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码头文化”到“东西融通文化”,这次珠城真是大蚌埠啦!

曾几何时,蚌埠作为“千里淮河第一港”,地域文化中先天具有 “码头”的特征。这种带着浓厚江湖气息的形为“义”而实为“利”的码头文化,在城市的发展进程中,逐渐被蚌埠人所唾弃。今天的蚌埠,已经是一座开放包容的城市,是一个通江达海、连接世界的区域中心。伴随着不久前首趟中欧专列“蚌西欧”的开通,蚌埠刚刚又开出了一列传播世界文化技艺、融通东西不同文明的列车,令世界瞩目。

从“码头文化”到“东西融通文化”,这次珠城真是大蚌埠啦!

传承文化技艺,促进文明交流。乘着太湖世界文化论坛世界文化技艺(龙子湖)交流中心成立仪式暨中外文化交流高级别会议的东风,11月17日至19日,一批享誉全球的国内外嘉宾得以在安徽蚌埠实现文明的对话,与各类文化亲密接触——连日来,珐华技艺复兴成果发布、中央音乐学院专场音乐会、开幕式、主题论坛、非遗展示、闭幕式、签约合作等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活动,定格了世界文明交流互鉴的一帧帧美好画面,交流中心的成立搭建起了各国文明相互学习的牢固桥梁。

群英会:

开展高规格友好对话

禹会诸侯地,淮畔明珠城。11月17日,国内外贵宾陆续抵蚌,在中国自然地理南北分界线下,在静雅龙子湖畔的醉人风景里,在美轮美奂的“湖上升明月”古民居博览园中,共同见证世界文化技艺(龙子湖)交流中心的成立,共同参与中外文化交流高级别会议,共同探讨“文化融通: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多种可能,勠力续写中华文化自信的新篇章,同心谱写这片淮畔大地华丽蝶变的新序曲。

从“码头文化”到“东西融通文化”,这次珠城真是大蚌埠啦!

17日下午,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民建中央主席郝明金抵达蚌埠,在古民居博览园内会见了出席太湖世界文化3论坛世界文化技艺(龙子湖)交流中心成立仪式暨中外文化交流高级别会议的太湖世界文化论坛名誉主席、意大利前总理罗马诺·普罗迪,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前总干事伊琳娜·博科娃,阿塞拜疆驻华大使杰纳利·阿克拉姆,西班牙驻华大使拉法埃尔·德斯卡利亚尔一行。

18日上午,郝明金在活动开幕式上发表致辞:“全世界的文化工作者和关注者在新时代都应肩负起新的文化使命。希望世界文化技艺(龙子湖)交流中心坚持开放包容,维护文化多样;坚持互学互鉴,促进文化交流;坚持与时俱进,推动文化创新,为开创人类更加美好的未来助力。”

从“码头文化”到“东西融通文化”,这次珠城真是大蚌埠啦!

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民建中央主席郝明金在开幕式上致辞

会议期间,日本前首相鸠山由纪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事务前负责人爱川纪子,意大利博洛尼亚商学院院长博加明,意大利经济学家乔治·普罗迪,中欧论坛创始人高大伟,意大利奇尼基金会市场传播和文化策划总监埃米里奥·昆特等三十余位外宾;太湖世界文化论坛主席严昭柱,全国政协常委、中国文联党组成员、副主席李前光,全国政协文化文史和学习委员会副主任叶小文,全国人大常委、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卓新平,全国政协常委、民建中央副主席周汉民,全国政协常委、中国日报社社长兼总编辑周树春,全国政协委员、故宫博物院原常务副院长王亚民,全国政协委员、上海湘江实业董事长马国湘,以及凤凰卫视著名主持人王鲁湘、导演唐季礼、香港演员徐锦江、电影评论人周黎明、中国国家电影频道节目中心主任曹寅、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副校长张严和部分日本手工协会会长及匠人、中国国家级非遗大师等中外嘉宾纷纷亮相蚌埠,大禹会诸侯之地再现了“群英会”的盛况。

从“码头文化”到“东西融通文化”,这次珠城真是大蚌埠啦!

