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有一老人因為自稱“古稀老人”而下獄,最後差點死在獄中?

文字獄是古代統治者迫害文人的一種罪名,它第一次出現在西漢時期,司馬遷的外孫楊惲因為《抱孫會宗書》令“宣帝見而惡之”,以大逆不道的罪名判處腰斬。

宋代的大詞人蘇軾也曾因為“烏臺詩案”而被貶,歷史上還有許多的文字獄事件,猶以清朝為甚。

清朝是異族入主中原,為了禁錮漢族文人的思想發動了許多次的文字獄,最為嚴酷的時期是在康雍乾時期,乾隆在位時期,文字獄案多達130多起,其中有一奇葩的案件“尹嘉銓案”讓人啼笑皆非。

清朝有一老人因為自稱“古稀老人”而下獄,最後差點死在獄中?

尹嘉銓是乾隆時期的道學家 ,曾經編纂了《小學大全》,教授過皇室貴族子弟,官至大理寺卿,乾隆四十六年已經離休在河北博野縣的老家,當年四月,乾隆巡遊五臺山回蹕保定,尹嘉銓想要參加接駕盛典拍馬屁,可是沒有人給他引薦,當時各級官員都想在乾隆面前爭寵,當然不會把機會讓給已經致仕的尹嘉銓。

尹嘉銓靈機一動想到了他已經去世的父親尹會一,想著父親以前做過官,就草擬了兩份奏摺一是想要為他去世的父親求個諡號,二是想要讓他的父親位列孔廟,和聖人一起讓人祭拜。

本想著要是皇帝恩准了,不禁得到孝子的名聲,還能在皇帝面前出出風頭,誰知乾隆看後不許,並訓誡了一番,可是他不甘心又上了一折還想請乾隆同意,乾隆大怒道:“竟大肆狂吠,不可恕矣”。

清朝有一老人因為自稱“古稀老人”而下獄,最後差點死在獄中?

於是把他下了大獄,並且抄了他的家,從他家裡抄出了大量他所著述的書籍,讓人從中找出大逆不道的文章。並從中找出130多處悖逆的文字,其中在他所著述的《名行言行錄》中自稱‘古稀老人’,而當時乾隆在自己七十歲時做御詩自稱‘古稀’,並且刻了一枚‘古稀老人’的印章,因此尹嘉銓犯了乾隆的忌諱。

尹嘉銓所撰寫,編纂,作序的凡是與他有關的各種書籍多達九十三種,不管裡面有沒有悖逆的文字,全部被銷燬。

而尹嘉銓在京城據說被被審問了十七次之多,被判處了凌遲處死,後來又改為了絞刑,最後乾隆念舊就赦免了他。

清朝有一老人因為自稱“古稀老人”而下獄,最後差點死在獄中?

據野史記載,本來傳旨的大臣已經宣讀過殺他的聖旨,但是他從容不迫,淡定的吃著殺頭飯,傳旨大臣把情況給乾隆一說,乾隆念他還有文人的傲骨,就赦免了他。回到家裡不到一年就死去了。

滿清為了加強自己的統治,大興文字獄,讓文人不敢說話,管控著文人的思想,堵塞了言路,阻礙了科學技術的發展,造成了百年的屈辱血淚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