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漫周记」第二十八期 独立漫画作者的前途问题及其他

「国漫周记」第二十八期 独立漫画作者的前途问题及其他

​​五一期间去了趟杭州,杭漫节展会人实在太多,逛了一个小时就出来了,毫无收获。杭漫节附带的活动倒是参加了不少,通过跟很多前辈老师交流,有一些收获,打算写几篇文章。

先前我在微博上搜集大家关心的问题,主要是这三点:

一、独立漫画作者的前途问题;

二、作者、读者、平台关于内容的异见如何调和;

三、微博漫画如何获得关注,稳定更新和画面哪个更重要。


「国漫周记」第二十八期 独立漫画作者的前途问题及其他


其中第一点引起了最多人的共鸣,所以就以此为标题,一个一个的说。

一、独立漫画作者的前途

独立漫画作者可以细分成个人漫画和商业连载漫画,前者有比较强的艺术性,注重个人表达,路数基本是通过出版图书来提升知名度,然后接商稿赚钱。比如很多人都知道的《我在伊朗长大》,从漫画起家,后来被改编成电影;国内有轻雾社出版的很多漫画书,比如《23秒外》《海门回声》都可以被归类为个人独立漫画。


「国漫周记」第二十八期 独立漫画作者的前途问题及其他

但现在国内出版很难了,你要么有独树一格的画风,要么有很厉害的故事创意,同时还得有经营个人品牌的能力。个人独立漫画是我不太了解的领域,就不细说了。本文主聊商业连载漫画中的作者独立创作。

作者想要独立创作而不是去公司上班的原因有很多,可能想要自由的支配时间、不喜欢其他人干扰自己的作品或者社恐等等,但是要面临的困难也不少,大概梳理了下:

1. 经济压力,筹备作品期间没有收入,要等作品上线之后一段时间才能领到稿费。

2. 忙不过来,一个人要应付彩漫周更实在太累了。

3. 缺乏行业知识和情报,这点在投稿时最为明显,一来不知道怎么联系平台和编辑;二来跟平台磨合的时间较长;有时候好不容易拿下一个签约,连载没俩月平台爆雷了……

4. 社交需求,包括孤独感,以及独自创作对个人能力提升的限制。

OK,那我们一个一个的聊。

1.首先经济方面,在从事独立创作之前,必须要有能在无收入的情况下生活至少6个月的积蓄。无论是先工作攒钱,还是边打工边画画,或者把时间段提前,在生活压力相对较小的大学时期就提早准备;如果是住在家里,积蓄的条件可以放宽。这个没什么捷径,你自己的梦想,只能自己买单。

2.关于时间规划,周更是一般作者需要遵守的规则,但大佬可以自己创造规则。比如夏达现在就是半月更,当然你可以说这种级别的大佬没什么借鉴价值。我再说一个,《蝉女》现在是月更,作者宫缘乾在画这部漫画之前并不是什么了不得的大角色,人家完全是靠作品说话,用硬实力为自己争取到了创造规则的权力。


「国漫周记」第二十八期 独立漫画作者的前途问题及其他

前段时间微博上很多大佬抱怨周更太累,想要改成半月更啥的,我觉得这个还是要因人而异,有的大佬已经功成名就,想要更多休息的心情可以理解,但新人还是别被带到沟里了。想要做自己的喜欢的事,就必须先做很多很多自己不喜欢的事,所以适当的妥协也是人生必须要面对的。在画面上别那么纠结从而加快作画速度,在场景、铺色等不那么重要的地方找个助手,实在没看上眼的就自己爆一爆肝……抓紧时间疯狂成长,让自己变得更有价值,才能够在谈判中有更大的议价权。

3.行业知识和情报,关注我就可以啦(误)!这个其实可以和第4点社交需求一起来讲,基本上最准确的情报都是从同行那里得知的。那怎么结交同行作者呢?

去QQ搜一下,倒是有一些漫画作者或编辑的群,但大家应该都有体验,大群渐渐会变成几个话唠天天灌水,其他人设置屏蔽的垃圾存放处;而且在大群里,真正有见地的作者不会说真话,因为很多真话比较得罪人,担心会被挂。比如我可以私下跟朋友说某某平台就是个坑,某某公司是垃圾,但是一旦被挂到公共场合,告我诽谤的律师函就来了,人家会质问你凭什么说他是坑是垃圾,证据呢?

