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基建 幫助我們打贏新戰“疫”

據光明網報道

新基建 幫助我們打贏新戰“疫”

以前我們理解的基建,是鐵路、公路,

而新基建卻是以5G、人工智能、

工業互聯網、物聯網為代表的

信息數字化的基礎設施為核心,

提升全社會的運行效率。

新基建 幫助我們打贏新戰“疫”


還記得中國2月初的口罩荒麼,

國內最大日產能2000萬隻,

完全無法滿足14億人的用量,

各國還對中國展開捐助。

新基建 幫助我們打贏新戰“疫”


但僅僅兩個月後,

從“口罩荒”到“全球供”,

中國實現逆風翻盤,

並開始對外進行援助。

這背後,運輸、物流、設備製造、

上下游產業等活動,

全部依靠中國的

公路網、電路網、設備供應鏈等

完善的基礎設施建設,

讓這些壯舉成為可能。

新基建 幫助我們打贏新戰“疫”


目前中國打贏疫情,靠的便是新基建。

新基建顧名思義就是區別於

傳統基建的新型基礎設施建設。

新基建 幫助我們打贏新戰“疫”


其實從2018年開始,

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在北京舉行,

會議就重新定義了基礎設施建設,

把5G、人工智能、工業互聯網、物聯網定義為

“新型基礎設施建設”

隨後“加強新一代信息基礎設施建設”

更是被列入2019年政府工作報告。

新基建

2020年3月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務委員會召開會議提出,

加快5G網絡、數據中心等新型基礎設施建設進度。

2020年3月6日

工信部召開加快5G發展專題會,加快新型基礎設施建設。

而此次疫情,更是加快了數字化新基建的落地。

截至3月10日,有25個省區市公佈了

未來的新基建投資計劃。

2.2萬個項目,總投資額達到49.6萬億元。

2020年度計劃投資總規模 7.6萬億元。

新基建 幫助我們打贏新戰“疫”


預計2020年,

全國僅5G新基建投資就有2467億元,

將帶動約4840億元的直接產出,

帶動1.2萬億的間接產出。

新基建 幫助我們打贏新戰“疫”


中國國情和新基建相輔相成,

十幾億人提供了巨量的數據樣本,

以本次疫情之下

頻頻登上熱搜的AI影像診斷為例,

對3萬個臨床疑似新冠肺炎病例CT影像進行了診斷,

單個病例影像分析可在20秒內完成,

準確率達96%。

判斷病灶部位的佔比比例、

量化病症的輕重程度,

從而提高診斷效率、減輕醫護工作負擔。

新基建 幫助我們打贏新戰“疫”


而這些,都不是憑空出來的。

有了中國不斷進行的新型數字化基礎設施建設、

有了公立醫院對AI等新技術的重視及支持、

有了中國新基建政策下孕育的千萬家科技企業、

有了上下游供應商的通力合作、

有了影像醫生每日千萬級的診斷標準輸入,

讓AI診療的機器學習成為可能。

新基建 幫助我們打贏新戰“疫”

可以說有了數年前就開始的新基建建設,

才有了這次科技防疫的大顯身手。

而這場變革的背後,

又離不開中國獨特的制度優勢。


一場疫情

“測”出多國製造業之殤

一張照片打動了不少國人。

因為要上網課,

照片裡的孩子寧欣然在山頂支起帳篷,

尋找信號,

弱小的身影在寒風中顯得格外堅強。

新基建 幫助我們打贏新戰“疫”


在照片發佈的當天,

中國鐵塔荊門分公司看到報道後

工作人員第一時間通過留言、私信等方式,

主動到寧欣然家實地勘察。

新基建 幫助我們打贏新戰“疫”


天色還沒有完全亮,

2臺搶修車輛和6名網絡建設人員就已經踏上征途,

一天之內搭建好通信塔。

新基建 幫助我們打贏新戰“疫”


疫情之下,

還有很多山區的老師和孩子,

因為家裡信號不好,

要跑到山頂上、屋頂上、山溝裡,

冒著寒風、搭著帳篷、打著手電上課……

電信設備建設方

——中國鐵塔股份有限公司,

作為國有企業,

目前正在積極聯繫各地方,完成信號塔搭建。

新基建 幫助我們打贏新戰“疫”


新基建 幫助我們打贏新戰“疫”


新基建 幫助我們打贏新戰“疫”


不以盈利為目標,

而真正把人民群眾的福祉作為目標,

這是中國的制度優勢。

新基建 幫助我們打贏新戰“疫”


中國光纖到戶的設施搭建;

4G、5G,無線網絡的全覆蓋;

超強的雲計算、雲存儲建設。

讓我們最邊遠的山區也能獲得信號;

