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83分考上中科院碩博連讀—一個二本三流生的逆襲之旅(完結)

2013年正月,我匆匆趕回學校複習備考。因為1月份的考研初試剛好與學校的期末考試衝突,我們十幾個人不得不辦了緩考。見面第一句當然是互問成績,已經知道結果的幾個人考得都不太理想。下午突然從女寢傳來一個重磅消息,一個考大連理工的女孩兒打了388。我嘴裡罵著禽獸,心裡卻更加顫抖。

以後的兩三天裡,大家都陸續知道了成績,最後只剩下北京地區還沒發佈。忐忑到麻木後的一個寧靜的午後,我拿著三哥遞來的蘋果沉浸在窗外的雪景。

“老四,說下你的考號,我再給你查一下。”

我機械式地重複了一邊,內心毫無波瀾。

“出了!數學103,專業131,英語75,政治74,總分383。老四,你可以啊!”我當時一陣靈魂出竅,無數場景順勢翻出浪花。那些屈辱和隱忍,光明與輝煌。往事只能夠被隱藏,又有誰可以真正遺忘。3年半的時間,我終於給了自己一個交代。

1、高考失利

383分考上中科院碩博連讀—一個二本三流生的逆襲之旅(完結)

2009年6月,我躊躇滿志地第二次走進高考考場。頗有談笑風生,指點江山的感覺。臨進場前,班裡同一個考場的同學問我,你想去哪個學校讀大學。我不帶猶豫,脫口而出,哈工大。她信任又羨慕地衝我點點頭,我也微不可查地朝自己點了點頭。

正直麥收季節,天氣並不熱。內心卻難以壓制的躁動,我近乎肉眼已經可以看到前方一片坦途,未來充滿希望。過去的一年並沒有發生太多值得回味的事情,但過去的一年註定要在這一生刻骨銘心。復讀是一段糅雜了太多希望和失望,成功與挫敗,意氣風發與一蹶不振的歲月。成長有很多種方式,千萬不要被主流雞湯灌醉。以為只有苦難磨礪才能茁壯輝煌。相反,一路順風順水更能讓一個人自信,優雅,魅力洋溢。顯然,復讀是一個不得不奮力抗爭的無奈選擇。還好已經走過,還好羽翼漸趨豐滿。至少開始答題前一刻,我覺得幸而沒有辜負時光。

兩天的時間很短,沒有空餘也不給自己空餘去細酌考試的過程和可能的結果。但8號下午走出考場顯然沒有如釋重負的輕爽,大家互道一聲鼓勵就急忙收拾東西準備離校。對於一個農村娃來說當然沒有畢業旅行,也沒有畢業舞會。等成績的兩週間隔裡,也正是家裡最忙的時候。收小麥,種玉米,打理菜地,幾乎不得空閒。大約20號,一個好哥們兒家裡栽蔥缺人手叫我過去幫忙。成績馬上就出來,除了幹活其他一切都心不在焉。第三天中午突然得到消息說成績已經可以查詢。當時手機和網絡還沒現在這麼流行和發達,我們就用座機打熱線查詢。出於客氣和禮貌,先查我的。具體是多少我已經記不得了,或者說我已經選擇永遠遺忘了它。但離一批線差9分,這點卻怎麼也抹不去。說來也是有緣,我那個哥們的成績剛好和我對稱,比一批線高9分。

我曾經想過無數遍二次高考失利後的信念崩潰和人設坍塌,然而我當時就那麼平靜地接受了。除了感覺有點丟人,內心幾無波瀾。但我絕沒有想到的是這種丟人的感覺正是此次高考失敗給我最大的印記。它在我內心停留了快4年的時間,至於對成長的影響,深遠到無法量化。

幹完下午的活兒,我找了個理由辭別,騎車回家。一直騎到四周都剩下田地的時候,我突然感覺有什麼東西在往上翻,整個人開始顫抖。找了一片小樹林。扔下自行車,非常自然地大哭了一場。沒有過多的委屈,我的大腦一邊看著身體失控,一邊快速地反思。逐漸看清一個貌似披星戴月學習卻總是幹著不著邊際事情的少年慢慢落後在了第二道起跑線上。除了在無比痛恨過去中給了自己兩個耳光,我只能哭得更大聲。路上偶爾有人經過,我覺得他們是發現了我的,因為自行車一直躺到天快黑的時候都沒有丟。

晚上回到家裡,我淡淡地告訴父母沒考上一批。父親看了我一眼,說沒考上就沒考上吧,考試這個東西誰也說不準,吃飯吧。母親忙給我拿了一雙筷子,說心裡別不得勁,咱這好歹考上二批了,你看村裡那麼多人連個專科也沒考上。就是什麼也沒考上,咱還可以回來種地。我坐下吃飯,從此家裡再也不提高考。好幾年內,我都不讓自己想起高考的兩年。不再去想起,也不再去反思,我怕懷疑自己,我怕發現自己真的不行。

父母都是地道的農民,親戚裡也鮮有人讀大學。所以沒人干涉我報考學校。哈工大去不成了,卻在我心裡留下一個東北的種子。相信每個男孩成長過程中都有一個汽車夢,不是買一輛汽車也不是造一輛汽車,就是單純地崇拜著這個速度和遠方的化身。於是我選擇了長春,那個造出新中國第一輛汽車的地方。當然,這並不是事實的全部。理性說,讀二批學校,最好的選擇是不出省。還是那種“丟人”的感覺,我接受不了這個結局,也接受不了這樣的自己。只能選擇逃離,至少不會輕易碰到老師和同學。

不過生活有時候就是那麼巧,或者說年輕人的想法很相似。和同桌聯絡後發現他也報的長春的學校,等拿到錄取通知書才知道我倆的學校就隔著一條馬路。同桌的親哥哥在省會,那邊買票容易些,我們就約定從省會坐車去學校。同桌哥哥和他們家親戚都很熱情,我們不停地從一個家到另一個家,吃飯,吃水果,坐公交,走路。終於,第三天上午十點二十四,1524徐徐開動,奔向遠方。

長春,我來了。

2、初遇長春

383分考上中科院碩博連讀—一個二本三流生的逆襲之旅(完結)

