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教師待遇“上漲年”,從教齡津貼、班主任津貼、績效工資開啟

《教師法》寫得很明白,教師的平均工資水平應當不低於甚至要高於當地公務員平均工資水平,但在去年年底國家督導檢查組對黑龍江、河北、山西、雲南等省的義務教育均衡發展督導檢查發現一個有意思的事情,那就是多縣並沒有達到。針對這一現象,國務院發佈三個文件,全部都跟教師待遇有關聯,明確落實中小學教師平均工資水平不低於當地公務員平均工資收入水平,對達不到的省份採取問責並公佈等措施!

於是不少網友直接解讀,2020年對於中小學教師必然是“加薪年”,更是大膽猜測,既然教師工資中崗位工資和薪級工資標準是統一的,那麼教齡津貼、班主任津貼以及績效工資成為三大漲薪突破口,跟著筆者來看看這樣的猜測是否有道理。


2020教師待遇“上漲年”,從教齡津貼、班主任津貼、績效工資開啟


第一、教齡津貼。關於這項津貼制度於1985年實行,一個月封頂10元的標準,在現在看來令人啼笑皆非,殊不知在1985年這10元也是筆不小的數目,因此說提高教齡津貼也無可厚非,畢竟實施起來相對簡單,也有利於中小學老師隊伍的穩定性,以河南省為例,在去年實施教齡津貼改革制度,每增加1年,每月工資發放教齡津貼10元,30元的教齡每月津貼300元,也算是率先做出表率,讓其他省份的老師紛紛表示可以效仿。


2020教師待遇“上漲年”,從教齡津貼、班主任津貼、績效工資開啟


第二、班主任津貼。“錢少事多”是大多數對於班主任的印象,從2009年實施績效工資後,很多地方中小學班主任近從績效工資算,那就更少了,於是越來越多的老師排斥當班主任,但也就是河南規定,單列中小學教師班主任津貼,每月不低於400元。因此大膽預測,班主任津貼標準上漲勢在必行。

第三、績效工資。教師績效工資一直以來備受詬病,更有人這樣形容教師績效工資,那就是用老師的錢來獎勵老師,根本起不到激勵作用,讓績效工資不再成為“笑話”有人提議原來的績效工資全部100%打入老師自己賬戶,由國家拿出獎勵性績效工資,對老師們進行考核。


2020教師待遇“上漲年”,從教齡津貼、班主任津貼、績效工資開啟


筆者結語,如果真正願意提高一下教師待遇,就不要拿“不低於公務員工資”這個難以說清楚的標準來做參照,只要在教齡津貼和績效工資上做到有與時俱進的增量,就很不錯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