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病要早治

大凡開創基業,多半是以做大做強,成就時代翹楚為目標。然而,風雲變幻之際,滄海橫流之時,幾多折戟沉沙,正像財經作家吳曉波所說,每個企業距離失敗都只是一步。

有病要早治

南京總統府

1922年,年近花甲的孫中山,眼見慘淡經營的老企業“國民黨”病體沉痾,日漸感到“處境艱危”,“經濟久困”,以至“音問梗塞,無從一為紓解”。

自同盟會始,國民黨即一個組織鬆懈、幾無紀律的組織,“註名黨籍之黨員,為數二十餘萬”,“然按之實際,則除在冊籍上載有姓名外,實不知黨員在於何所”。且有組織之部分,多為海外華僑,國內除廣東、上海及四川有少數在上層活動的骨幹外,幾乎沒有任何有形之組織。不僅如此,國民黨從未開過代表會議,也從未形成過什麼決議,就連黨綱也不過簡單幾條。董事長、總裁兼CEO的孫中山清楚,“黨務為革命之基礎,革命乃建國之首功。九年以來革命尚未能達到目的,皆由黨務不振。”但如何振興,卻束手無策。

關鍵時刻,俄國人來了。1923年10月間,孫中山全權委託政治顧問鮑羅廷改組國民黨,照貓畫虎地搬來俄國黨的組織方式和議事程序,並仿照俄共黨章,重新起草了宣言、黨章等指導性文件。當時的蘇聯駐華大使加拉罕在給蘇聯外交人民委員契切林的信中說,國民黨一大的所有文件,從黨的宣言、綱領到章程等,幾乎都是按照我們的意見形成的。

作為當時世界新興勢力,蘇俄蓬勃向上的朝氣為中國的老牌企業注入了活力。改組後的國民黨力量倍增,截止1927年4月,全國國民黨員總數號稱超過100萬,是1924年改組前的5倍。

1928年,北伐成功,全國統一,國民黨實現其最大夢想。然而,病毒也開始發作。

雖然黨員人數的多寡,是衡量一個政黨組織實力的重要指標之一,但黨員質量卻是決定因素。改組後黨員數量暴增,其一來自青年學生,五四前夕,中國都市社會集聚了大批因就業無道、謀生乏術、前途渺茫而對社會現實產生疏離和不滿情緒的知識青年,為謀生計、為出路計,他們大量湧入,既大大強化了國民黨的黨勢和聲威,但謀職做官的願望也極大稀釋了國民黨的宗旨;其二來自社會閒雜,國民黨吸收黨員幾乎來者不拒,國民黨改組工作幾乎照抄俄共黨章,獨獨沒有采納預備黨員制度,黨員數量迅速膨脹的同時,質量日趨雜濫,其內聚功能未獲增強,組織形態散漫如故。1927年清黨運動,重創共產黨同時,也逆淘汰了黨內不少有信仰、有理想、有革命熱情的黨員,使黨內構成更加渾濁。

國民黨本就不是一個充滿意識形態魅力的政黨,權力讓其腐敗的速度更加驚人。1932年《大公報》社論指出,“國民黨自執政以來,新加入者,其目的或只在求官,而倔強不羈者,或不滿現狀而去。各地辦黨務之人,得意者易腐化,失意者易消極。多年之黨人風度,能保持者少矣!”《時代公論》更直言不諱,“國民黨弄到現在,結果是天怨人怒,成為眾矢之的,四面楚歌,大有不能自拔之勢!”蔣介石本人也承認:“現在一般人看到我們的黨員,就是類似一個特殊階級……特殊階級是沒有一個不討厭,不排斥的。”以至蔣廷黻在《國民黨與國民黨員》一文中指出“在我們這裡,國民黨的黨員都不好意思公開的承認自己是黨員。”

光說不練間,熬過二十年,病入膏肓,黨務負責人陳果夫哀嘆:“黨的宣傳為民主自由,黨的訓練為軍事化,黨的組織為學蘇聯,內部是中國的。如此東拼西湊,不成一套,如何是好?”1948年底,將近九成的國民黨員和三青團員脫離組織。天下未喪,黨已先亡。

組織成事,組織也敗事。有病,早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