行李很少,我和同桌都只背了一個鼓鼓的雙肩包。第一次出遠門,不敢也不知道包可以放在行李架上,就那樣一直抱著。鄉下出來的娃本來就內向,我和同桌又是偏害羞型。18個小時,除了中間吃了一桶泡麵,上了兩次廁所,話都說得很少,因為不好意思用家鄉話交談。早上六點,火車減速駛進長春站,一陣類似燒烤的味道飄進車廂。由於路上吃得東西很少,也沒怎麼睡,我瞬間乾嘔暈車。長春,我夢中的東北大城市,以這樣一種特殊的方式歡迎了我。

新生接站是高校的傳統,走出長春站,一眼就看到了同桌報考學校的班車。懶得分開走,反正都挨著,就一起上去。作為老東北工業基地中心城市之一的長春並沒有想象中那麼繁華,反而不時透露出一種輝煌過後,暫時跌入低谷,只得伺機再次沖天的無奈與掙扎。雖然在來長春之前,我唯一去過的大城市就是我們省會,但長春顯然沒有給我找個土鱉太多驚豔。絕沒有絲毫失望和鄙夷,相反長春讓我感覺很親切。它很像我們縣城,也很像我。低矮的小房,頹廢的門店,就像走進我們縣城。我是一個狼狽逃離的人,長春的狀態和韻味正適合,如果真到了一個處處繁華,夜夜笙歌的地方,那得感覺多麼孤單和被排斥。所以我和長春沒有適應的過渡期,一見如故,惺惺相惜。

當時並想不到這一切背後的深刻緣由,就是感覺很舒服,來到一個距離家鄉3000裡的城市,竟然沒有太多的不適和躁動。就好像它就是在等我,我生命裡非常重要的4年註定屬於這個城市。離家之前的暑假,一個學長得知我二次失利後安慰,沒有爛大學只有爛大學生。這句後來我才知道可能已經被無數人用到再不新鮮的話,也許當時就是一句單純的撫慰,我的潛意識卻選擇牢牢記住了它。我不是來上大學的,更不是來生活的,而是來學習的。

大約40分鐘後,班車停在了校園。由於是早上第一趟車,所以此時校園內報到的新生並不多。除了三兩個人在操場打球,校園一片寧謐,也算符合我們對書上描述的大學校園的期待。同桌安頓好,我便向馬路對面走去。臨街的圍牆上有一個小門,我推門而進,正式開始了大學生涯。

不遠處,路兩邊的草地上,一個老師模樣的人帶著一群學生在清理雜草。我鼓起極大的勇氣問了一句報到的地方怎麼走,正拔草的大爺直起腰投來一個慈善溫和的微笑給我指了路。那一刻的溫暖,讓我備受關懷和鼓舞,也更堅定了要留下來讀書的信心和決心。後來我也學會了以和善對人,一個禮貌性的微笑可以帶給陌生人莫大的勇氣和力量。讓他們的初來乍到變得受歡迎,讓他們的不安消散於無形。

八人寢,上下鋪。兩個東北的,剩下的天南地北。大家都好奇一個雲南的室友,是因著怎樣的情懷橫跨八千里從西南趕到東北來讀這個名字裡連“大學”都沒出現的大學。他淡然告訴我們,當初選學校看到長春,以為是跟青島一樣的臨海城市。長春這個標題黨,害了多少衝著“春”去的好孩子。

下午同桌來找,遞了煙,和寢室人寒暄過後,突然跟我說想回去再次復讀,長春這個地方和對面的學校都讓他沒有歸屬感。他說一起回吧,有那麼一刻我真的動心了,心裡驟然又升起一種浴血拼殺再回巔峰的衝動。但內心的波濤洶湧很快平息了,不是心疼歲月,也不是怕三次失敗。只是覺得我屬於這個地方,是時候在一個新的起點重新開始。下午送走同桌回到宿舍,大家都在等著我吃宿舍第一團圓頓飯。一陣輕鬆,我們高高興興出了門。

09年在很多人記憶裡已經開始模糊,但H1N1卻是當年的熱搜詞。新生軍訓也因此一波三折,部隊下來的教官被緊急召回,學校又不甘心軍訓半途而廢,二年級的國防生臨時頂上。軍訓每隔一小時暫停一次,倒不是為了休息,而是專門留時間給大家測體溫。體溫偏高的被臨時踢出隊伍,過會兒複測如果還降不下來,就會被送到學校的門診隔離。幸而沒人感染,所以測體溫僅成了大家新生活的一種消遣。

“流感橫行”下生活從沒有暫停,報到時間截止後,學校委託學生會例行檢查大家的證件和身份。我因為一個邊緣證明沒帶被隨口質問是否是“誰誰誰”,內心深藏的不服權威的意識猛然被刺醒,怒而回懟“我有必要冒充嗎!”。引得班內紛紛回頭,後來才知道很長一段時間內大家都以為我是個刺頭。軍訓第一天教官問誰帶過方隊。我喜歡在事情開頭露臉的本性馬上暴露,舉手,大聲示意。於是,在換教官之前,我一直走在班裡方陣的外側帶隊,自我感覺神氣洋洋。

斷斷續續,軍訓結束已經到了十一放假。放假前,班裡進行幹部選舉,一個通化的哥們兒私下問我是否要競選班長(因為軍訓帶隊,曝光率較高,我若競選勝出的概率很大),搖頭否認。理智告訴我,出個彩就行了,還真要走老路不成。後來,他順利當選班長,對我照顧也頗多,關係一直好到今天。

十一回來,我便正式開始了大學學習生涯。

3、小露頭角

383分考上中科院碩博連讀—一個二本三流生的逆襲之旅(完結)

家裡窮,從小上學就揹著母親縫的書包。孩子的心,眼裡只有虛榮,根本看不到真情,也分不出價值。當時最羨慕別人揹著買的書包,但直到上大學離家前才買了人生的第一個雙肩包。心愛之物,自然珍惜有加。平時上課就隨意提著購物袋裝幾本書,雖然簡陋,但從沒出現赤手拿著書,兜裡裝著筆的場景。總覺得這樣有點過於寫意,不夠嚴肅。書只有裝在某個容器裡帶到教室,心裡才踏實。這或許就是現在有些人會提到的儀式感。

印象比較深的是第一次去主教學樓上課,被一樓迷宮式設計的門困住了,一直等到有高年級學生經過才跟著走出去。不想一開始就被大家以“學霸”之名揶揄,所以剛開始就假借視力下降為由坐在前排。時間久了,大家有了自己約定俗成的慣性位置。誰沒來上課,周圍人最清楚。

