濰坊市“三區一中心”規劃建設全面提速

三更燈火不曾收,濰州原是小蘇州。從產業發達、物阜民豐的商業重鎮,到魯中乃至華北地區的商貿中心,城市的繁華與興盛,濰坊人不曾忘卻;

“必須心懷濰坊富強之夢”,對這座承載930多萬人理想和未來的城市而言,建好城市的責任與擔當,濰坊不曾忘卻。

當前的濰坊,正處於新舊動能轉換的關鍵期,處於實現新的飛躍、創造新的輝煌的重要歷史節點。這是一座文化底蘊豐厚、交通四通八達、產業基礎完備的城市,要提升城市品質,必須進一步完善城市框架結構,儘快由單一的城市結構向複合式現代化城市結構過渡,並在優化職能結構和城市功能的基礎上,儘快發展壯大。

挑起重擔,從春天出發。

將繼承傳統與強化創新相協調、壯大硬實力與提升軟實力相融合、城市建設與民生改善相同步,濰坊以“三區一中心”為支撐,在加快建設現代化高品質城市的征程上步履穩健從容。

向未來遠航——

激昂濰坊人的光榮與夢想

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我國經濟已由高速增長階段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當前社會主要矛盾已經轉化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習近平總書記在山東考察時指出,城市是人民的城市,要多打造市民休閒觀光、健身活動的地點,讓人民群眾生活更方便、更豐富多彩。

“建設‘生態、開放、活力、精緻’的現代化高品質城市,目的是提升城市首位度、美譽度,提高核心競爭力,增強市民幸福感,是我們向全市人民作出的鄭重承諾,必須全力攻堅、早見成效。”在全市“重點工作攻堅年”動員暨現代化高品質城市建設推進大會上,市委書記、市人大常委會主任惠新安擲地有聲。

提升城市品質既是當務之急,更是長遠之計。於高點定位,我市進一步明確城市板塊的定位和功能,以中央休閒區、中央商務區、中央創新區和市民中心為構成的“三區一中心”,成為加快建設高品質城市的重要支撐。

中央休閒區按照城市更新的思路來打造,全面提升城市老城中心,注入活力元素。依託現有老城商業中心、歷史文化、生態資源等要素,嵌入新的商業、休閒元素,以中央休閒區為核心,依託白浪河南北擴展延伸,構建“一核、一軸、兩區、一帶、多點”的中心城市休閒區體系:“一軸”即白浪河休閒軸;“兩區”即北辰休閒區和白浪綠洲休閒區,面積約10-20平方公里;“一帶”即老膠濟鐵路休閒帶,濰柴老廠區、廿裡堡、大英煙公司、坊茨小鎮、炭礦博物館等重要文化資源,串珠成鏈。“多點”即在奎文、濰城、坊子、寒亭、高新、經濟、保稅分別選址建設區級休閒區、街區。

城市從歷史中走來,朝著未來前進。我市以創新思維來發揚傳統,一方面珍視傳統、尊重傳統,另一方面緊跟時代步伐、瞄準科技前沿,以歷史傳承來滋養創新,在城市建設中實現著傳統與現代的共榮共生、交相輝映。

中央商務區圍繞白浪河兩岸的核心區,結合現有商業街區、商業設施、休閒娛樂設施、可改造地塊等,嵌入休閒項目,打造不同品質、滿足不同消費人群、體現濰坊文化特色的特色休閒街區。

同時,我市以建設中央商務區(中央樂活區)為引領,全面建設北部功能片區,彙集商務、金融、創新、服務等業態,成為城市重要的功能板塊和城市形象展示區。隨著周邊城區與主城區的融合發展,又有高鐵站、綜試區等點狀要素的拉動,城區北部具備了快速發展條件,也具備成為城區下一個15年中發展的新中心的條件。

拉開城市發展框架,為長遠發展蓄勢築基!板塊化、組團式發展適應濰坊長遠發展的高層級城市重要功能需要。

北部板塊加快崛起,對作為“主陣地”的寒亭區城市建管提出更高要求,市委常委、秘書長、寒亭區委書記李蘭祥表示,寒亭區今年將聚力城市品質提升,深入開展“城市管理年”活動,著力提高精細化管理水平。

續推進片區開發,完善基礎設施配套,配合做好濰萊鐵路、東濰臨鐵路、青銀高速擴容、濰縣中路和新東外環升級改造等重大工程,抓好城區道路改造提升和下穿青銀高速道路建設,全力打造濰坊“新門戶”。