与此同时,安徽省委常委、宣传部长虞爱华,省文联党组书记、副主席何颖;蚌埠市委书记汪莹纯、市长王诚,市领导倪建胜、杨森、谢兵、郭鹏、高尚、徐伟红、陈忠卫、张晓静、刘自力也悉数参加了本次活动。

这种“高规格、高级别”交流中心的创建者也是大有来头,太湖世界文化论坛、中国日报社、蚌埠市人民政府和上海湘江实业有限公司是中心的联合创建者,也是本次活动的联合主办方,中共蚌埠市委宣传部还参与了本次活动承办,可谓强强联手。

从“码头文化”到“东西融通文化”,这次珠城真是大蚌埠啦!

在开幕式上,严昭柱、罗马诺·普罗迪、伊琳娜·博科娃、鸠山由纪夫、虞爱华、汪莹纯、马国湘等先后致辞,对大会的顺利召开表示祝贺。大家希望能够以此次在蚌埠建立太湖世界文化论坛世界文化技艺交流中心为契机,进一步深化各国人民的文化交流,加强各国人民的相互理解、相互信任,夯实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民意基础和文化根基。

融通东西文化:

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这是一场融通东西文化的盛会。会议为世界各国文明开展平等对话、交流互鉴、相互启迪提供了一个重要的平台、一次难得的机会。主办方为中外贵宾打造的视听盛宴、技艺比拼、文化盛会着实令人难忘!

从“码头文化”到“东西融通文化”,这次珠城真是大蚌埠啦!

11月17日下午,在“传承与创新——珐华技艺复兴成果发布”的现场,国内外嘉宾近距离观赏了两尊色彩绚丽、高大挺拔的立体造像和一系列珐华彩琉璃器物,在场嘉宾为之震惊,纷纷为这一成果点赞。

从“码头文化”到“东西融通文化”,这次珠城真是大蚌埠啦!

当晚交流中心成立音乐会如期而至,与会嘉宾共同聆听了中央音乐学院民族室内乐团的精彩演奏,这场视听盛宴令嘉宾们如痴如醉。

从“码头文化”到“东西融通文化”,这次珠城真是大蚌埠啦!
从“码头文化”到“东西融通文化”,这次珠城真是大蚌埠啦!

作为本次活动的“重头戏”,11月18日下午召开的中外文化交流高级别会议同样令人难忘。在两大会议和五大主题论坛上,中外政要、专家学者、企业家、非遗传承人等围绕中欧企业发展、电影人文交流、文化技艺传承与创新、非遗活态保护、中意文明交流、中日非遗文化、时尚文化等主题进行了激烈的思想碰撞。

还有一个精彩的环节令人难忘,那就是日本手工匠人与中国非遗传承人的绝活大比拼,中日文化技艺的深入交流、互学互鉴,蕴含着深远的意义。

从“码头文化”到“东西融通文化”,这次珠城真是大蚌埠啦!

“通过开展交流互鉴,与会各方增进了相互理解并凝聚了理念共识。希望以此为契机,进一步促进和而不同、兼收并蓄的世界文明交流,夯实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文化根基和民意基础。”严昭柱在闭幕式总结讲话时如是强调。同时,他还表示太湖世界文化论坛将继续在世界文化技艺(龙子湖)交流中心开展一系列文化活动,推动世界文化技艺特别是非遗传承与发展,将中心打造成沟通中国与世界的平台。

展示大蚌埠

体现中华文化魅力

这次中心的创建及相关活动成为一场令全球瞩目的盛会,受到了各界媒体的广泛关注,一夜之间,大蚌埠成为了中外文明、南北文化、区域文脉、世界文化技艺相互融合的最佳选择。

从“码头文化”到“东西融通文化”,这次珠城真是大蚌埠啦!