我喜歡標榜自己可以接受大部分先進的理念和存在,但骨子裡卻是一個不折不扣的保守主義者。保守的人大都小心,小心的人大都喜歡做計劃,做計劃的人大都習慣留出餘量。非客觀因素,一定提前20分鐘到達教室。這個小規矩,一直堅持到開始準備考研前。那時候教室都不怎麼去了,鬥爭已經轉移到我和圖書館之間。

上午大多時候都是兩節課,最怕12點打鈴老師還意猶未盡,等跑向食堂擠到飯已經過12點半。經常是殘羹冷炙,偶爾有一次提前下課,吃到熱乎乎的饅頭,常會身心幸福滿滿。年輕的小夥子們當然不會一心介意剩飯剩菜,但一點半開始的下午課程畢竟留給我們的午休時間不多。

作為東北菜的知名代表,酸菜醃製之簡潔也是極盡了這塊黑土地的豪爽。沒有多餘配料,也沒有多餘味道,就是一棵棵變了質的大白菜。炒著,燉著,嘴上雖然嫌棄,餐盤裡卻為它保留了一個學期的首發位置。食堂有時候也會有一些創新,比如酸菜醃得有點過,透出臭味。多年吃食堂,大家都練出了一身忍者(著)的本領,不過是又增添了一些談資而已。從來既不浪費,也不大驚小怪。

承接英語課程的是一個50出頭的老師,年輕時當過兵,下過鄉,喜歡炫耀自己以全省第三考上清華的兒子。他是一個負責的老師,但說話疏於圓潤或者懶得遣詞排句,並不受所有學生喜歡。有時候我也不太適應他老人家的風格,不過是因為別的緣由。英語老師喜歡一心撲在學習上的孩子,顯然在這個學校讓他滿意的不多。於是他對得意門生的偏愛更加反彈,溢美之詞飄飛課堂,讓受表揚者無地自容,我也有幸因為還算堅實的單詞和語法基本功成為其中一員。六級出成績,和四級差一百多分,英語老師問難度真的就差這麼多嗎。我隨口回答,是準備得不充分。沒想到他轉過來開始大撒雞湯,“你們都聽聽,這才是一個讀書人該說的話,多從自身找原因。”從此,“讀書人”這個外號一直伴隨我到畢業。實在是怕站到大家的對立面,所以從被“挖掘”出來以後,我多數默默地低頭看書,不敢直視他鼓勵和期待的目光。也許很多材料上的敢於成功,敢於勝利並不是無稽之談,成為贏家也需要勇氣和擔當。當然,認識幾個單詞肯定不是什麼人生贏家,有幸借之提前一窺大道罷了。

師者,傳道解惑。收穫絕不流於專業本身,英語老師以他豐富經歷積澱的睿智和通達向我們傳授了無數寶貴的經驗和思考。我對其中一點,深有感觸後思考頗多。那就是“關注自身成長”,話的精髓剛好與我學期初做的一件事不謀而合。文藝小青年都有多愁善感的特質,為賦新詞強說愁,稍有過頭很容易演變成了傷春式的悲觀。進入一個全新的陌生環境,總是我們“重新做人”的大好機會。到了長春以後,決定再給自己畫一身新皮。我把自己定義成一個積極向上的樂觀青年,具體的操作是先假裝自己是一個積極向上的樂觀青年,後來才知道這個方法叫心理暗示。所以當我第一次聽到關注自身成長的時候,內心一陣共鳴。

年輕無極限,時光無盡頭的成長階段已然走過。向歲月低頭不是認慫,而是對生命負責。我們都承認生命有盡頭,那人生體驗就變得重要起來。完美的人生體驗就是在該做和想做之間找到一個平衡點。可以遊戲人生,但也必須認真負責。關注成長不是讓每個人都長成“別人家的孩子”,更多是親歷者要學著反思。我在哪兒,我要去哪兒,就這麼簡單。

十一後開始上課,元旦前期末考試。三個月的時間,生活毫無波瀾,學習始終是主線。安安靜靜地守著學生的本分,勤勤懇懇地填著自己挖的坑。除了個子高一點,其他儘量不顯眼。回到家才農曆十一月中旬,過了一個月大家才陸續放假。除了幾個必須要見的哥們兒,推掉了全部的同學聚會。我接受了結局,但接受不了這樣的自己。高考的結果也許愈發不重要,然而內心的巨大落差一天不能填平,我寧願永遠夾著尾巴繞道走。“你沒紅過,你不懂”,大概就是這個意思吧。

年後回長春的票不好買,就託同學幫忙從北京轉站。大北京給我印象很深,難以置信踏足這片土地。西站好大,樓好高,我好渺小,於是急忙動身離開了它。

回到學校,短暫的生疏過後,一切又恢復正常。不久,一則重磅消息在班裡炸鍋,上學期的成績發佈了。畢竟這是高考後的第一次考試,大家重視成績的慣性還在。於是,剛開學時的刺頭小青年在沉寂了一個學期後再次走紅,專業第一,遙遙領先。成績風波很快平息,逐漸適應大學生活的同儕們開始積極探索更多除了學習以外的樂趣。

我偷偷高興了幾天,日子也回到正軌。大學生活開了個好頭,路還是要好好走。

4、結緣中科

383分考上中科院碩博連讀—一個二本三流生的逆襲之旅(完結)

來到長春後,日子調成極簡模式,人也掛到了踏實擋。大學的前兩年,我的標籤只有“學習”。我可以把自習室後排的小情侶和平趕走,也可以和圖書館的大爺一直熬到關門。狀態平穩不代表內心毫無波瀾,逃避是因為沒有勇氣,但也可以解釋成羞恥後的不甘心。

我無時不在想著找回場子,扳回一城,畢竟一飛沖天才是蟄伏的終極目的。如果最終沒飛起來,我也認了一蹶不振這個結局。但如果認慫了,舒舒服服在省內待著就好,大老遠跑來長春,真是來看雪的就太遊戲人生了。就好像一個比武落敗的俠客,遠走江湖,升級打怪,為的就是有一天可以在另一個舞臺上證明自己。也許這個俠客當年的成敗榮辱大家早已忘記,但他必須給自己一個交代,必須在自己的心裡重新站起來。他起初並不清楚這個機會在哪兒,但讓自己變得更強肯定是唯一選擇。