所以真正能有优质沟通环境的就是私人交流,或者几个同行朋友的小群。很多作者都有读者群,群号就放在作品页面上,先进读者群,然后作者本人通常都是群管理员之一,添加好友,自报家门我在哪里连载作品是什么,很喜欢你的作品云云,作者看到同行一般都会加的——当然,客观现实是彼此的地位要匹配,你是新人作者去加那种几百万粉丝的大佬好友还是比较难的——最好是找同平台的画师交流,效果最佳,比如我在杭州参加了个饭局,席上六七个作者都在快看漫画连载,彼此关系非常好。


「国漫周记」第二十八期 独立漫画作者的前途问题及其他

但就算是这几个作者,同在杭州,平时的交流也不多,这次还是趁着杭漫节参加活动,才有了面基的机会。说到底创作就是孤独的事,因为自我实现在你心中的价值超过了团体归属感,你才会选择了画漫画这条道路。

二、微博漫画如何获得关注,稳定更新和画面哪个更重要。

关于微博漫画如何运营,我已经写过了,请移步这篇文章《关于梦想、财富与声望,聊聊微博漫画》,链接:https://weibo.com/ttarticle/p/show?id=2309404338466023448754&mod=zwenzhang

我就主要聊聊后半句的问题,稳定更新和画面哪个更重要,答案是都不是最重要的。稳定更新这个就很扯了,如果没人看,哪怕你日更又怎样?有人可能觉得先更着,总有一天会有人发现这个宝藏的,我只能说每个人的想法不同吧,为了这种概率极小的可能性,我不建议大家去赌上时间和精力,我觉得最多试10话吧,实在不行就得认栽。

画面当然很重要,但这个范畴就很大了,到底是哪个画面?在杭漫节期间的漫画家吃瓜座谈会上,我听到徐晓东老师谈过这个问题,深表赞同。他说JOJO连载至今20多年,画风是经历过变化的,在荒木飞吕彦连载早期,流行那种阳刚的线条,jojo也是粗眉毛的造型;后来读者的审美变了,流行偏中性的人物画风,荒木花了3年时间练习新画风,连jojo的眉毛都画细了。


「国漫周记」第二十八期 独立漫画作者的前途问题及其他

荒木这种大师在功成名就之后,尚且还能不断精进,我觉得年轻作者们没有理由故步自封,所以答案是画风。(本来想发点喜欢的画师的图,想想去要授权太麻烦了,大家自己去搜下如查理、玄哥、醸可等人的图吧。)


三、作者、读者、平台关于内容的异见如何调和。

这个问题的唯一正确答案是读者最大,但以前这只是嘴上说说,大家心知肚明的是平台最大。只要过了平台的审稿会,基本上就是份稳定的收入,除非数据差得一塌糊涂,否则平台很少会腰斩。但去年底的行业泡沫爆炸以后,几乎所有的平台都在推付费阅读,过了平台的审稿会只能保证你十几话甚至几话的连载,之后就得看读者的付费成绩来决定是留存还是腰斩,读者变成了真正的衣食父母。

当然,我并不是说读者想看什么作者就得画什么,这里首先要有一个心态上的转变,正视读者的需求。我也觉得霸总、龙傲天很脑残,但那是因为我长大了,变得实际了。而我们的读者呢?主要是高中生、初中生,甚至小学生,在这样的年纪里,就是拥有一些很俗套的幻想,希望能获得改变命运的金手指。霸总、龙傲天这些元素,在日漫很多经典作品里都存在,这是读者的真实需求。当然,我们不要做脑残俗套的霸总和龙傲天,而是要在作品中合理的运用这些元素。

《哆啦A梦》的作者藤子不二雄并没有将自己的际遇植入到作品里,哪怕他到了70岁,也没有代入什么人生感悟、怒斥社会的不公,他就是画着自己的小学生漫画,终成一代经典。

虽然我是第一次来杭漫节,但听很多人说,每年漫画板块的内容都大同小异,讨论来讨论去也无非就是怎么打造人气漫画、怎样商业变现。

包括你我在内,大家也不过是通过“我有在努力”的自我暗示,来寻找到事业的坐标吧。

最后用我这几天听到的最棒的一句话作为结尾。还是在漫画家吃瓜会上,有人问嘉宾,觉得最近漫画市场怎么样。小块文化的周老师是这么说的:

不管市场好还是不好,我都不会离开。

《国漫周记》是我的个人专栏,主讲国产漫画相关,也聊聊泛ACG相关的话题,每周一更新。前面27期内容可在我的微博“河伯110”的【文章】栏目里找到。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