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孩子是“草莓族”嗎?如何避免孩子變成“草莓族”

  我們都聽過上班族,追星族,一提到“草莓族”,往往很多人都不知道這個叫法指的是什麼。

  “草莓族”說法本是指1961後出生的人,如今多被用來形容一些人如同草莓一般有著外表光鮮亮麗,但實際很脆弱,遭受到外界的壓力時,一碰就會爛。如今很多孩子也會被冠上“草莓族”的稱號,這幾種“草莓族”的表現,你家的孩子也有嗎?

你的孩子是“草莓族”嗎?如何避免孩子變成“草莓族”

草莓族的孩子都有哪些特點?

1、抗挫折能力差

  如今很多孩子都是被家長捧在手裡的寶貝中的寶貝,父母過多地干預孩子,為孩子準備好一切,不捨得讓孩子吃苦受累,因此孩子就會很容易變的嬌氣。沒有經歷過挫折的孩子,他們的意志力不夠強。一旦他們遇上挫折,就會不知所措,很容易被挫折擊垮。


你的孩子是“草莓族”嗎?如何避免孩子變成“草莓族”


2、獨立性差

  草莓族的孩子,他們的獨立能力也是比其他孩子要差的。因為他們已經習慣了父母的幫助,缺乏獨自解決事情的能力,對很多生活常識瞭解得不多,缺乏生活經驗。當步入社會時,草莓族的孩子仍宛若襁褓裡的嬰兒,沒有獨當一面的能力。

你的孩子是“草莓族”嗎?如何避免孩子變成“草莓族”

如何避免孩子成為草莓族?

1、讓孩子正面面對失敗這件事

  《自然》雜誌上的研究者曾對比兩組不同的數據,10年後他們發現:經歷過失敗的人,可能會比未曾跌倒過的人變得更強大。失敗的經驗是孩子人生路上的”營養品“,是能夠幫助孩子茁壯成長的。所以,當孩子遇到失敗的時候,家長應該引導孩子正面應對,不能逃避。每個孩子都有逃避之心的,因此這是需要家長的耐心指引的。

  父母應首先要跟孩子多溝通,引導孩子找出失敗的原因,讓孩子有一定的自知之明。找出原因後,家長不要急著給孩子出主意,而是要讓孩子先想出解決的措施,家長再對孩子的想法進行斟酌並給出建議。

你的孩子是“草莓族”嗎?如何避免孩子變成“草莓族”

2、為孩子灌輸自信和幹勁兒

(1)少說“你錯了”,多說“怎麼做”

  想要孩子變得更加有能力、更獨立,培養孩子的樂觀心態及心理承受能力是很重要的。很多家長在看到孩子在做得不對的時候,就直接說“你錯了”,之後也沒有幫助孩子給出實際建議。這樣的做法只會讓孩子感到一臉懵,反而會加重孩子的消極心態,讓孩子找不到突破口。所以,與其說對孩子說“你錯了”,還不如告訴孩子接下來怎麼做才是更好的選擇,這樣才會讓孩子有所收穫。


你的孩子是“草莓族”嗎?如何避免孩子變成“草莓族”


(2)少對孩子說“算了吧”,多用鼓勵的句子

  在成人的世界裡,一句“算了吧”可能只是表達自己的無奈。但是孩子的世界都是很單純且敏感的,當父母總是說“算了吧”,這樣會讓孩子覺得自己很沒用,他們會變得看不起自己,也會認為父母放棄了他們。所以父母不要把這句話總掛在嘴邊,應該要鼓勵孩子,經常讚揚孩子,讓孩子相信自己是最棒的,他們才會有動心去做得更好。


你的孩子是“草莓族”嗎?如何避免孩子變成“草莓族”


(3)給孩子高質量的陪伴

  父母對孩子的陪伴是不可以偷懶的,除了要在陪伴的時長上有一定的保障,也要給予孩子高質量的陪伴。父母可以經常陪孩子看繪本,多帶孩子去博物館、科技館 、有文化歷史的景點等,開闊孩子的視野,讓孩子學習到不同方面的知識,還能讓孩子擁有快樂的經歷。


你的孩子是“草莓族”嗎?如何避免孩子變成“草莓族”


  草莓族孩子在如今的環境中是很常見的,這類孩子一般都很膽小,能力比較差。想要自己孩子健健康康地成長,避免成為草莓族,家長是需要定時、適時地訓練孩子的能力,讓孩子在不依賴父母的情況下,能自主處理問題。


  推薦《寶寶好品格培養童話故事》,適合3-6歲孩子親子閱讀的品格養成圖畫書;在輕鬆好玩的故事中培養寶寶的好品格,好故事勝過好老師;愛心、樂觀、自信、友情、分享、勇氣、機智、親情、誠實、善良,重要的品格主題,孩子喜歡的故事人物,主題鮮明,針對性強。192張全綵手繪圖,開啟一場完美的視覺盛宴,通過溫馨可愛的經典故事和美輪美奐的精彩畫面,告訴孩子成長之中重要的那些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