目標雖然模糊,但神聖的方向帶來一種使命感。在這種使命感的光輝照耀之下,惰性和鬆懈遁於無形。它似乎在大腦上了一根弦,時刻繃緊。從此意識開始偏執,唯有勤奮和上進才被定義成有意義,休息和歡笑都只是批了絢麗外衣的荒廢時光。去淨月潭,逛南湖,每次放鬆一下都心生愧疚,感覺在對不起誰。

英語只有兩年的課,最後一個學期,英語老師開始給大家灌輸“深造”的理念,也就是考研。他毫不掩飾地看不上這所學校,鼓勵大家再上一個臺階。他時常說起以往的得意門生們就讀的國內知名高校,明示有一些關係網可以隨時為大家調用去奔走聯絡。也就是在這個時候,我未死的哈工大夢復燃了。我私底下找到英語老師透露出這個想法,他十分欣慰,一口答應幫忙。生活可能總是這樣,畏縮不前,可預見的四周到處是絕境。但當你鼓足勇氣決定邁開第一步的時候又發現路並不只一條。

10年4月,一個在重慶讀書的兄弟打電話說他姐(笑笑)要來長春一箇中科院的研究所考研複試,讓我做好接待。自無不允,首次見面又是來辦要事,為周全考慮,我週末探索了一下路線。那時候生活拮据也從不慣著自己,出門沒有打車的概念,坐著公交問著路算是找到了地方。在跟門衛大爺確認明天會有考研複試後,我拍了一張帶有單位名字的大門照片給笑笑發了過去。中科院哪,好厲害。

複試過程很曲折,包括早上體檢遲到,下午面試和老師爭吵式據理力爭,但結果很完美。火車開前一小時,我送她到車站。剛取完票就接到那邊的電話,通知被錄取了。與有榮焉,暗暗期待自己也能有這一刻。

中科院的培養模式很特殊,先在北京校區上一年基礎課,然後分配到各自報考的研究所。再次相見,我的大學第三年已經啟程。身在異鄉,有了前面的關係和經歷鋪墊,關係自然很快熟絡起來。我經常被叫去跟著一幫小姐姐改善伙食,後來才知道她們每個月有1500的生活補助,而且學費和住宿全是研究所承擔。我有時候會想,要是也能去這兒讀書,就不用給家裡添負擔了。

有一次過去幫忙做實驗,笑笑中途被導師叫去辦公室,她不好意思扔下我一個人,就找了一個同學陪我待著。這個學長的容貌已經被時間沖刷模糊,但他說話的神態和語氣如在昨日,讓人記憶猶新。對於當時的我,那是一種自信到不需張揚,唯有已經清楚自己掌握了智慧後的內斂。從容穩健,溫文爾雅。第一次,全身心折服於一個僅比自己大兩三歲的少年。內心毫無反權威的衝動,潛意識裡逐漸明晰,我也要成為像他一樣的人。

在那個陽光明媚的下午,我們的對話甚至都不超過一個小時,但這已經足夠。新世界的天窗一旦開啟,塵封的目標和夢想也會跟著一起昇華。當天我告訴笑笑我也想考中科院,讓她打聽一下哪個研究所有適合的專業。她很快給了回覆,然後這件事就這麼定了下來。沒來得及考慮複試的時候出身會不會被歧視,沒來得及考慮要不要提前聯繫導師,也就更顧不上北京地區判卷英語分卡得嚴,中科院的專業課可能會難。除了知道要考這個學校,其他一概不知。別人問起,我也是這麼回答,大家都很感嘆我的敢想敢做。其實只有自己知道,目標定的太高,看得清了,哪兒還有勇氣去攀登。路模糊些,走得堅實些,一步一個腳印也是登頂的選擇。少了畏懼和不安,留下耐心和堅定。

第三個寒假如約而至,我跟父母溝通了一下考研的想法。母親說北京好離家近,這個忽略路途艱辛的純地理視角也是讓我備受鼓舞。

距離出發只剩下一個寒假的長度。

5、結識大哥

383分考上中科院碩博連讀—一個二本三流生的逆襲之旅(完結)

早上6點,我坐著262從車站返回學校。閒來無聊隨手翻起一本落在車上的雜誌。我平時並不迷信,雖然過年時偶爾會幫著母親一起燒香,也是因為想減少母親的工作量好能早點開飯。我有一套固定說辭並逐漸強化嵌入進世界觀,自己可以努力做到的事不必求神,自己努力也做不到的事求誰也沒用,且行好事,莫問前程就行。但今時不同往日,這次是衝著中科院去的。自古成就大事者,需大氣運加身。所以看到一篇關於“星座運勢”的文章時就不由自主停了下來,迅速找到天秤座,發現預言是“今年有貴人相助”。前途未知,正是需要貴人的時候,我心裡一暖,合上雜誌,下車,大踏步奔向宿舍。


我在大學加入過一個社團—記者團,由於積極的表現和謙卑的態度,和團長私交不錯。人有七情六慾,團長喜歡的人當然不止我一個,比如還有我們的系花,小白。團長也曾經是考研軍團的一員,奈何天不遂人願,沒能最終擠過這根獨木橋。團長文筆如何不得而知,但平時說話是有一些小害羞的。所以縱然考研的新鮮經驗和教訓猶在,但能倒出十之五六已是不易。再加上他經常被迫忙於團內事務,考研準備相對流於表面,視野並不寬闊。因此每每對於這些團內下一屆考研黨熱切求知的目光深表無能為力後的歉意。

當然,關係有親疏遠近,資源的開放程度對每個人都不對等。相信每個學校都有類似不成文的規矩,比如我們的圖書館頂層從來都是考研族專區專用。正式開學不久後的一天下午,團長打電話叫我下去三樓,說介紹一個大哥認識。

橋是一個無私而又神奇的存在,橋能渡人,有心或者無意。橋本身的磅礴與簡陋也許很快就消散在旅人的記憶裡,但它對兩片彼此陌生土地的溝通反而植柳成蔭,影響深遠。接下來發生的場景就是對橋完美詮釋的開端。

我下到三樓,團長正在和一個小夥談笑,一米八幾的樣子,帥氣自信,一身東北人的講究和豪爽。簡單介紹之後,團長沒有繼續夾在兩個大個兒中間,借有事離開了。初次見面,彼此問了一下想要報考的學校。在聽到中科院的時候,他略帶詫異看了我一眼,重複了兩聲這個名字。互留號碼,我回到7樓繼續背單詞。

