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山:綠色托起魅力鄉村

3月以來,國家林業和草原局先後公佈了兩批國家森林鄉村名單。日前,記者來到榮獲“國家森林鄉村”稱號的浮山縣寨圪塔鄉山交村、響水河鎮東陳村,探尋森林鄉村的發展之道。

  綠色 美了一片山水

  “我們村2003年開始搞退耕還林,後來又在村裡搞綠化,在道路兩旁種植連翹等等,森林覆蓋率達到了66%,村民庭院綠化率達40%以上。”寨圪塔鄉山交村黨支部書記李剛對村裡的情況門兒清。市編辦駐該村“第一書記”兼扶貧工作隊隊長張健說:“這兒的自然條件適合種連翹,村裡以連翹為核心開發了端午茶系列,採摘、挑選等環節還可以吸納很多人同時就業,為村民提供了增收渠道。”

  正在門前小花園裡拔草的村民劉海霞說:“我門前種的菊花、側柏、連翹、紅果等花木果樹,都是村裡統一買苗木、統一找人栽植的,村民不用出一分錢,按規定誰門前誰管理,誰管護誰受益,大夥兒管理得都很用心。”

  “去年全縣經濟工作會議上確定了‘生態環境立縣、現代工業強縣、現代農業富民、民生事業惠民’的工作思路,結合這一思路,鄉里將‘舉好黨建旗、築好防火牆、吃好連翹飯、走好旅遊路、打好生態牌、抓好新產業’作為重點工作,堅持退耕還林,全鄉種植連翹等作物一萬多畝。”指著眼前蒼茫的大山,該鄉副鄉長介紹,鄉里計劃以山交村為圓心,輻射周邊四五個村莊,結合臨近的太皇峪風景區,規劃建設康養小鎮。

  林木 富了一方百姓

  村在綠中,人在景中。春光明媚的響水河鎮東陳村嫩芽初發,綠意盎然。

  東陳村坡耕地面積約佔總耕地面積的80%左右,僅靠種莊稼,難以實現脫貧致富。為了實現經濟效益與生態效益的雙贏,幾年前,村裡開始種植經濟林,享起了“綠色”的福。據村黨支部書記溫金鋒介紹,為了帶領村民勞動致富,村“兩委”發動村民利用荒山荒坡墾地造林,種植了法桐、國槐、柳樹、紅葉李等樹種。後來,又組織大家發展合作社。“村民們從中受益後,在能利用起來的邊角地塊、道路兩旁都種上了各種林木,現在,村裡栽植面積已達到2000畝以上。”

  “我們村現在有600多畝核桃林、600多畝育苗基地、100多畝林場,水庫旁和溝裡還栽植了1000多畝林木。”村會計王長林說,村裡土地總面積5000餘畝,其中耕地有2700畝,其餘地塊種植了多種林木,林地還可以間作小麥、玉米、藥材等低稈作物,經過綜合管理,農民已實現了穩定增收。

  林局+縣域 靚了一張名片

  “我們與寨圪塔鄉合作造林5500畝,目前,植樹會戰正如火如荼。”據省中條山國有林管理局副局長吳應建介紹,局縣合作造林是我省林草系統和地方政府加快國土綠化、促進區域社會經濟發展的一項重要舉措,也是實現全省2020年、2025年森林覆蓋率達到23.5%、26%的目標儲備資源,目的是打造協調合作“朋友圈”、生態建設“共享圈”、當地群眾“增收圈”。

  該局與浮山縣計劃今年合作造林3萬畝,涉及北王、北韓、天壇、寨圪塔四個鄉鎮,該項目倡導“退耕還林、恢復生態,連翹上山、玉米進川”,結合百姓意願及自然條件,重點種植連翹等綠化植被,還栽植了白皮松、刺槐、華山松等樹種,旨在利用荒山荒坡打造林業精品工程,增加百姓收入,保護植被,降低防護壓力,實現綠化、彩化、財化有機結合。“我們將發揮國有林局在種苗、人才、技術等方面的優勢,與浮山縣實現資源共享和優勢互補,推進國土綠化保質提速,實現林草事業高質量發展。”

  樹木擁有綠色,鄉村更有活力。市規劃與自然管理局工作人員介紹,今年,我市將依託三北防護林、退耕還林、天保工程、太行山綠化、通道綠化等國家、省重點工程和投資,完成營造林34萬畝、32個園林村綠化,讓“森林鄉村”成為臨汾名片,促進綠水青山轉化為金山銀山,實現生態效益與經濟效益的有機統一。( 韓曉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