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改革先锋姚明:中国篮球的领军者

如何看待改革先锋姚明:中国篮球的领军者

昨日上午,改革开放的四十周年大会在北京顺利召开。100位“改革先锋”名单出炉,现任中国篮球协会主席的姚明入围,收获了这份属于自己的荣誉。

姚明以身穿当年火箭球服,手放腰间的姿态登上“人民日报”官方微信平台,称号是“体育领域交流开放的优秀代表”。

同时,获得入围名单的还有我们熟知的袁隆平、马云、李彦宏、李雪健、许海峰、郎平等等,在向他们送去真诚祝福的同时,一个问题映入我的脑中。体育领域的三位功臣(许海峰、郎平、姚明),姚明是最年轻的,篮球改革发生了什么?

2017年2月23日,姚明正式当选中国篮协主席。各界人们在观望之中纷纷送上祝福。这种观望是人们只知道那个在NBA叱咤风云的打球少年,或者球队经理,几乎不知如今作为篮球的领军人物,如何一步步将篮球制度改革,如何将标准形成,融入其中。

他似乎向来少语,深邃的眼神告诉人们,他将从那里开始,去创造一个中国更好的篮球发展的平台和机制。

写到这儿,突然想到了我的少年时期。

那是酷爱篮球的年代,那年期末考试成绩不佳。班主任在成绩单上写了评语,至今记忆犹新,“中国的姚明已进入美国的NBA,你能成为下一个姚明吗?任何成功都需要脚踏实地一点点进步……”

那时候第一次知道姚明,第一次去看他直播比赛,第一次去重新认识篮球,更重要的是认识自己。

每一个人,尤其是年少时候。或多或少都受过他人很大的影响。你甚至对他不太熟悉,但你一直感激不尽,念念不忘。

如何看待改革先锋姚明:中国篮球的领军者

就像如今,人们谈起篮球的改革,就想到了姚明。他将国家队男篮一分为二,变成红蓝两队,两队分别配置教练,独自训练,轮流参加比赛,减少了关键球员出场次数从而减少受伤风险,并且形成两队的潜在的竞争。最为关键的是增加国家队球员数量,对于年轻球员来说,得到了更多锻炼的机会。

其结果立竿见影,亚运会就是最好的证明。你可能说,几场比赛说明不了什么问题。对,但你一定能从几场比赛中看到队员的顽强,尤其是年轻队员的拼搏精神。

仅仅一年,你会发现基层篮球的变化,能看出他们对待篮球的态度和转变。

改革还在继续,稳扎稳打像极了姚明的做人以及打球的风格。我们明白,姚明也知道,体育行业,来不得半点马虎。

你训练和付出得多少,在球场上的表现会一目了然。

至上任以来,姚明更加注重少年篮球。从娃娃抓起,是最好的开始,也是体育行业的必然。对于青少年的校园体育发展,姚明多次提及,并且给予高度重视。这样的做法,很多人不断提出质疑,如此做法会不会使得学生重体厌学呢?

姚明是这样说的:“不管在哪儿打球,希望篮球人才能够以去职业联赛和国家队作为目标。现在读书和打球也不矛盾,这是一种非常好的相辅相成的关系,这需要我们花时间和耐心把事情做好。”

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是国人素质提升的重要举措。毛泽东曾说,德志皆寄予体,无体是无德志也。

从去年开始,在姚明的改革中,成立了CBA夏季联赛,规模不断扩大。今年又将CBA预备队联赛改为发展联盟比赛,这些规则的变更,体系的改革不单单是增加观赏性,更多是建立长期稳定的篮球机制,从长远来看,这些改革都是快速推进篮球发展的重要举措。

改革是促进,是敲门砖。很大程度上来说,还要归根于自身和条件。

如何看待改革先锋姚明:中国篮球的领军者

举个例子,除了地域性的差别,美国球员很小就知道,要想获得荣誉,和他自身的训练以及一点一滴的汗水成正比的。他们自己训练自己,几乎从不需要别人来监督。我们不妨看看很多学校(甚至是体校),国家队级别的,训练时候还需要监督。这就说明,自觉性仍然不够,自律还需要大幅度提高。

另外,不知道现在学校的篮筐是否还会上锁。上学那会儿,学校就是采取给篮筐上锁的方法打消学生喜欢打球的年头。听起来有些可笑,但事实就是这样的。实在想玩的,只能在土地场上拍拍球,很多人只能望天兴叹。

不再止步于此,全面发展的浪潮,会随着这一连串的改革纷至沓来。明年的世界杯将在中国举行,篮球的改革将在实践中检验,也将在未来的5年,10年,甚至更久得到验证。我们都拭目以待。

同时,拭目以待的还有发展带给人们以及国家社会的荣誉感和优越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