讓我們疫情最緊張的時刻,

億萬網民也能看雷神山直播;

餓了可以點外賣,

吃膩了還可以點生鮮海產品。

新基建 幫助我們打贏新戰“疫”


新基建 幫助我們打贏新戰“疫”


基層公共管理人員在公共交通、

寫字樓、工廠啟用熱成像檢測 ,

直接帶動了復產復工。

新基建 幫助我們打贏新戰“疫”


從1月23日至3月30日,

武漢人在外賣平臺產生了396萬訂單。

在滿足基本生活的生鮮蔬果外,

截至3月30日,

武漢奶茶訂單增長了609%、

熱乾麵訂單增長了211%、

大餐訂單增長了1101%、

且所有訂單都已被兌付。

新基建 幫助我們打贏新戰“疫”


春節假期後短短十幾天的時間裡,

我國有超過4億用戶使用遠程辦公,

2月10日當天更是突破400萬人數。

新基建 幫助我們打贏新戰“疫”


在中國,

幾億人在線辦公沒有超強的信息網絡

及超強計算力的服務器是做不到的;

多日不出小區,滿足一個城市的快遞食物需求,

沒有通達的公路網、鐵路網、物流網絡是做不到的;

雲直播、雲監工、遠程會診,

沒有完備的5G通信網絡是做不到的。

這背後,是中國互聯網信息技術

與完整的製造業優勢,

共同結合的產物。

當我們看到歐洲群體防疫政策的時候,

有的人會奇怪,

為什麼他們敢放任人們在家隔離?

甚至只能憑藉手工登記,追蹤確診人群。

新基建 幫助我們打贏新戰“疫”


但俗話說,沒有金剛鑽沒法攬下瓷器活,

歐洲國家制造業實力強大,

但缺少精細化管理的互聯網信息科技。

讓科技防疫成了無米之炊。

在中國,坐車要掃碼、進小區要掃碼、

去飯店吃飯也需要掃碼。

健康碼保證了自己和他人的安全。

但在歐洲,這完全是想都不敢想的”黑科技“

新基建 幫助我們打贏新戰“疫”


在世界最大互聯網企業的榜單中,

前20名由中國和美國瓜分,中國獨佔8個。

前20名的互聯網企業卻無歐洲一席之地。

新基建 幫助我們打贏新戰“疫”


而反觀美國,擁有全球領先的互聯網技術,

卻在製造業能力上被卡了脖子。

特朗普上臺以來的,“美國優先”政策,

其中最重要的一項就是想讓工廠搬回美國,

這背後,是美國長期的“製造業空心化”問題。

新基建 幫助我們打贏新戰“疫”


而只有中國,

真正做到了將現今的信息技術,

與堅實的製造業能力相結合。

二者合一,共同打贏這場新冠戰“疫”。

畢竟現在中國,

你出門買茶葉蛋可能都需要掃一下碼。

新基建 幫助我們打贏新戰“疫”


就如二戰之於美國一樣,

這場疫情對於中國,

更是成為過往建設的“試金石”

以及社會變革的催化劑。

擁有“基建狂魔”的實力

以及數字化新基建的中國,

在疫情下脫胎換骨,

並且可以預見,在疫情之後,

新基建將以全新的姿態融入我們的生活。

專家認為,與傳統基建相比,

新型基建涵蓋範圍更廣,

更能代表經濟未來轉型升級方向。

雲計算、大數據、AI等新基建,

都將迎來年平均20%的增速,

市場規模均將突破萬億大關。

新基建 幫助我們打贏新戰“疫”


從民眾到專家,

全社會都對新基建發展

長期向好趨勢形成了共識。

清華大學公共管理學院院長江小涓表示,

同樣是藉助數字化新基建,

智能醫療機器通過傳送物品,

來減輕醫護人員的工作壓力;

新基建 幫助我們打贏新戰“疫”


智能化醫療影像分析技術,

提高了診斷速度和準確率;

新基建 幫助我們打贏新戰“疫”


遠程醫療,特別是5G,

為在線專家的遠程會診創造了條件;

新基建 幫助我們打贏新戰“疫”


她表示:

“在助力疫情防控中間,

我們的數字技術在保障社會運轉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

數字經濟對我們疫後的

復甦、就業、消費的迭代、產業升級,

都有非常顯著的正向的影響。“

新基建 幫助我們打贏新戰“疫”


未來,新基建發力於科技端的基礎設施建設,

兼顧穩增長、調結構、促創新等多重任務,

將進一步推動經濟“新舊”動能轉換。

在中國這片創新的熱土上,

新基建將發揮它無限的潛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