“蚌埠在文化保护方面做了大量工作,相信把交流中心安置在蚌埠,一定能够不断促进文化创新,推动传统文化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有效保护。”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前总干事伊琳娜·博科娃是太湖世界文化论坛世界文化技艺(龙子湖)交流中心荣誉主任,她如是说。

“蚌埠是中国南方和北方握手的地方,也是东方和西方拥抱的地方,是一座充满现代化的城市。” 法国人高大伟如此评价蚌埠。他是中欧论坛创始人,他认为“这次在蚌埠召开的会议是一个良好的开端,希望大家能够从这里携起手来,把文明间的对话和融合持续进行下去,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从“码头文化”到“东西融通文化”,这次珠城真是大蚌埠啦!
从“码头文化”到“东西融通文化”,这次珠城真是大蚌埠啦!
从“码头文化”到“东西融通文化”,这次珠城真是大蚌埠啦!

19日上午,与会国内外嘉宾还集体参观了“湖上升明月”古民居博览园。其实在此次会议之前,太湖世界文化论坛主席严昭柱、秘书长郑传焮和全国政协常委、中国日报社社长兼总编辑周树春就带队多次到蚌埠考察调研,深深被蚌埠悠久的历史、深厚的文化、发达的水系、便利的交通、荟萃的人文所吸引,同时被马国湘历时二十多年,抢救性保护一千多栋古建筑、30多万棵大树,并能集中复建复栽的行为所感动,被古建筑上丰富的传统文化所感染。他们认为,古民居博览园历时七年多的生态建设,承载着许多乡愁记忆,蕴含着大量传统文化技艺,还包容立陶宛、阿塞拜疆等文化旅游展示馆,有利于助推蚌埠的发展。经多次召集国内外贤达人士研究讨论,并在安徽省和蚌埠市的大力支持下,最终决定成立太湖世界文化论坛世界文化技艺(龙子湖)交流中心,并将中心落户在古民居博览园内。

从“码头文化”到“东西融通文化”,这次珠城真是大蚌埠啦!

活动期间,中国日报社、新华社、新华网、人民网、央广网、中新社、工人日报、人民政协报、中国产经新闻等中央媒体,安徽日报、安徽广播电视台、中安在线、蚌埠日报、淮河晨刊、蚌埠发布、蚌埠广播电视台等省市主流媒体,以及网易、新浪、凤凰网等门户网站,以及周边上海、济南的媒体共60余家也陆续赶到活动现场,专程报道了本次活动。

从“码头文化”到“东西融通文化”,这次珠城真是大蚌埠啦!

《中国日报》连续两天以整版图文形式刊登了中心创建及相关活动,还通过它们的网络、自媒体等平台推向海外的上千万读者。《中国艺术报》、《安徽日报》、《蚌埠日报》、《淮河晨刊》等主流媒体在头版显著位置进行了报道,此刻蚌埠被世界聚焦。

实现合作共赢

签订两项跨国合作协议

这是一场取得丰硕成果的盛会。在闭幕式上,意大利手工艺中心、法国时尚与时尚管理培训中心分别在太湖世界文化论坛世界文化技艺(龙子湖)交流中心成立。两大中心同样设置在古民居博览园里,俨然中心与园区同为一体。会议期间,日本手工业协会等团体也表达了与中心进行合作的意向。

从“码头文化”到“东西融通文化”,这次珠城真是大蚌埠啦!
从“码头文化”到“东西融通文化”,这次珠城真是大蚌埠啦!

活动结束后,围绕世界文化技艺(龙子湖)交流中心的功能、运行、发展等内容,各方作出了承诺:严昭柱表示将携手有关领域最具代表性的领军人物,推进世界文化技艺的传承、传播、创新,并为各国文化产业的合作搭建桥梁;蚌埠市委书记汪莹纯指出,蚌埠将按照“传播、传承、教育、文创、文旅”五大功能定位,把文化技艺交流中心建成中华文化活态的博物馆、东西文化融通的桥梁、文明互学互鉴的平台、提升国民素养的基地、展现真实中国的窗口;马国湘表示将不遗余力地把中心建设成世界文化技艺互学互鉴的“百花园”“学习园”“进步园”。

从“码头文化”到“东西融通文化”,这次珠城真是大蚌埠啦!

立足世界文化技艺(龙子湖)交流中心,经过一场中外文化交流高级别会议,我们蚌埠成为了“举世瞩目”的大蚌埠!为蚌埠点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