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陽明心學”泰州學派創始人,真是個包裝炒作的小能手

《陽明心學門人錄》第1期:王艮

自王陽明“龍場悟道”,創立“陽明心學”以來,這門學問逐漸發揚光大,成為了明朝中晚期的一門儒林顯學,形成了與宋儒理學分庭抗禮之勢。但王陽明病逝之後,“陽明心學”逐漸分出了八條支流,被稱為“王學八派”。其中最為著名、影響力最大的一個學派叫做“泰州學派”,其創始人名叫“王艮”。

“陽明心學”泰州學派創始人,真是個包裝炒作的小能手

泰州風光

這個“泰州學派”不僅在學術上影響力大,而且在政局上也產生了深遠影響。比如嘉靖皇帝沉迷道教,躲在深宮修道練玄二十多年不上朝。他最信任一個名叫“藍道行”的道士。此人雖為道士,但也是泰州學派門人。後來正是此人,在“內閣次輔”徐階(當時的內閣首輔是大奸臣嚴嵩)的授意下,與另一位名為“何心隱”的泰州學派門人,一起設計將嚴嵩彈劾下臺。因此可以說,“泰州學派”為“嚴黨”的倒臺和徐階、張居正這些名臣的上臺,做出了重大貢獻。

“陽明心學”泰州學派創始人,真是個包裝炒作的小能手

泰州風光

王艮,號“心齋”,是王陽明的親傳弟子。他個性高傲,頗有些倔強叛逆,在王陽明的諸位親傳弟子中,最為較真,如果他不認同老師的話,就會認真地和老師辯論,尋根究底,一定要把問題辨析清楚,方才干休。因此,他可謂是一個思想獨立、絕不是老師說什麼就是什麼的人。也正是由於這種性格,他最終才能在王陽明學問的基礎上,另闢蹊徑,開創出“泰州學派”。

謂“泰州學派”,其實和其他幾個王學流派在學問主幹上並無明顯差別,只是在一些學問枝節上,存在著不同的理解。而且各派在收徒講學的過程中,夾雜了一些各自的“私貨兒”。而“泰州學派”的最主要特點就是“親民”!

“陽明心學”泰州學派創始人,真是個包裝炒作的小能手

泰州風光

在王陽明的眾多親傳弟子中,王艮的身份地位其實並不算出眾。他是一介布衣之身,既無科舉功名,也無任何官職,相比於其他很多拜王陽明為師的進士、官員,就顯得遜色了不少。但是,為什麼偏偏這個布衣之身的王艮,開創了王學八派中影響力最大的“泰州學派”呢?其中的關鍵,就是這個學派非常親民,招生工作做得好!下面,就介紹一下他與眾不同的招生經驗。

經驗1:招生範圍不限。

明朝時期,論經講道是讀書人的事,社會底層的販夫走卒是不在考慮範圍之內的。比如王陽明的親傳弟子,基本都是讀書人,而且其中還有不少進士、高官。但是王艮在講學過程中,不設招生門檻,市井之徒、貧民百姓、燒火做飯的、當傭人的、種地砍柴的、做小買賣的、抓蝦捕魚的、和尚道士,都可以跟隨他學習。說白了,王艮之所以把“泰州學派”做的這麼大,走的是一種類似於“農村包圍城市”的路線。

“陽明心學”泰州學派創始人,真是個包裝炒作的小能手

經驗2:紅人包裝。

王艮在講學傳道時,非常注重自身形象的包裝,儼然是聖人降臨的規格。他的穿衣打扮和車馬出行,全都按照《禮經》所描述的禮儀來執行。如果說現在的人喜歡搞“漢唐”的復古風,王艮當時走的就是“上古春秋”的復古風。甚至在他坐定講學時,還要焚香,營造出一股高端和神秘的氛圍。這一套搞法,即使放到現在,也能分分鐘成為網絡紅人了。

甚至,有一次搞得連王陽明都有點看不下去了,於是找了個機會用一句話揭穿了他的偽裝:“你只不過是想出名而已。”

“陽明心學”泰州學派創始人,真是個包裝炒作的小能手

網紅

經驗3:既唬人、又讓你挑不出刺的廣告。

我們直接來看看王艮的招生廣告,內容是:“此道貫伏羲、神農、黃帝、堯、舜、禹、湯、文、武、周公、孔子,不以老幼貴賤賢愚,有志願學者,傳之”。短短一句話,卻相當唬人。所講授的內容是從“三皇五帝”到周公、孔子一路傳下來的“絕世秘籍”,而且不設招生門檻,無論老幼、貴賤、賢愚,都可以來學習。

鄉下人閒著也是閒著,那就來聽聽唄。結果一聽,感覺還真的挺有道理,結果一傳十、十傳百,傳了將近半個世紀以後,“泰州學派”影響越來越大,甚至超過了王陽明本人。而其中的佼佼者,諸如趙貞吉、藍道行、何心隱、羅汝芳等人,更是對政局產生了重要影響。

“陽明心學”泰州學派創始人,真是個包裝炒作的小能手

廣告

人物點評

總的來說,雖然王艮本人一輩子沒有入仕,是一個純粹的學者。但是他尊師重道,在王陽明病逝後,用心幫忙料理老師的喪事,並且大力宣揚老師的學說,通過開創“泰州學派”,最終將“陽明心學”進一步發揚光大,從而間接對明晚期的政局和歷史,產生了深遠的影響。教育,可以改變一個國家,這句話很有道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