不一會兒團長找到我,揭秘了介紹大家認識的目的。原來,這位他嘴中尊以大哥的人是比他高一個年級的學長,已經有了兩次考研失敗經歷,今年打算三戰。由於進出圖書館需要刷卡,他需要一些現役學生的幫忙。反過來,大哥經驗豐富,我們也可以隨時取經進步。只是當時我並不知道,同樣的故事也發生在我們的系花小白身上。我不清楚團長是不好意思單介紹一個女孩兒給他認識,拉我來做個掩護,還是特地為我結個善緣。不過這些背後的考量已然不再重要,橋一旦搭起,故事的發展就取決於兩塊土地的共鳴。

兩個考研同路人,一個不懼挫折,愈戰愈勇,一個口出狂言,張嘴要上中科院。團長這層關係反倒成了最薄弱的聯繫,我們對彼此的疑問和興趣急需深度挖掘。於是約定當晚圖書館閉館後再次見面,此時長春的溫度已經有所回升,但路邊的積雪仍然沒有完全消融。兩個內心都十分驕傲的人沒有同性相斥,卻因為各種巧合和共同的追求惺惺相惜,一見如故。比如,他和我姐一天生日,他的前女友和我的現女友一天生日。兩人毫不設防,對往事對未來,侃侃而談,滔滔不絕。感覺已經認識了多年,兩個人都在賣力地把這段時光用各自經歷豐富填滿。11點,宿舍鎖門,我們的談話被迫中斷。睡前我給他發短信,大哥,今日聽君一席話,收穫頗多,希望再有機會長談。他回,來日方長。從這兒開始,我稱呼他大哥,當面從沒喊過全名,一直到今天。

勝利可以鼓動人不斷前行,失敗同樣可以刺激人不斷嘗試。相比於我這個從農村出來的娃,大哥家境還算優越。當初選擇考研,是因為不想接受家裡給安排的工作,是固執地想要告訴那個龐大的家族,沒有你們我照樣可以闖出一條路。天意弄人,英語差一分過線。還好什麼都沒耽擱,家裡順勢重提舊事,沒想到他再次斷然拒絕,畢業後直接又留在了學校複習備考。家裡曾經威脅斷糧,斷絕關係,但終究沒能制止他這顆看起來已經瘋狂的心。

大哥說最難熬的還不是家裡的壓力,而是孤單。他在學校附近租了一個不到10平的小隔間,陰冷潮溼。那段時間他和家裡“斷聯”,認識的人也都畢業離開了學校,除了每天和飯館老闆的必需對白,一天天找不到人說話。半與世隔絕兩三個月後都有點不知道怎麼和人正常開口交流。

也有人皺眉疑惑,這樣做值嗎?選擇考研一定就會更好嗎?看個人選擇!在通往成長或者成才的路上,當局者不可能知道哪一段歷練才是關鍵的臨門一腳。人生經歷很重要,但重要的可能不是經歷本身,而是踐行者在這段經歷中的收穫和受到的磨練。回頭再看這種偏執式的堅持,能把事情做到極致的人,運氣肯定不會比泯泯眾人差。

於是在大哥傾囊相授的指導下,我的考研之路正式開啟。

6、平淡備考

383分考上中科院碩博連讀—一個二本三流生的逆襲之旅(完結)

大哥的指導高屋建瓴,絕對是導師級。執著於某個具體題目的詳細操作是中學階段同桌間互相幫扶才應該出現的現象。面對考研這場備考量可以大到無窮的攻堅戰,每個人大方向趨同,小方向分異;知識體系表面相似,具體內容卻相差甚遠。誰能幫誰解決一道題的作用,顯然杯水車薪。於是從一開始,我們的談話內容就飛出了考題的侷限,基調定在制定複習計劃、時間安排、複習用書、報考事宜以及心態調整上。很多時候我們迷茫是因為對全局沒有直觀的把握,所以不知道方向在哪兒,走起來缺乏底氣和自信。當然,憑著自己不斷探索和總結,一切也會明晰,代價是開始階段的低效率和時間消耗。在大哥的帶領之下,直接跳過了備考起初的迷茫和浮躁,直奔主題,開始有序複習。


再次站在一個至少可以左右未來3到5年走向的抉擇點上,為了防止悲劇重演,不得不逼著自己撕開連續兩年高考失利的傷疤,去深度反思背後的緣由。不踏實,沒有平常心,是我最後得出的結論。喜歡不走尋常路,喜歡置身於各種無厘頭的瑣事當中。每天貌似很忙,時間都花費在了當時風光卻於正道無補的繁雜。但怎麼樣算是踏實,如何保有一顆平常心,我當時並沒有想好。但箭已上弓,思想層面的問題佔著寶貴的物理時間也不合算。就給自己定下一個規矩,大家怎麼做就跟著怎麼做,其他的一律么蛾子不要出。然後早上七點等著圖書館開門,晚上九點半被趕出來,生活軌跡固定在三點一線。在心無旁騖這件事情上,我幾乎把無念演繹成了無情。和女朋友鬧矛盾,打電話吵架,掛完電話,我繼續看書學習。大哥問,兄弟你沒事吧。我回答,我從不會讓它影響我超過半個小時。日子就這樣一天天過去,除了和收走我佔座書的保安大哥大吵過一架之外,生活平淡到我們會冬天買果凍放在圖書館窗外等著吃凍果凍找樂趣。

考研大軍浩浩蕩蕩,隨著大家日夜相處,除了在圖書館位置相對固定的周圍鄰居,總有一些有特色的同伴讓你印象尤深。有一對電氣院考研的情侶逐漸抓住我的視線,倒也不是因為郎才女貌,卻是他們矯健的步伐和飛速的生活節奏。我們甚至不是點頭之交,但從他倆身上總能感覺到一股力量和朝氣。只有感情會顯得頹廢,只有夢想會顯得冰冷。只有充分調和了感情和夢想的前行才會如此和諧,充滿生機。戀愛無罪,一心也可多用。誰說風花雪月裡容不下奮鬥,誰說戀愛只會浪費時間。生活多元化是必然存在的現象,並行計算是成長對每個孩子走向成熟的要求。只不過每個階段都有其鮮明的主題,心無雜念,一心向前也好;追求更豐富的體驗也好,都別虧待了時光的主線。作為普通人的我們,只有埋下足夠多的汗水和奮鬥,才能把此刻腳下的土地變成下一步的墊腳石。

