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其將來在考場上題目都讀不完,不如現在就讓孩子開始讀

在高考改革和中小學語文教材變化的影響下,中小學生新一輪的閱讀趨勢和潮流正在形成。

不過很多家長都有一個問題:給孩子讀書當然好了,可是幾歲讓孩子閱讀書籍更合適呢?

有的家長會讓孩子把這個階段提前,有的家長會經常說我的孩子還小呢,有的則擔心是不是開始的有點晚了?

其實,這倒沒有一個固定的標準,只能借一句大家都熟悉的話說:“種一棵樹最好的時候是10年前,其次就是現在。”

與其將來在考場上題目都讀不完,不如現在就讓孩子開始讀

在孩子低年齡階段,分角色朗讀是一個最實用也最有效的方法。

比如說一年級或之前的小朋友,可以先訓練孩子“聽”,這通過遊戲就可以做到,比如學動物的叫聲,學一隻小貓咪的叫聲給孩子聽,溫柔的貓咪、發怒的貓咪、慵懶的貓咪,讓孩子自己去感受這些聲音的區別。

這一類親子互動相信家長都有做過,孩子會覺得:哇,我的媽媽真的是太神奇了,媽媽的聲音竟然可以發出這麼多種。

與其將來在考場上題目都讀不完,不如現在就讓孩子開始讀

等孩子慢慢長大,可以認識簡單的字了,可以充分利用各種遊戲和輔助的動畫、圖片等。

到孩子上一年級二年級了,就可以讓孩子嘗試角色朗讀了。

比如說我們都知道有一篇語文課文叫《小蝌蚪找媽媽》對不對?分角色朗讀,把課文用更生動的方式呈現出來,並且孩子自己也成了課文的一部分,這種訓練方式的引入,是很大的一個變化,也是一個很好的方式。

家長如果能夠多陪孩子讀,能多帶著孩子一起做一些角色朗讀的“遊戲”,去感受朗讀閱讀的樂趣,效果會更好。

與其將來在考場上題目都讀不完,不如現在就讓孩子開始讀

語文這一門課程並不是簡單的語言文字學,而是一個廣闊的世界。這門課既能夠讓孩子感受到爸爸媽媽的愛,也可以去講性教育,去講這個世界所有的知識和話題。

親子閱讀對孩子來說必要而且重要,等到孩子長大了,比如說到了青春期了,那時候再想引導孩子去好好讀書,或者你推薦他去讀一本書,難。

很多五年級六年級的孩子回到傢什麼樣的?一進門的態度就讓你急,媽媽說一句他頂一句,很多人習慣性的就把問題統統歸結為三個字:“青春期”,或兩個字“叛逆”,在深入想想,是簡簡單單“青春期”的問題嗎?

與其將來在考場上題目都讀不完,不如現在就讓孩子開始讀

在孩子還比較小的時候,親子關係有沒有建立好?有沒有在適當的階段培養起孩子相應的習慣?好的閱讀習慣,對孩子的影響遠遠超出許多人的認識,而且這種影響是全面的,從外到內的潛移默化不但來自父母老師,也來自所接受到的信息。

比如說孩子還沒上一年級,還在幼兒階段,家長完全可以讀給孩子聽對不對?這個時候他們非常享受坐在爸爸媽媽懷裡聽讀書聲的感覺,對一個家庭來說,這就是最美好的親子時光。

與其將來在考場上題目都讀不完,不如現在就讓孩子開始讀

孩子到了一二年級的時候,開始進入識字量積累高峰期,相應的,在指導孩子閱讀時可以加上點讀、指讀,可以引導孩子專心看一幅很美的圖畫,同時孩子也看到那些簡單常見的字,這個時候不必要告訴他們這個字叫什麼或者是什麼,讓他們用自己認識和理解的方式,會比說教的方式更讓他們愉悅。

這似乎很神奇,但只要想想,我們成年人在讀到一篇好文章或看到一部好電影時,大腦思維的調動往往是我們自己意識不到的,而過後卻就在這種無意識中對這本書或這部電影印象十分深刻,理解也非常深刻。

與其將來在考場上題目都讀不完,不如現在就讓孩子開始讀

在孩子慢慢有了讀書的興趣後,會發現有時候還沒開始讀,孩子可能就知道這本書的某個信息,這是在“聽”和“讀”的訓練積累到一定量時孩子初步閱讀能力的表現之一。

對於成年人來說,閱讀是自然而然的事情,因為我們都知道讀書的重要。但是對孩子來說,他們還不會有這個意識,尤其年齡小的孩子。

與其將來在考場上題目都讀不完,不如現在就讓孩子開始讀

不過從另外一個角度說,越是小的孩子越容易培養閱讀的習慣,越早幫助孩子喜歡上書本,就越容易慢慢讓孩子喜歡上閱讀,這是每個家長都要有的意識。

有的家長會說我很忙啊,沒時間陪孩子讀,那麼想想,現在沒時間在家裡在學校閱讀,將來孩子可能就是沒時間在考場上閱讀,語文將來的考試中,將會有相當一部分學生在閱讀上失去優勢。

語文考試的範圍和內容中,超出課內知識的部分怎麼辦?有沒有辦法應付課外的東西?

與其將來在考場上題目都讀不完,不如現在就讓孩子開始讀

如果閱讀量平時沒有足夠積累,也沒有掌握適當的技巧和方法,那的確是沒有辦法,要知道有許許多多孩子的讀書習慣是全靠家長點點滴滴擠出時間來陪著孩子慢慢養成的,在這方面,沒有速成,更沒有天才地才。

就像如何讓孩子愛上運動這樣的問題一樣,希望孩子培養良好的品質,首先我們就要明白哪些對孩子是重要的,明白閱讀對孩子的意義所在,在閱讀習慣的養成上和孩子一起堅持下去,一定會有一個更好的結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