結合現有創新元素和項目建設,在高新區中部打造中央創新區,這是集聚創新要素和都市科技要素、體現城市創新活力的區域,包括創意孵化、科技研發、科技服務、商務金融等功能,用地規模一般是4-8平方公里。選址一般依託大學和科研機構,宜在具有良好人文與生態環境、距城市中心較近、有高效便捷公共交通的區域選址和建設,可以多點佈局,形成體系化特色創新格局。

市民中心的打造在現有要素基礎上,繼續增強功能、提升品質,依託現有行政中心、市民廣場、市民文化藝術中心、陽光大廈、行政審批服務中心、富華會展中心、奧體中心等,加大與之相關要素的引入,以“為人民服務”為出發點,不斷完善、優化、提升。

“我們結合國土空間總體規劃,對‘三區一中心’的發展定位、核心功能、用地規模等進行深入論證。聘請高端團隊,抓緊推動中央商務區、中央休閒區規劃設計,6月底前形成規劃成果。”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黨組書記、局長劉建成介紹:“整合突破中央創新區和市民中心,按照‘一主多點’的佈局,加快創新要素和服務功能聚集整合。結合區域內地塊更新改造和項目建設,逐步推進片區開發,力爭年內取得突破。”

揚區位優勢——

全面提升城市首位度

翻開山東地圖,濰坊地處山東半島東西之間,又是半島南北陸上通道的匯合點,區位優勢獨特,濰坊在濟青發展軸上乃至全省全國的區位優勢日益重要,與此相呼應的城市新興增長極正在拔節生長。

衡量城市的一個重要指標是城市首位度,加快建設高品質城市關鍵在提升城市的要素吸引力、產業集聚力、市場競爭力和區域帶動力。

提升城市品質就是提升城市競爭力。市委、市政府深刻意識到,必須將城市空間作為有生命的整體來謀劃,為中心城市建設增添新的動力、開闢新的空間;必須依靠產業支撐、片區支撐和文化支撐,提升綜合功能,形成強大的對內集聚吸納力和對外輻射帶動力。

在具體工作中,堅持以提升城市競爭力為核心,樹立“精明增長”理念,圍繞提升城市競爭力,聚焦核心環節和關鍵領域,加快推進城市硬件和軟件系統更新升級、現實城市與數字城市同步共建,增強城市集聚要素、配置資源、發展經濟、提供服務的能力,全面提高城市的產業競爭力、環境競爭力、文化軟實力,進一步提升城市知名度和影響力。

“濰坊的城市發展到目前可大體分為三個階段:第一階段為上世紀80年代前,城區主要集中在白浪河兩岸,與坊子、寒亭兩區形成三角狀星型結構,規模在30-40萬人,是典型的中小城市結構。第二階段為上世紀90年代,中心城區與坊子、寒亭聚集發展階段。行政中心東遷、建設發展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城市中心東移,同時繼續改造提升西部老城區,將主城區與坊子、寒亭融為一體,進一步拉開主城框架,優化城市佈局,形成了東西一體相連的單中心結構,西部商業、服務業中心為主,東部行政中心功能較單一,高新區處於發展初期。”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有關工作人員介紹,“第三階段即目前,濱海新區的建設發展標誌著濰坊的城市結構由東西單一結構向東西、南北十字結構轉變,對濰坊進入現代化城市轉型發展具有戰略意義。”

啟動北部板塊建設,是濰坊城市結構進一步完善優化的關鍵措施,是濰坊實現高質量發展建設高品質城市的重要舉措。濱海在濰坊城市結構中承擔部分重要職能,而要形成同城關係,必須縮短兩者之間的距離,寒亭區在南北銜接中起著重要的連接作用。同時,要強化七城一體,要在重大建設安排上向同城效應作出強化,作為第二圈層進一步形成同城關係。

北部板塊是未來發展的核心,是重要城市發展戰略,是城市形成東西+南北十字結構的重要區域,是將城市核心與濱海的分離式組團關係逐步融合發展為一體化結構的關鍵環節,通過建設發展食品谷、綜試區等北部新區板塊,核心都市區由此形成更加緊密協調的統一結構。

規劃更精當、建設更精緻、管理更精細,此外,以產業聚人、以事業留人,這也是建設現代化高品質城市的題中之義,與“三區一中心”建設同步,我市不斷加快構建產業生態圈,完善創新生態鏈,構建現代產業體系,促進各類要素流動集聚。打造特色產業園區,夯實高品質城市建設載體,在處於“三區一中心”重要位置的奎文區,區委書記劉泮英說:“我們將重點抓好平臺經濟、科技創新、金融商務等六大特色產業園區建設,統籌推進濰坊1532文化產業園、保險峰匯產業園等園區發展,提質發展樓宇經濟、總部經濟和夜經濟,提升發展承載力。”

