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紅學”《紅與黑》:為什麼於連愛大齡有夫之婦勝於白富美?

法國作家司湯達的《紅與黑》,被稱之為西方的“紅學”,它也被稱為“偉大的愛情小說”。

這個故事是講什麼的呢?


西方“紅學”《紅與黑》:為什麼於連愛大齡有夫之婦勝於白富美?

我先簡單介紹一下。

男主人公於連,是木匠的兒子,十八九歲,英俊清秀,很有才華,性格高傲、敏感、熱情,野心勃勃。他渴望像拿破崙那樣,憑藉個人能力飛黃騰達,但是在他所處的復辟時代,沒錢,沒有貴族身份,就沒有出頭之日。

由於他精通拉丁文,成為了市長家的家庭教師,為了報復市長對他的凌辱,他與市長太太德雷納爾夫人發生了曖昧關係。

後來去了陰森的神學院,學會虛偽的作風,向上爬的野心更強了。神學院院長把他介紹給木爾侯爵當私人秘書,受到重用,又愛上了侯爵女兒德拉莫爾小姐,與她訂婚,他飛黃騰達的躍遷夢想眼看就要實現。

這個時候,市長夫人被教會脅迫寫了一封告發信,於連的夢想破滅,他憤而槍擊了市長夫人,隨後被判死刑。在監獄,他和市長夫人又在一起了,拒絕了德拉莫爾小姐。

他被絞刑後,市長夫人也死了。


西方“紅學”《紅與黑》:為什麼於連愛大齡有夫之婦勝於白富美?

在這部小說裡,於連的形象給人印象很深刻,他向上爬的野心和對上層社會的反抗精神矛盾並存,心理相當複雜。

在他向上爬的過程中中,他與德雷納爾夫人和德拉莫爾小姐都談過目的不純的戀愛,但是,在生命的最後時期,於連卻選擇了德雷納爾夫人陪伴身邊,甚至不想再見到為救他四處奔波的德拉莫爾小姐。這是為什麼呢?

上大學時讀這本書,我一直想不通,因為德拉莫爾小姐是公主般的存在,是眾星捧月的女神,也就是今天的“白富美”,而德雷納爾夫人,已婚,有三個孩子,還比於連大十歲,樣樣優勢不佔,為什麼於連確認自己愛的是她?

但是現在從事銷售文案工作後,我用需求關係再看,就能理解了這背後的人性。在我看來,人與人之間,其實是需求關係,在愛情上同樣不例外。

只要看看這兩個女性,哪個更能滿足於連的需求,就能理解他的選擇了。


西方“紅學”《紅與黑》:為什麼於連愛大齡有夫之婦勝於白富美?

於連和德雷納爾夫人

德雷納爾夫人,性格溫柔、謙遜,天性純真善良。丈夫德雷納爾當年追求她,是看中了她富人家的女繼承人身份。

婚後,夫人負責照顧孩子們,有時孩子生病了,她很揪心,想跟丈夫傾訴一下,但得到的總是粗魯的嘲笑。在德雷納爾先生眼裡,婦人都很愚蠢,他只關心金錢和地位,不關心其他。

夫人第一次見到於連時,覺得他就像個小姑娘好看又害羞,又看到他缺這少那的,很同情關心他,這時候,她還只是把於連看成是一個孩子。

後來在相觸中,她發現了於連身上很多善良、高貴的品德,尤其是和她那個丈夫一對比,更突顯出於連的美德。比如說,在大家談到一隻狗被車壓死時,她老公會放聲大笑,而於連則緊蹙眉頭。

當她得知女僕艾麗莎向於連求愛被拒後,竟然感到大喜過往,繼而又自責自己的情感。


西方“紅學”《紅與黑》:為什麼於連愛大齡有夫之婦勝於白富美?

那麼於連對她是什麼感情呢?

於連出身平民,自尊心很強,雖然想躋身貴族階層,但同時又有種反抗精神。

有一次,他的手不小心碰到了夫人,夫人馬上躲開了,於連就認為是瞧不起他卑微的身份,出於一種對貴族的凌辱,第二天,他在桌底下狠狠抓住了夫人的手。後來更加大膽進攻,半夜進她房間。

在這個追求過程中,至始至終,於連想到的就是征服,是勝利,是佔有。

不過兩人真在一起後,於連在夫人純真的愛裡,慢慢放下了自卑和自尊,相處很舒服,這時候,他對夫人也產生了感情。


西方“紅學”《紅與黑》:為什麼於連愛大齡有夫之婦勝於白富美?