暑假圖書館閉館一個月,只有第三教學樓為考研學生開放。放假前兩天通風老師給介紹了個小活兒,我在外面通宵幫一家小公司畫了一夜的鍋爐房設備佈置圖,最後掙了600。女朋友剛巧來長春看我,於是當晚就喊上笑笑三個人去一個燒烤攤狠狠搓了一頓,花了500多。結賬的時候她倆滿臉意外,非要拿著賬單自己再核對一遍,結果算出來一模一樣,好不尷尬。

耽誤了兩天,3教的好座位全被佔滿了,我只得選了一個靠窗的位置。早上還好,涼風陣陣,下午大太陽直曬。窗簾拉了幾次有點罷工的跡象,嚇得我忙把它固定在一個姿勢不敢再動。於是我每天看著逃過窗簾封鎖的一束光,在窄小的桌面上由亮變黃,暗淡消失。

小女友在長春待了一個暑假,正當我們焦頭爛額來回找兼職時,東師的一個小姐姐給介紹了一份家教的工作,後來又陸續安排了幾個學生,於是她的生活也充實起來。通常晚上她從東師回來,我們一起吃個晚飯,然後在教室一起學習會兒。我做高數,她備課。九點關門,我送她上有軌電車去笑笑那兒住。回到宿舍,時間還早,我有時候會打開三哥留給我的筆記本看會《新三國演義》,有時候就蜷縮在床上看班長傳給我的電子書《草樣年華》。手機不能上網的歲月,日子過得散漫又從容。

寢室還有倆哥們兒暑假也沒回家,被長春騙來的雲南小哥找了個修理草坪的勤工儉學,另一個就純粹因為坐車遠,整天窩在床上看小說。每天中午我定時收到他們的“訂飯”短信,就一起打包帶回去。趁著共進午餐的間歇,扯淡吹牛,日子過得也不緊繃。

長春的夏天相對比較舒適,只要不是軍訓式地在太陽下暴曬,找個樹蔭便可以享受夏日的慵懶和漫長。加之這塊寶地的風調雨順,酷暑也經常清爽得很。開學前一週送小女友回去,站臺惜別,剛一鬆手,她就眼淚汪汪。火車開走後,我返回教室繼續當天的任務。隨後的幾天,大家陸續返校,校園很快又恢復到應有的喧鬧。

重新搬回圖書館的老位置,心裡感覺非常踏實。幸而有“和大家在一起學習”的策略約束,沒有暑假出去租房,也沒有制定在宿舍複習的戰略,而是乖乖坐在自習室和大家一起度過了一個波瀾不驚的假期。成為大多數的一分子,踏踏實實做事就能獲得一顆平常心;比大多數里的大多數更加默默用功,就能獲得機遇的青睞。

下半年與上半年基本無異,唯一不同的是考研軍團徹底罷課。無論《施工組織》老師如何咆哮和威脅,應到80人,實到20人的凋零課堂就是毫無起色。10月,長春下第一場雪,大學生涯迎來最後一個冬天。但窗外的嚴寒絲毫沒有影響七層大家複習的熱情。有一些人逐漸脫離了隊伍,也有一些人中途加入到這個集體。

時間真的已經不多。

7、慌亂考場

383分考上中科院碩博連讀—一個二本三流生的逆襲之旅(完結)

從10月份網上報名開始,煩躁不安的情緒就開始在七層蔓延。說內心毫無波動絕對是騙人,看著一千多頁的政治複習材料,不淡定才是正常反應。面對這真正考驗心理素質的時刻,計無可用,我順勢不斷複製昨天的自己,吃飯,睡覺,學習,不談考試,裝出一副泰然自若的樣子。然後在上廁所和睡覺前,放縱自己胡思亂想。


捱到現場確認的日子,本來打算最後一天再過去。大哥來找,說太熟悉那個地方,一起去吧,自無不允。第二天一早吃過早飯,打個車我們就奔向大哥口中每年都會拜訪一次的地方。下車後,繞過幾個小衚衕,一路也沒有碰到熙攘的人群,安靜得讓人意外。直到大門外牆上一個鮮明的“拆”,我們才反應過來,換地兒了!寒風中拼命百度,再次靠近目的地的時候,街上已經可以考到斷續的人流和指示標誌。

起了個大早,趕了個晚集。不過好在現場確認一切順利,倒也沒耽誤什麼。走完流程,我,大哥還有小白各持確認單拍照留念。第二次高考已經過去三年,再一次站在人生軌跡的轉折點,還是一樣的意氣風發,心裡卻比當時多了一層敬畏,對世事無常,因緣際會的敬畏。

整個下半年時間都非常緊張,身體逐漸顯露疲態。輪到處理紛繁複雜的政治題時,我不得不自己誘惑自己,每隔半小時看10分鐘雜誌。拼命地往腦回路里刻劃這些絕不生僻但異常難記的條套框框,只為可以偷腥10分鐘。當然,生活並不只有圖書館裡的沉重和疲倦,也有詩和遠方。

入秋的時候,我們三個人去了一趟淨月潭公園。全程步行,20公里,走到最後小白居然比我和大哥還要從容。笑笑讀的研究所中途搬了一個新址,可謂荒涼至極。偶爾還是會喊我過去幫忙,說是要搭試驗檯,其實就是各種蹭飯。但所有這些點綴都被更多加班加點找補回來,且無動搖初心。奮鬥與歡笑當然可以共存,奮鬥只與偏航相悖。

時間進入考前最後一個月,我越來越體會到第一次見面大哥說的“時間一定要往前排,越到後面事越多,效率越低”。七樓一天天熱鬧起來,大家你來我往,似乎格外珍惜這段還能平靜的時光。由於考研時間與學校考試安排衝突,我們集體遞交了緩考申請。

不久後的一天晚上,突然一個爆炸性的消息在圖書館傳開:考場安排已經公佈。二樓機房瞬間人滿為患,電梯、樓梯間一片車水馬龍,七樓就更加沸騰了。我跟著最後一波也查到了考場考號,回到樓上大哥已經在座位上等我。我們的緣分繼續書寫,大哥的座位在小白前面,而我是同一個考場的最後一個號,另外還有一個同班女孩兒跟我們一個考場。