以更加宏大的思維和著眼於未來的視野來定位城市發展,高新區黨工委書記、管委會主任宋赤鋒表示:“堅持‘規劃引領、建管並重、強化管理、全面提升’,我們抓好總投資850億元的202個綜合配套項目,規劃建設谷德茂、亞細亞等城市綜合體,培育提升特色街區,開展規劃實施、工程建設、市容市貌、城市內澇、道路交通等領域專項整治,全面提升城市內涵品質。”

強城市磁性——

城市建設與民生改善同步

中心城市之所以成為區域中心,就是因為它具有較強的磁性,能夠產生較強的輻射力、吸引力、集聚力。對濰坊來說,要提升城市品質,就要提升城市功能,在科技、文化、服務等各方面對周邊區域產生輻射和集聚效應,並提供綜合服務。

堅守“人民城市人民建,建好城市為人民”的初心和使命,在高品質城市建設進程中,濰坊不斷展現著一個區域中心城市的獨特魅力。

順應期盼,打通一批城區斷頭路,修通一批高速下穿道路,疏通一批道路交通堵點,完善一批交通設施,提高道路通行能力,打造交通網絡升級版……下氣力解決城市擁堵!加快建設中心城區重點區域行人立體過街設施,探索繁忙路段綠波帶控制,推動主幹道快速化改造,打通斷頭路,暢通“微循環”,優化環城高速路網,建設全市統一的智慧停車管理平臺,加快佈局各類停車設施,力爭年內中心城區規劃建設3-5座公共停車樓(場),增加泊位4000個以上,33條“斷頭路”全部打通。

講好濰坊歷史故事,讓歷史場景再現。加快建設文體場館,充分利用國家級齊魯文化(濰坊)生態保護區,進一步提升完善群眾公共文化設施,加快建設博物館、文化館等館群。

文娛消費點亮夜間經濟,學習借鑑成都、重慶、濟南等城市經驗,在重點商圈附近佈局小吃街、酒吧街等特色街區,嵌入一批咖啡廳等休閒會館,精心策劃燈光秀、演藝秀等項目,特別要以“老街巷”為元素,發掘特色文化,發展夜間影視娛樂、文化休閒等服務業態和非遺傳承人工作坊、藝術工作室等“打卡地”。

人在城中,城在林中。加快完善的休閒公園體系,合理利用了城市空間,郊野公園加快建設、城市公園提升完善、更多口袋公園遍地生花,城市綠道系統進一步優化,生態宜居品質節節攀升。

城市更新加速推進,舊址變新家,全市統籌配套好資金,確保完成5.5萬戶老舊小區改造任務。加大雨汙分流改造力度,重點解決好雨汙混接、雨汙合流、直排河道等問題。

堅定不移持續改善民本民生,優化城市建設管理,奎文區狠抓總投資180億元的“城市更新+動能轉換全產業鏈”項目建設,改造提升5條主次幹道、8條背街小巷和120個老舊小區,不斷提升城市功能品質。

在濰城,以開展“城市建設年”為抓手,完善基礎配套,加快智群學校、綜合醫院等項目建設,抓好棚改舊改及安置房建設,強化城市精細管理,補齊城市功能短板。濰城區委書記趙學坤錶示:“我們聚焦市委、市政府‘突破南部、繁華中部、拓展西部’空間發展戰略,高標準實施站南廣場片區開發,堅持全域綠色化、景區化,堅決完成農村人居環境整治三年行動任務,以生態秀美提升城市顏值,打造全域大花園。引導全區上下同時間賽跑、以實幹攻堅,為建設現代化高品質城市作出更大貢獻。”

城市建設和民生改善統籌考慮、同步提升、齊頭並進,我市把老百姓認可作為提升城市品質的最重要標尺,堅持把以人為本作為城市建設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努力讓廣大市民更多更公平地分享城市發展成果。“生態、開放、活力、精緻”的城市建設方向,不僅提高了城市建設的內涵品質,而且讓人民生活質量穩步提高。同時,民生的逐步改善使群眾的主體地位得以進一步凸顯,為加快建設高品質城市提供了充足的民意支持和動力支撐。

益動而巽,日進無疆。濰坊面對重要戰略機遇新內涵,城市站在新的發展起點,繃緊弦,拉滿弓,只爭朝夕向未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