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與黑》:小人物的自證和他證之路

不讀《紅與黑》就無法在政界混。——法國諺語

《紅與黑》:小人物的自證和他證之路

《紅與黑》:小人物的自證和他證之路

一部野心家的故事

剛開始看《紅與黑》時,前三章都沒能給我帶來觸動,以至於一度把這本書擱置。大概隔了一兩週的時間重新撿回來,直到讀第四章、第五章時,才完全體會到這本書的偉大和奧妙。

書中出現的主要人物,像於連、馬娣爾特(於連的妻子)、瑞納夫人(於連的真愛、情婦)可謂是描寫的栩栩如生,即便是二號角色也就是次要角色如拉穆爾侯爵、彼拉神甫也寫的活靈活現,再如書中僅是前後出現的老索雷爾(於連的父親)、弗利賴神甫、戴薇爾夫人這類的角色,也勾勒的有模有樣。角色之間的情感、心理、想法、利益的變換和博弈,給人以一種所有故事彷彿昨天才徐徐落幕的真實,而這種真實的感覺即便在文字內容來自接近兩百年前的法國,即便是由譯者翻譯過來的內容,時間和種族的隔閡絲毫不減文字的銳利。

據說《紅與黑》寫的是野心家的故事,在拿破崙帝國時代,紅與黑代表了“軍隊”與“教會”,這兩種職業也是當時有野心的法國青年發展的主要渠道。又有評論說,當時的社會流傳著“不讀《紅與黑》就無法在政界混的諺語”,足見這部作品的力度。

《紅與黑》:小人物的自證和他證之路

《紅與黑》和小人物的自證之路

司湯達筆下的“於連”,看似是一個渴望成功,渴望財富與地位的角色,其實他只想被別人認可而已。在自證這條路上,在他為夢想而披荊斬棘的時候生活卻要面臨一個小人物最難通關的心坎——自尊。

自尊驅使著他即便會被撕碎他,也依舊奮不顧身的撲過去。自尊影響著他即便面臨死亡,也拒絕別人的施捨與幫助。自尊還決定著他即便等到榮華富貴,也還是高昂著腦袋打罵別人的歧視。

故事的前半部分講的就是於連的成功軌跡,於連記憶超凡因而腹有詩書因此與眾不同,膽大包天勾引僱主的家屬因而工於心計,想法純粹只為征服最終斬獲了自己要的生活。他充分的利用自身的優勢——相貌、學識、人性、機會、人脈、愛情等,凡是可以改變他或者幫他度過先天劣勢的東西,他統統利用。於是從一個在家被父兄欺負的軟蛋,一個窮得只有一身破衣爛衫的小人物,變成市長家裡的家庭教師,變成貝尚松神學院的輔導教師,再變成侯爵的心腹秘書,直至成為侯爵家裡的上門女婿,不僅得到了田產、財產以及如花似玉的夫人,他還得了一張中尉的委任狀。恐怕《安徒生童話》裡的醜小鴨也不及於連蛻變的華麗。

《紅與黑》:小人物的自證和他證之路

故事的後半部分卻有著劇情上的極大反轉,曾經被於連利用的市長夫人,用一紙揭發信把他打回了原形,我想這就是作者構思巧妙的地方。凡小人物翻身後最害怕的莫過於被人識破自身苦心的包裝,窮不可怕,可怕的是因為窮而受到的歧視、奚落、忽略以及即便自己已經如何如何,還是得不到別人接納的悲劇心理。對於連而言唯獨這種打擊他無法忍受,所以他槍擊檢舉他的市長夫人,導致入獄並判處死刑。即便知道死刑會奪走經營的一切,卻決然的拒絕營救。

小人物的自證過程是艱辛的,因而小人物的結局往往帶有悲劇色彩。

《紅與黑》:小人物的自證和他證之路

《紅與黑》和小人物的他證之路

於連入獄後憑藉當時的人脈和財富,其實找一條活路還是不難的。認為他有罪的人可以因為金錢和權勢就另備說辭。

假如作者把主人公往搖尾乞憐的方向去寫,想必也見怪不怪,可這樣的一個“於連”,反而會打破人物前期積累的形象。因為他是這樣的人,所以才會步步為營地走到上層社會,也因為於連有這樣的執念,所以他不願苟且地活下去,赴死成了他新的追求。

他既說過“我的夢想,值得我本人去爭取,我今天的生活絕不是我昨天生活的冷淡抄襲”,也說過“我的罪行是殘酷的,而且是有預謀的,我該當判處死刑,各位陪審官先生,可能我值得憐憫,但是有些人還是藉著懲罰我來殺一儆百,使這樣一種年輕人永遠喪失勇氣。他們出生在一個卑微地階級裡,可以說是受著貧困的煎熬,但是他們有幸收到良好的教育,並且大膽地混入有錢人高傲地稱之為上流社會的圈子裡,他們承受著鄙視和極具諷刺的話語。”這股氣勢,造就了他醜小鴨往白天鵝的轉變,他所奮鬥的一切都是為了得到“他證”,卻在最後關頭明白了真正的“他證”是一個不值一提的東西,而自己卻無法得到,因此屬於他白天鵝的人生就像流星般稍瞬即逝了。

