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險裡的隱藏福利,都有哪些?

對於買保險這件事,這兩天我聽到了一個很有意思的說法。


麻稈打狼兩頭怕。


投保人消費者擔心保險公司在產品保障裡面挖坑、保險業務員銷售誤導忽悠人;保險公司擔心投保人惡意騙保,再家大業大也難免有被薅羊毛的時候。


兩頭的擔心,有沒有道理呢?


肯定有。


保險公司在產品保障裡面挖坑的地方,不要太多了......


保險裡的隱藏福利,都有哪些?

意外險不報銷進口藥

住院津貼險今年賣完明年就下架

重疾險的輕症不包含常見高發疾病

等待期發生相關病狀但未確診,退費解約

保險裡的隱藏福利,都有哪些?


業務員的花式誤導,我真的是懶得再列舉了,誇大保障責任、把浮動收益說成固定收益,等等等等。


保險裡的隱藏福利,都有哪些?


對於保險亂象,除了靠監管處罰、行業自律以外,市場本身也是最有利的調節手段。


現在互聯網信息傳遞這麼迅速,哪裡有坑,網上一搜就知道了,你家公司憑著店大欺客總是拒賠,後面的保費銷量一定會受影響。


今天咱們換個角度看看,保險公司有沒有哪些便宜,我們小白客戶能佔的呢?


咱們合規討論,文章被封可就不好了,本文不安利具體某款產品。


01

產品保障責任


除了我上面說到的,有些保單產品會在條款合同中偷工減料,賣的這份保障不值這個保費價格以外,其實還是有個別時候,存在隱藏福利的情況。


比如,有一款定期少兒重疾險,可以保障先天病。


可能你還不清楚,這算什麼福利啊。我跟理賠部門的人聊起來這事,對方很詫異,再三詢問我是不是條款寫錯了。


少兒最常見的先天病就是先天性心臟病,有的孩子剛出生的時候就能通過彩超確診,也有的孩子長到兩三歲的時候才發現。


市面上絕大多數的重疾險,對於先天病都不保,出生就帶的病,後天不管你是搭橋還是支架,這個費用保險公司統統不賠。


但是這款保單,妙就妙在這裡,不過有個前提小條件,等待期是180天,孩子滿月投保,過了半年保障正式生效,也就是說,還是會有7個月的風險窗口期。


所以,家裡有剛出生小寶寶的,建議跟我諮詢一下這款單子,價格也不貴,100萬保額,保障期30年,保費1280元*20年。


保險裡的隱藏福利,都有哪些?


再比如,絕大多數的壽險保單,對於酒駕是免責不保的,喝酒開車出了事,保險都不賠。


但是,還是有個別保險公司,對於酒駕還可以保。


很多人會說,自己和家人肯定不會喝酒開車的。


不怕一萬,就怕萬一,我倒不是鼓勵大家酒駕,要是真有特殊情況,自己一個沒注意,手裡有份保障責任好的保險,至少對於家人是好的。


11月份的時候,還有一款壽險產品,從新品上架到被監管叫停緊急下架,只用了4天時間。


第一個吃螃蟹的搞創新嘛,肯定是有點風險的。


原因是,這款壽險保單提供全殘生存金,即自全殘之日起,除了一次性賠上百萬保額以外,每年還會額外最多給10萬,一直給到合同終止或者被保人身故。


傳統的壽險產品,是沒有這類持續性給付的全殘生存金的,頂多就是一次性賠保額,不會再多給。


給殘疾人一筆自己無法打理的鉅款,這本身就是存在一定的道德風險的,最好是像養老年金一樣,還是每個月、每年固定細水長流的收入。


02

核保規則


買保險要看健康告知,是老生常談的話題了,諸如乙肝小三陽、胃炎、腎囊腫、子宮肌瘤、甲狀腺結節、乳腺結節/增生,還能不能買保險,都是要根據相關的指標情況來決定的。


亞健康人群買保險,與其說自己選擇保單,可能不如說是反過來,哪家公司我還能買進。


雖然各家保險公司的核保規則大同小異,對於絕大多數的疾病,核保處理都是相同的,但是還是有個別保險公司,在個別的時間段裡面,會把核保審核放寬鬆些,為了支持一些銷售業務。


比如,肺結節這個“醫生說不要緊,保險公司統統拒保”的疾病,市面上99%的重疾險,都是拒保買不了的,翻遍市面上很多產品,我也就只找到一款,能夠承保的。


但是前提是,肺病除外,以後肺癌不賠,但是諸如腦梗、心梗、其他癌症、尿毒症等其他大病,還都是可以賠的。


算是給肺結節患者的希望了,畢竟肺結節與肺癌的關聯性,相比普通人要顯著提高太多了,可以看看之前的這篇文章:《讀者來信:我爸的肺結節,是如何一步步確診肺癌的


保險裡的隱藏福利,都有哪些?


除了肺結節以外,像醫保卡外借給家人開藥這種,說不清道不明的,很多公司都是不接受投保,個別公司在能夠說明情況的前提下,接受投保。


甲狀腺結節和乳腺結節,這兩個是女性最最最常見的,超聲2級還是可以無障礙購買保險的,但是3級的話,就要被除外處理了,即甲狀腺癌、乳腺癌不賠。


個別公司的核保會稍微人性化一點,對於保費件均高的大客戶,可以提供“除外承保,2年後複查結果良好的,可改為標準體承保”的核保結論。


也就是說,現在是超聲3級結節,買了保險被暫時除外承保,以後複查成了2級,那麼是可以改回標準體的,這相當於多給了我們一次機會。


以後情況好了,改回標準體,享受全套保障;以後情況惡化了,至少保險是買進了,不至於風險裸奔。


03

增值服務


很多人在買保險的時候,會專注於保障責任、價格,身體有點小毛病的還會考慮核保寬鬆尺度問題,但是95%的人會忽略增值服務這塊。


市面上的重疾險和醫療險,並不是都提供綠色就醫服務,即使有提供的,裡面的服務類型也是不盡相同。


有的保險公司知道有些人對價格敏感,就把綠通服務剔除掉,這對於患者去醫院看病,體驗其實是要打折扣的。


小地方的人到一線、省會城市看大病,需要住院的,人生地不熟,到哪找人給安排?號販子一開口就是幾千上萬的專家號,看病難與看病貴,你總歸得二選一。


保險公司的就醫綠色通道服務,其實就是跟第三方醫療機構合作,每年保險公司花錢批量採購預約服務,如導醫導診、遠程問診、住院安排等,真有自家的投保人客戶出險的,就可以在醫院的大長隊候診住院的名單裡,提前給加個塞。


我特意篩查了網上的30多款重疾險,大概有40%不提供綠通就醫服務,在提供綠通的產品裡,幾乎都僅限於本人、重症就醫。


只有1款保單,可以提供高端綠通就醫服務,所謂的“高端”,主要體現在3方面:


1、輕症也可以住院安排

2、直系親屬可用,限1人

3、往來交通費、住宿費可以最多報銷5000元


我私下跟一家預約機構的人聊過,重症普通綠通服務,每年成本在20元左右,輕症帶交通費的,成本是400元,如果不限本人,可以給家裡人使用的,價格更貴。


的確,自己買完保險,讓家裡老人享受看病住院預約服務,這個保險買的就太值了。


買保險還真得有雙火眼金睛,是美人還是妖精,真得研究明白才行。


今天先跟大家聊這些,再有問題私信我,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