於連和德拉莫爾小姐

木爾侯爵家的德拉莫爾小姐,年輕,美麗,傲慢,在社交場合中,被貴族公子哥們眾星捧月。

於連看不起這些貴族們,他才不會跪舔,對德拉莫爾小姐,他保持著不卑不亢的態度。已經習慣了被人們阿諛奉承的德拉莫爾小姐,受不了於連的這種冷漠,反而湧起了一種好勝心,她要讓於連愛上自己。

而於連呢,他並不喜歡德拉莫爾小姐的性格,但是,一想到如果他能征服她,那就能戰勝那些貴族公子哥們,立足貴族階層,從此前途似錦、飛黃騰達,他就開始和德拉莫爾小姐談戀愛了。


西方“紅學”《紅與黑》:為什麼於連愛大齡有夫之婦勝於白富美?

這位小姐也很快臣服於他,但是這個小姐愛的是對她冷漠強悍的於連,於連一旦表露愛她,她就很生氣,不想再喜歡他。於連得時刻扮演成小姐喜歡的角色。

後來德拉莫爾小姐懷孕,便要父親同意她與於連結婚,於連得到了田產,和驃騎兵中尉委任狀和貴族稱號。

只要娶了這位貴族小姐,於連就能少奮鬥二十年了。


西方“紅學”《紅與黑》:為什麼於連愛大齡有夫之婦勝於白富美?

於連的需求

這兩個女人,兩段感情,都滿足了於連的什麼需求呢?

於連這個人,有兩個需求,一個是心理需求,一個是功利需求。

顯然,德拉莫爾小姐滿足了於連的功利需求,他要藉著與這位貴族小姐的通婚,翻身上位,要名得名,要利得利,從此大好前途。

而德雷納爾夫人,則滿足了於連的心理需求。

於連從小沒有母親,只有父親和兩個哥哥。因為他體質弱,幹不了農活,經常受到父親的責罵,和兩個哥哥的毆打。

在這種家庭長大的於連,眼神陰鬱,個性敏感,孤獨缺愛,特別是缺母愛的關懷。


西方“紅學”《紅與黑》:為什麼於連愛大齡有夫之婦勝於白富美?

而比他年長十歲,且育有孩子的德雷納爾夫人,給予他的,正是這種有如母愛般的溫柔之愛。在她面前,於連不用裝,可以放心暴露自己的一些弱點,很有安全感。

可以說,於連其實是有些戀母情結的。

但是,於連畢竟是個有野心的人,他強烈地渴望出人頭地,所以,他最想滿足的是功利需求。如果沒有後來的意外,打碎了他的貴族夢,他必定是會和德拉莫爾小姐在一起的。

而在監獄裡,被判了死刑的他,這時候,名利地位對他已經沒有用了,此時他最需要的自然是心理需求了,所以在人生的最後時期選擇了德雷納爾夫人。

哪個需求更大呢?那就要視乎人處於什麼境遇階段了。在不同階段,一種需求就會壓過另一種需求。

對我們現實生活的啟發

不過呢,功利需求的愛,能說得出理由;心理需求的愛,則說不清理由。

比如明代皇帝朱見深,從小經歷太子位失而復得的境遇起伏,超級沒有安全感,所以他一生都眷戀那位從小在他身邊不離不棄的年長17歲的宮女,但是旁人就很難理解他。

這也說明,人和人之間,說穿了,就是需求關係,世上沒有無緣無故的愛。

對我們的啟發是,你可以開始試著用需求的眼光去談戀愛,多想想,現階段,別人的需求是什麼?你能滿足嗎?又或者,你自己的需求是什麼?為什麼你會有這樣的需求?

找到了需求鑰匙,你也就破解了戀愛背後的秘密,找到自己的所愛。


我是 ,文學碩士,銷售文案,文案刻意訓練教練,歡迎關注我。好文字都是懂人心的,用文案思維帶你解讀文學中的人性心理與寫作技巧,讓你的文案更有說服力吸引力。原創不易,盜版必究。給我點個贊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