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媒自嘆:德國在國際競爭中逐漸落後了...

許多歐盟國家和主要工業化國家最近實施了廣泛的稅收改革。然而,在德國,幾乎沒有發生任何措施來緩解經濟。經濟學家警告說,經濟指數將大幅下降。

每當聯邦經濟部長彼得·奧爾特邁爾(CDU)目前向商界代表談論德國作為一個地點時,他的議程始終是一個話題:公司稅。這個國家的經濟越是惡化,基民盟政治家就越迫切地呼籲為企業和中型企業提供救濟。現在,德國必須具備在2030年及以後進行國際競爭的條件。奧爾特邁爾最近在聯邦議院聯邦議會黨團的稅收政策會議上重申:"這些主張正在被重新定義。鑑於技術日新月異和中國的崛起,德國迫切需要提高競爭力。

德媒自嘆:德國在國際競爭中逐漸落後了...

事實上,正如經合組織(OECD)的比較顯示,德國在國際稅收競爭中已經遠遠落後。七大工業國中的六國,以及大部分歐盟成員國,近年來已實施重大稅收改革,並準備採取進一步措施減輕其經濟負擔。另一方面,在這個國家,稅收政策長期陷入僵局。因此,德國正以30%左右的企業稅率,向發達國家邁進。

但抱怨的不僅是當地企業所抱怨的沉重負擔。過度的稅收官僚主義和風險資本融資的弊端也阻礙了投資者。德國能否應對與數字化、人口變化和期望的氣候中立性相關的巨大挑戰,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私營部門的創新力量。

其他國家已經認識到國家研究經費的戰略重要性,並據此採取行動。德國目前正在執行計劃中的"研究津貼S法",因為聯邦共和國在研發資金方面也遠遠落後。"德國的稅收制度不適合21世紀,"聯盟集團領導人拉爾夫·布林克豪斯(CDU)說。現在是改變的時候了。

經濟學家警告財富流失

競爭的稅收壓力主要來自美國,唐納德·特朗普總統推動的改革,自2018年初以來一直實施,大大緩解了企業。英國還計劃明年將已經很低的公司稅削減至17%,以便讓企業和投資者留在英國,儘管英國計劃退出歐盟。就連傳統上被視為高稅收國家、目前對留存利潤徵收高於德國的關稅稅率的法國也宣佈大幅削減所得稅:到2022年,公司稅率將降至25%。

德媒自嘆:德國在國際競爭中逐漸落後了...

"因此,幾年後,德國將成為所有七國集團國家和歐洲中企業稅負最高的國家,"克朗伯格區(Kronberg)的一項研究稱,德國頂級經濟學家,如Ifo首席執行官克萊門斯·富斯特和拉爾斯·費爾德和沃爾克·維蘭德上一次公司稅重大改革於2008年在全國生效。自那以後,世界發生了變化,但德國已經停止了,經濟學家們批評道。因此,對投資的競爭和建立創新型公司有被降級的危險。金融專家警告說,這反過來又意味著稅收減少和整體財富損失。

德國經濟面臨壓力,要求將公司和個人公司留存利潤的稅率也降至25%。通過增加營業稅的核算,可以相應地解除夥伴關係,這些稅由市政當局在不同級別徵收,目前約佔總負擔的一半。而團結附加費也應完全取消,商業協會要求。

聯合集團在它自己的公司稅立場文件中列入了這些要點。然而,聯邦財政部長奧拉夫·舒爾茨(SPD)迄今一直不願作出任何改變。特別是因為社民黨和聯盟之間的聯盟協議也沒有提及這個問題。"我們不應該進入減稅競爭,"部長在最近接受《經濟週刊》採訪時重申了他的立場。

為研發提供更多支持

然而,為了加強經濟的創新力量,聯邦政府正計劃改進研究經費。正如經濟學家和稅務律師多年來所抱怨的那樣,德國在研發支出的稅收補貼方面也遠遠落後。根據經合組織的統計,法國國家財政援助在經濟實力方面比該國高出七倍。英國和美國也正以此方式為加強企業的創新力量提供重要支持。

財政部長Scholz提出的《研究津貼法》規定,公司可以獲得研發活動的稅收津貼。研發人員每年最多200萬歐元的研發支出將符合條件。津貼的25%是給予的,因此每家公司每年最多可獲得500,000歐元。所有在德國進行研究並應納稅的公司都應符合資格。由於補貼不是作為稅收抵免發放的,而是作為一種津貼發放的,因此也可用於支持處於虧損階段,因此很少或無需納稅的公司開展研究活動。

德媒自嘆:德國在國際競爭中逐漸落後了...

"計劃中的《研究補充法》是朝著正確方向邁出的重要一步,"西門子工業集團全球稅務政策總監Georg Geberth表示,他對該項目表示歡迎。這位稅務專家表示,企業無論規模大小,都得到支持,而且不僅像聯合政府最初設想的那樣,中小企業也得到支持,這一事實加強了德國作為研究地點的作用。大多數研究活動都歸於公司。這還取決於大公司今後在國內外是否發展創新的總體情況。"然而,如果德國想與法國或奧地利等國家在國家研究經費方面展開競爭,就必須採取進一步措施,"Geberth說。擬議的支助數額上限和對工作人員費用的支助限額將意味著,積極的影響將無法對較大的公司產生必要的影響。

經合組織計劃進行意義深遠的改革

在經濟方面,希望由於經濟惡化,社民黨亦願意減輕公司負擔,並處理稅率問題。然而,到目前為止,還沒有出現冒犯性的公司稅收政策的跡象。相反,財政部長舒爾茨則採取了不同的路線。社民黨政治家指望經合組織內部加強稅務合作。特別是由於該組織目前正在就新的稅收規則進行巨大壓力的談判,並爭取到2020年達成相應的國際協議。

Scholz主要關注全球最低稅率,其目的是防止跨國公司將利潤轉移到低稅率國家。然而,在國際一級,預計就全球最低稅率達到10%左右達成協議。這將乾涸避稅天堂,但德國不會在與美國或英國等國家的稅收競爭中贏得任何勝利。

經合組織(OECD)也在談判另一種改革方法——這可能會對德國產生令人不快的後果。今後,在增值時應繳納利得稅的原則將會改變。相反,一些稅收應該用於主要進行消費的國家。特別是印度等發展中大國正以此方式爭取更大份額的稅收。

最初,改革方案只是對谷歌(Google)或蘋果(Apple)等美國互聯網巨頭徵稅,歐洲人也希望對谷歌(Google)或蘋果(Apple)徵收數字稅,因為這個國家的企業的銷售額高達數十億美元,但幾乎沒有繳納任何稅款。但經合組織的改革計劃現在尋求在各國之間重新分配稅收權利。經濟重於出口的德國可能會失去稅收。如果本地企業將來不得不向海外繳納更多的稅款,那麼在國內要求明顯減免稅的呼聲將更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