《紅與黑》:小人物的自證和他證之路

讀到最後,往往變得迷惘,到底什麼是追求?如何平衡自身追求和“他證”之間的關係?很多人一直追求的幸福,以為像馬拉松終點的綵帶和掌聲、以為像咖啡底的糖末,以為幸福像早春的花、夏至的螢火蟲、秋末的閘蟹和冬日的暖陽,可是哪有刻舟求劍一樣的幸福呢!最終“那些使你出類拔萃的東西,恰恰使你感受不到腳下的幸福”,於是多得是自己一廂情願“我以為”的追求。

小人物的他證過程是決絕的,因而小人物的結局往往帶有英雄主義。

《紅與黑》:小人物的自證和他證之路

《紅與黑》算不算成功學

在成功學如此迷人的時代,《紅與黑》算不算另類的成功學書籍?

通過京東圖書上的數據我們發現,非一線城市購買了更多的離職和成功類的書籍,甚至超過了83%。我其中的兩個趨勢做一番引用:

趨勢一:北上廣不相信“雞湯”,非一線城市則更渴望成功。非一線城市對立志於成功類書籍的購買需求增長更為明顯,比一線城市銷量增幅高出83%。

趨勢二:男人為“能力”閱讀,女人為“生活”閱讀;男性集中在提升個人能力與事業發展相關的書籍,比如管理、勵志與成功、考試、金融與投資等,女性則集中偏向生活類的書籍,比如育兒、文學、進口圖書、時尚/美妝等;

書中的這個“向社會開戰”的年輕人發現“這個上流社會實際上只是在餐桌的末端接納了他”,對此他剩下的只是仇恨與厭惡。世間不會有陽光普照似的機會和財富,卻到處是要阻擋人跨越階級的壁壘,它們用質疑的眼神、冷漠的口氣和陰霾的表情給人可能有或著完全沒有的“再聯繫”。

《紅與黑》從書名到線索,從人物到故事,無處不充滿著各種對立。

《紅與黑》:小人物的自證和他證之路

《紅與黑》不是成功學,卻既給出了追求成功所需要的條件,也描繪了成功所需付出的代價。在整部作品中所列舉的對立,像貧窮與富有、低賤與高貴、(蔑視與征服、喜歡與厭惡、容忍與放縱等),諱莫如深的段落中作者凝練出一條條血的真理論。這個世界上很多機會就不是給你的,很多尊重也不是給你的,但是你可以選擇抗爭,你可以去爭取,結果是因人而異的。一切的選擇都無從後悔。

小人物成功難免要走到世界的對立面並向其“開戰”

《紅與黑》:小人物的自證和他證之路

《紅與黑》中值得回味的對白

“而且,於連與我能桴鼓相應。他缺的是什麼?名望和財產。名望,他日後自會造就,財產,也不難掙得”……“哪一樁大事,開始的時候不是走極端?只有事成之後,芸芸眾生才覺得似乎是可行的”。——馬娣爾特

“你們看到的不是狼,是狼的影子”。——馬娣爾特

像於連這樣有幾分才氣的年輕人,想要發跡,決不能靠愛情。他們得緊緊依附一個小集團,這個小集團一旦走運,社會上所有的好處就會落到他們頭上。閉門做學問的人,不屬於任何小集團,就活該他倒黴了!縱有些微成就,甚至還不是很有把握的成就,也會受到攻訐,而賢聲在外的大奸巨滑,就會掠他人之美以造就自己的不敗之名。……小說好比一面鏡子,鑑以照之,沿著大路,迤邐行去。……鏡子照出汙泥,你們卻責怪鏡子。——作者旁白

在過去的六個禮拜裡,侯爵有時心血來潮,很想提攜於連,讓他小有資財。侯爵覺得,窮就是賤,說出去對他侯爵固然丟臉,對他女兒的丈夫更其不堪……——侯爵心理描寫

沉默是紀念我的唯一方式。——於連信馬娣爾特

在他(指於連)看來,死本身並不可怕。他的一生,不過是為大不幸做準備的漫長過程,當然不排除被人視為人生最大不幸的死。——作者評於連

神甫突然住口,好像被自己的話驚住似的:向不可與言的人說了不可與言的事。——弗利賴神甫心理描寫

“這就是我的罪過,諸位,而懲罰也將更加嚴厲,因為事實上,審判我的,全是些非我族類的人陪審官席上,連一位發家致富的鄉民都沒有,統統都是氣我不過的有產階級……”——於連自我的辯護解釋

一種具有遠大抱負的堅毅性格,自能支配凡夫俗子的粗鄙頭腦。——評價馬娣爾特的能力

“不,受人尊敬的人物,不過是作案時幸而沒被當場抓獲的騙子罷了。”——於連自言自語

“孤獨的活著……多折磨人啊!……”——於連自言自語

《紅與黑》:小人物的自證和他證之路

嗚呼!讀完這些話,對於連成功的步步為營也就不奇怪了,甚至對其處以死刑也不奇怪了。古云“不如意事常八九,可與人言無二三”,於連是一個小人物,卻以一種不同於小人物的死法結束了人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