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伯夷、叔齊

關於伯夷、叔齊

粹墨木一

據《史記•伯夷列傳第一》記載:“伯夷、叔齊,孤竹君之二子也。”古時兄弟排行,以孟(伯)、仲、叔、季,論其長幼。伯夷,是老大,叔齊應是老三。孤竹君欲立叔齊,等到孤竹君去世,叔齊欲讓伯夷,伯夷因是父命之故,不受,於是偷偷離開。而叔齊最終也不肯即位,也偷偷離開了,最後,只好讓老二繼承父位。

《史記•伯夷列傳第一》又記載:“西伯卒,武王……東伐紂。伯夷、叔齊叩馬而諫曰:父死不葬,爰及干戈,可謂孝乎?以臣弒君,可謂仁乎?左右欲兵之,太公曰:此義人也。扶而去之。武王已平殷亂,天下宗周,而伯夷、叔齊恥之,義不食周粟,隱於首陽山,采薇而食之。及餓而死。”

孔子對於伯夷、叔齊的談論很多,也很詳細,對於伯夷、叔齊的品行也是很推崇,究其原因,蓋因伯夷、叔齊之所為,暗合孔子之主張。

叔齊出於“悌”,也就是敬重兄長,故此欲讓位於伯夷,而伯夷為不違父命,不受而避之,這不就是孔子一直強調的“孝”之道嗎?所以,在伯夷、叔齊身上孔子看到了“孝悌”,這或許就是孔子一直尊崇伯夷、叔齊的一方面原因吧。同時,伯夷、叔齊勸諫武王伐紂,更是不僅體現了孔子的“孝”道觀,還體現了“仁義”觀,為此,孔子更是把伯夷、叔齊拔高到一種新境界,進而推崇備至了。

我們後世之人對於伯夷、叔齊“義不食周粟”,常常只是看到他們傲骨錚錚的一面。其實,在我看來,這是他們對於自己“孝”、“仁”、“義”等操守的堅持,這是兩個真正為自己的理想敢於獻身的志士,而非僅僅只是一個有傲骨的隱士。

《論語•公冶長第五》第二十二章記載,子曰:“伯夷、叔齊,不念舊惡,怨是用希。”意思是說,伯夷、叔齊不念別人的過錯,所以怨恨他們的人很少。言外之意,於是這樣他們就被人傳頌了。其實,不竟然如此。我的觀點類似司馬遷。太史公在《史記•伯夷列傳第一》裡說:“伯夷、叔齊雖賢,得夫子而名益彰。”又說:“閭巷之人,欲砥行立名者,非附青雲之士,惡能施於後世哉?”是的,我相信,歷史上,有伯夷、叔齊這樣品行的絕對還有不少,可惜他們沒有被如孔子這樣的“青雲之士”所知,故此,名聲不顯。就連太史公都感嘆說:“底層百姓,想通過磨礪品行,而不依附德高望重之賢人,成就名聲,揚名立萬的,基本不可能。”

是的,伯夷、叔齊是不幸的,他們為了自己的品行、操守,為了自己心中執著的信念,最終選擇了“不食周粟”,而餓死,但他們又是幸運的,他們的品行操守被孔子宣揚,於是流芳後世。

嗚呼,“天道無常,盈虛有數”,處底層之人,能遇“青雲之士”固然可喜,若是沒有此等際遇,我覺得堅持自己的信念,但求問心無愧亦不失為一種處世方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