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聰明的人,都將生活調成了靜音模式


平凡而瑣碎的生活中,我們不知不覺讓自己揹負了太多——

捨不得不看手機,捨不得關掉任何消息提醒,捨不得錯過一部新電影……彷彿只有這樣才是和大家連在一起的,才不會錯過什麼,才能有安全感;

捨不得休假,捨不得錯過聚會,捨不得錯過任何一個看似重要的場合,我們似乎只能用這些來證明自己很重要,不停地趕場子,才有存在感.

真正聰明的人,都將生活調成了靜音模式

出門沒帶手機,簡直坐如針氈;一小會兒不跟外界有關聯,就開始有失落感;睡覺想關機都不能安心,生怕錯過了重要的電話。在人生的要緊處頭腦清醒,明白自己究竟有多輕多重,知道自己到是誰,放下包袱,面對現實,才能激情澎湃。

將生活調成靜音模式的手機,讓我們能不被外界打擾;調成靜音模式的人生,讓我們專注於提升自己。

當我們靜下來,更能發現生活的曼妙多姿。靜音不僅僅表現在為人處世、自己的生活狀態、情緒發洩等不同的領域,你要知道生活是你自己去過的,你過得怎樣你的心情好壞與別人無關。

高調做事,低調做人這是人生的最高境界,當你學會將自己的生活模式調成靜音時,相信你也具備了成功的條件,你是一個優雅端莊的成年人,我們不打擾別人,靜靜的過好自己的生活就是最好的狀態了。

當我們還弱小的時候,要將自己調成“靜音模式”,使得知道我們的人越少越好,暗中積蓄力量,發展壯大自己,這便是《易經》中所說的“潛龍勿用”。

真正聰明的人,都將生活調成了靜音模式

晚清紅頂商人胡雪巖,深諳此理,他在窮苦的時候,只做3件事情:第一個是勤打算盤,不僅是練習那個看得見的算盤,還要練習看不見的算盤——人情世故;第二個是少說話,當一個人沒有權利說話的時候,你就要儘量用耳朵去聽,然後你就得到所有的東西;第三個,他專看歷史小說, 從歷史裡面去學習教訓,不斷地學道理,這樣才能夠應變未來的需要!

所以說,我們也要學習古人的成功之道,人窮時,把自己調成靜音模式,學會當啞巴,默默努力,少招惹是否,最後在“天道酬勤”中去成功,也是早晚的事情!

真正聰明的人,都將生活調成了靜音模式

人生最好的狀態,便是調成“靜音模式”,因為這樣你可以默默努力,不需要兌現自己的諾言,沒有任何壓力,失敗了也可以重來!當然,並不是所有人都能去海邊的小悠。人人都可以,留出一段時間,把生活調成靜音模式——拋開紛雜的生活,還自己一片安寧。

黃磊一家住在京郊的別墅裡,避免一切不必要的社交,不愛外出不愛進城,也許就是在這樣安靜的模式下,才能有一個那麼美好的多多。

北大的教授錢理群老先生,賣掉城裡的房子,跟夫人一起搬到京郊的養老社區,說這樣可以避免不必要的瑣事,專心寫作,靜心度日。

他們嘗試給生活做減法,把生活調成靜音模式,不僅沒有錯過什麼,反而以另外一種姿態刷出了存在感。

真正聰明的人,都將生活調成了靜音模式

再比如說,汪涵的人脈並不是在每天的應酬和趕場子中積累的;他恰恰是一個懂得讓自己的生活靜下來的人,用別人燈紅酒綠的時間在家看書寫字。

趙薇也在一次採訪中說,從晚上六點開始有幾個小時是屬於自己的,看看書想想事情,給自己充電。她很慶幸有這些屬於自己的整段時間。

一個朋友在英國讀博士,每天給自己四個小時的免打擾時間,寫論文或者看書、聽音樂。最近把微信和QQ都卸載了。持續一段時間之後,他說,並沒有因此錯失與外界、與周圍人的聯繫。

這樣的例子還有很多。我們心累,是因為捨不得把自己的生活調成靜音模式,一個小時都捨不得。

真正聰明的人,都將生活調成了靜音模式

餘生,讓我們都把人生調成靜音模式,修一身靜氣。

靜言,沉默是金,寡言有福,君子訥於言而敏於行,所謂金口玉言,就是如此。

靜心,人生最曼妙的風景,是內心的充實與從容。聽到多個朋友說事多、心累、人浮躁,每天惦記著很多事,也被各種事情打擾,根本找不到一絲安寧,於是總想逃離。

適時把自己“歸零”,就會不斷追求卓越。需要一步一個腳印地前行,不斷把每邁出的一步都當作萬里長征的“第一步”,也就是在一個成績“歸零”之後再贏得新的成績。

真正聰明的人,都將生活調成了靜音模式

試著給自己一點安靜的時間,“女巴菲特”趙薇都可以,為什麼我們卻不能?懂得在合適的時候,把生活調成靜音模式,在這段時間裡,耐下心來,安安靜靜地沉澱,提升自己、豐富自己;在這段時間裡,朋友圈裡的是是非非、世界各地的新聞資訊、閒聊吐槽的各類人群、無休無止的工作瑣事……統統對不起,這陣兒在靜音模式。

真正聰明的人,都將生活調成了靜音模式,因為他們勝不驕敗不餒,不卑不亢,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已經練就了“寵辱不驚,去留無意”的境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