个做朋友的,不会喋喋不休管教严厉地盯着她学。

而她,也应该尽到朋友的责任,努力认真,不要因为没有做好一些事情而让我受到批评。

这才是朋友相处之道。

4 / 竞争隔离

我每天会让孩子看半个小时动画。

为什么不是任由孩子无休止地看下去呢?不是为了保护孩子的视力,也不是为了让孩子留出时间学习,而是因为——动画里面每一个可爱的形象,都是家长成为孩子朋友的竞争对手。

你想想,这些动画形象,从来不会隔着屏幕对孩子说“你作业做完了吗?”“你考试得了多少分?”“你怎么还不去看书?”“你今天练琴了吗?”,他们只会逗孩子笑,而不会做任何遭到孩子心理抵触的事情。孩子和这些形象相处的时间越长,就越会觉得家长讨厌。

而什么事情是这些形象做不了的呢?

是传递爱的肢体接触。

所以每晚在女儿睡前,我都会把她叫到身边,和她紧紧拥抱。说爸爸爱你,好爱好爱你,晚安,祝你做一个美梦。这已经成了我和女儿仪式感一般的习惯。

这一点,是小公主苏菲亚和小马宝莉们做不到的。

5 / 消磨时间

每天看半小时动画,如果又很快做完了作业,女儿在睡前将会有几个小时的休闲时间。

我每天都在处心积虑地消磨孩子的这段时间。

我会陪女儿下跳棋、打扑克、搭积木、玩游戏,以拉近和孩子的亲密关系,让她觉得我是家里最好的玩伴。

同时,我会用赚零花钱的办法让她背诗、抄诗、写故事、看故事然后讲给我听。为什么是这些项目呢?因为这些项目耗时间。

比如背诗,我先开始让女儿背唐诗,背得差不多,我发现唐诗字太少了,女儿很快就会背完来找我。我就改让她背现代诗,背日本童谣诗人金子美玲的现代诗合辑。每天背一首,背完了抄下来,现在女儿已经抄了八十多首了。

而我,也因此获得了更多愉快独处的时间。

“套路”孩子很简单,学会这几招,搞定熊孩子

6 / 降低预期

降低心理预期,是应对孩子的又一个套路。

比如陪女儿打扑克。明明可以陪她玩5局,但我和她约定每天只玩3局。玩完了,女儿在兴头上,说爸爸我们再玩一会儿嘛。我说不行,我们约好了,一天只玩3局的。

但我会不定期地跟她说:不行,今天都是你赢,我要再玩两把!这个时候,女儿就会特别开心。耶!爸爸真棒!爸爸万岁!

她不知道,我是故意输的。

又比如陪女儿跳绳。以前有次接她从幼儿园放学,女儿说:爸爸,今天回家,你能陪我跳会儿绳子吗?

我说:当然……

女儿欢欣雀跃。

我紧跟着说:不可能……

女儿“啊”地一声很失落。

我又接着说:不陪我最爱的女儿跳绳啦!

女儿又高兴得欢呼起来。

当然……不可能……不陪我最爱的女儿跳绳啦!

肯定,否定,肯定。先降低孩子的预期,然后满足孩子的要求,她会得到喜出望外的快乐。

相信我,日常生活中很普通的一次对话,你都有机会让孩子爱死你。

7 / 成为偶像

当然,让孩子视家长为朋友,最有效的途径是成为她的偶像。

你想,有那么多家长,是为孩子把屎把尿、洗衣服做饭、盯学习防早恋、担心工作操心嫁娶、费心生不生孩子生了孩子生不生二胎的,但有多少家长是孩子真正的朋友呢?

为什么孩子会有耐心听一个闺蜜说几个小时无聊的恋爱故事,而没有耐心和父母讲几分钟的电话呢?为什么孩子会因为一个几千公里外素未谋面的体育明星退役了而黯然神伤,却根本不会关心父母到底是哪天退休退休的那天到底是什么感受呢?

这是因为,很多家长对孩子有太多物质层面的照顾和管控,而太少精神层面的交流和引领。

所以我会经常和女儿聊天,也会努力地试着成为她的偶像。

女儿会跟我说,她们班上哪个同学因为考得差怕回家被打而趴在桌子上瑟瑟发抖,也会跟我说她觉得哪个男同学最帅。

而我会主动了解女儿最近在看什么动画这个动画里有哪些角色,也会和她一起玩游戏。

我玩跳一跳,她看见我玩,也要一起玩。

我玩到1000多分,她只能玩到200多分,她就好崇拜我。她说爸爸你太厉害了。


文章转自:樱桃漫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