考點大部分在一些距離學校較遠的中小學,每天往返實在不便,所以每年這個時候考點附近的住宿都會非常緊張,當晚就有人結隊去踩點預定賓館。時間已經是晚上九點,事情雖然緊急,但天黑路遠,時間又晚,我們索性就再輸給僥倖一次,一行人約定明早七點準時去搶佔殘餘的近水樓臺。

地處東北的長春天亮得早,溫度也低得很。我們的搜索範圍繞著考點逐步擴大,收穫卻十分有限。抱團住宿的想法是不現實了,於是就地採取見縫插針。人稱四哥的我當然得大度,一行人到最後只剩下我和班裡同一個考場那個女孩兒的男朋友。又走進一家旅館,有一間可以現在訂,有一間現在的房客說是要明天晚上退房,可以先約定,到時候看情況。讓給他那間現房,給老闆留了個我的電話,返回圖書館已經快到吃午飯的時候了。回來後住宿沒最終落實,心裡並不踏實。有市場的地方就有人頭攢動,考場安排剛出來,就有人在七樓高聲叫賣酒店約定。想著如果實在不行就通過托兒找一個地兒,多少就貴個兩三百。

也是上蒼眷顧,第二天晚上旅店老闆打電話說之前的房客沒有退房,我心裡咯噔一下,然後他接著說,不過也不能因為這個耽誤你們考試,我把自己住的房間給你騰出來了,地兒挺大,價格不變,你明天隨時過來就行。我連勝感謝,一陣激動,好兆頭!

匆匆進行完最後一個上午的學習,吃過午飯後便收拾東西趕往考場踩點。長春五中是一個有名的地方小學,位列知名校友排行榜第一的是“和珅”。王剛的故事在長春是一段佳話,毛主席可不是誰的信都回。回到旅館,發現有一個邊緣證明沒帶,以防萬一就打電話讓同桌給送。房間很大,一個大床一個小床,時間有點晚,同桌就沒走,陪我住了一晚。決戰前夜,房間裡睡著個男人,倒也輕鬆踏實。復仇之戰終於要開始了。

第一場,政治。貼條形碼,先發了一個橢圓形的,老師就說貼吧。然後我看到一個貼條形碼的地方就高高興興貼了上去,然後老師又發了一個長方形的,還是說貼吧。我突然就不淡定了,因為我驚奇地發現後面這個貼條形碼的區域是橢圓形的。於是政治開考的前20分鐘,我就在萬分小心翼翼地把橢圓形的條形碼從長方形的區域揭下來,這一過程的成敗直接決定了我是否還有必要接著考試。最終條形碼粘著一塊答題紙的皮被揭了下來,所以考完的很長一段時間內我都在擔心考官會不會判定我故意在考卷上留記號。政治時間本來就緊張,受條形碼風波的影響,導致整張卷子被迫一氣呵成,根本無暇二次檢查。

第二場,英語。上午的事也算是有驚無險,下午英語是咱的主場,怎麼也得順利些。事實證明,沒有那麼輕易就能到達的西天。寫小作文,我連續寫錯了三個單詞,勾了一長串,異常影響卷面美觀,一下子又心裡波動很大。還好大作文跟之前背的一個押題28篇上的範例類似,否則第一天陣地就全崩塌了。幾家歡樂幾家愁,同班的女孩兒似乎英語考得不理想,晚上約著一起吃飯聊到英語就開始掉眼淚,哭得我們幾個不得不放下自己的心事和筷子,先安慰她。

第三場,數學。從準備複習以來,自我感覺在數學上的投入還算豐厚,即使打不出驚豔的成績,應該也不會太丟人。然而事與願違,大題我完整做了三四道以後就再也攻不動了,而且單選和填空還有幾道不確定的。理智告訴我,這次出題較難,至少對於我來說是這樣,正確的做法是果斷放棄毫無思路的,認真檢查一下會做的。但理智歸理智我還是在那幾道做不出來的大題中間糾結到了交卷時間。既沒做出來,也沒返回去檢查。走出考場那一刻,感覺數學這次是折了,打高分不可能,能過線都得是現象級的奇蹟。中午和大哥小白一塊吃的李先生,我第一次吃十幾塊一碗的拉麵,味同嚼蠟,毫無感覺。

第四場,專業課。這是表現得最正常的一科,也不枉當初上窮碧洛下黃泉式的把圖書館可以找到的相關複習資料全做了,幾乎所有考這個專業課的學校的真題都見過。只是考場從開考後一個半小時就陸續有人交卷,讓人偶爾有點小心慌。

從旅館拿完自己東西天已經基本黑了,大哥和小白要去附近的重慶路轉轉,我們就此作別。我在很遠的一條街上找到了可以返回學校的81路,人超多,我被擠在前門的臺階上一動不動,倒也方便了我直接思考人生。萬萬沒想到,萬萬沒想到,這次砸在了數學上。不行的話,就寒假期間拜託老師給介紹個工作吧,我無奈地跟自己說。

整個寒假都在忐忑不安中度過,不敢想成績如何,不知道前程如何。

8、意外中的意外

383分考上中科院碩博連讀—一個二本三流生的逆襲之旅(完結)

2013年正月,我匆匆趕回學校複習備考。因為1月份的考研初試剛好與學校的期末考試衝突,我們十幾個人不得不辦了緩考。見面第一句當然是互問成績,已經知道結果的幾個人考得都不太理想。下午突然從女寢傳來一個重磅消息,一個考大連理工的女孩兒打了388。我嘴裡罵著禽獸,心裡卻更加顫抖。


以後的兩三天裡,大家都陸續知道了成績,最後只剩下北京地區還沒發佈。忐忑到麻木後的一個寧靜的午後,我拿著三哥遞來的蘋果沉浸在窗外的雪景。

“老四,說下你的考號,我再給你查一下。”

我機械式地重複了一邊,內心毫無波瀾。

“出了!數學103,專業131,英語75,政治74,總分383。老四,你可以啊!”我當時一陣靈魂出竅,無數場景順勢翻出浪花。那些屈辱和隱忍,光明與輝煌。但骨子裡的小心謹慎馬上應激啟動:三哥沒考好,複試可能會很難。“三哥,你別逗我!”“不信你自己來看!”我爬上對面上鋪掃了一眼考生信息和成績,又坐回到窗前啃起剩下的半個蘋果。消息很快傳開,由於平時人品塑造得還算正直,大家除了照例罵幾句禽獸,波瀾兩三天內就漸漸趨於平靜。畢竟不管周圍環境如何變化,自己才是世界的中心。

然而這個意外對於我的衝擊遠遠沒有緩和,稱之為意外絕對不是矯情。考完數學後的絕望歷歷在目,我整個寒假都在祈禱數學可以過線。誰知道數學竟然演繹了一場意外中的意外,打了103。內心的激動無以言表,在正式接到複試通知前,我幾乎每次去圖書館機房都會偷偷摸摸看一眼初試成績,內心意淫一番遠大前程。

下午大哥來找,想到他之前走出考場後的寫意,原以為是前來報喜,我急切地問他成績。大哥一聲,哈哈,悲壯又悲涼。沒有過線,並且英語打出了近幾次的最低分。我一時語塞,不知從何安慰起。移位反問我的分數,我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地回了一句還沒出來。大哥仍舊勉勵幾句,相處一年多,我倆唯一一次各自帶著不歡和心事分開。第二天下午大哥再打電話詢問成績,我坦白告訴了他。大哥電話裡很興奮,“從我第一眼看到你,就知道你能考出這樣的分數,好樣的,兄弟。”

大學選修語文課,聽到一句與“好的開始是成功的一半”相悖的話:門內的山往往更高。我們翻過高山,越過重嶺,叩開夢想的大門。你還來不及閉上眼睛好好感受想象中的鮮花和喝彩,卻見門內一座更高的大山早已橫在眼前等著你的到來。很多人打趣,那些至尊有錢人已經可以呼風喚雨,幹嘛不停下來享受生活,非要把自己累死在錢山上。也許原因非常簡單,因為懸崖陡峭,因為競爭激烈,稍有放縱就有可能跌落,而跌落的代價很有可能是滾出那道門之外。

北京發來的複試流程很簡單:體檢、筆試、口試、面試。參考書以及具體每個環節如何操作,均沒有。當時網絡的硬件和軟件對於普通人來說,遠沒有今天這麼發達。只知百度,卻不知它包羅萬象。也不好意思聯繫負責的老師詢問情況,就單憑著報考專業的名字參照別的學校的要求,開始了在今天看來稍顯荒唐但絕對認真的複試複習。大哥再次投入到對我全方位毫無保留的指導當中,從複習策略選擇到整理課本,再到習題講解,我慚愧又感動地沐浴在上天的恩澤之中。

去七樓已經不合適,我開始流動於其他各個樓層瘋狂背書填鴨。偶爾有慕名而來的後來者取經,我就把大哥的指導傾囊告知。至於他們聽進去多少,收穫多少,不得而知,反正我當時是全部聽取了大哥的話的。看來考研和生活中的很多事相似,除了大到可以直接判斷的對錯。其他的選一條路去相信,擇一道去堅守,羅馬未必不可得。

終於到了複試的日子,晚上9點的票從長春去北京,座位對面一個姥姥和一個奶奶合作帶著孫子去北京探親。孩子並不理會四周愛的包圍,稍有不如意就嚎啕大哭。冬天帶暖氣的火車車廂燥熱煩悶,孩子不如意了一路,我迷迷糊糊撐到進站。出站後,有點傻眼,這不是北京西!我臉燙地不敢問人,就假裝驚歎北京站的宏偉。轉了一圈,突然聽到有人喊,北京站到北京西,三塊一位。我一陣解脫歡喜衝上車,滿腦子都是北京西,已經自動忽略其實北京站應該也是可以到達目的地的。

輾轉到西站,坐在319上,完全無心看風景,心裡默默重複著要下車的站名。直到車上下得差不多了,我鼓足勇氣戰戰兢兢問了下乘務員,請問到。。。站嗎?“哎呀,你怎麼不早點說,小夥子,已經過去了,你趕快下車從對面坐回去。”我尷尬下車,又從對面折返回去,還好只有兩站。等我再次站在北京這片土地上的時候,它突兀地出現在馬路對面,沒再給我慢慢走近的緊張和神秘感。

9、複試風波

383分考上中科院碩博連讀—一個二本三流生的逆襲之旅(完結)

我小心翼翼地問門口站崗的保安,這個研究所裡面有住的地兒沒。他回答沒有,於是我又回到相對繁華的馬路對面,給之前一個要過複習資料的師兄打電話。他沒接,回了個短信說在陪老丈人看電影,住宿的話可以到青年公寓的招待所對付兩晚。


青年公寓是附近中科院幾個研究所的學生宿舍,北四環邊上,兩人標準間,奢侈至極。所謂的招待所其實是由防空洞改造而來,兩層厚厚的大重鐵門,充滿年代感。正直複試高峰,沒有單間,只有床位。住下後,陸續來了兩個臨時舍友,一個報的物理所,一個報的化學所。初次見面,大家聊天,談到學校,我只說了長春的一個小學校。他倆沒有追問,便忙著去各自拜訪之前聯繫的老師去了。兩個985,還都有門路,我瞬間一陣壓力山大,高分的優越感蕩然無存。一夜忐忑無夢,第一次睡在地下,感覺還是怪怪的。

參加複試的有四五十人的樣子,同一個學校的有好幾撥,三五成群小範圍交談。我更加覺得孤零零,習慣性地獨自坐在了前排。體檢回來,我在一片羨慕的目光中被學生處的老師單獨叫出去。複試的通知郵件說可以申請貧困補貼,我抱著試一試的態度,找學院領導簽字開證明。沒想到被選上了,作為複試特困生,所裡在老樓給安排了一個臨時宿舍。後來才知道其實就倆孩子提交了申請,另一個還放棄了免費住宿的權利。據負責安置我的師兄說,這是所裡最老的樓,研究所創始人曾經辦公的地方。

那是一間很高的屋子,除了兩個上下鋪的床就是到處的灰。但我心裡還是欣喜莫名,畢竟我是唯一一個住進所裡的複試者。折騰完,時間也差不多了。我啃了兩口在火車上沒吃完的麵包,馬上趕回會議室準備參加下午的英語口試。

口語的具體形式和內容不得而知,但是自我介紹肯定少不了。在過去的一個月裡我幾乎每天在心裡默背三遍的自我介紹現場發揮時突然卡克了,空氣就那麼安靜了3秒,然後我果斷掐掉這句,故作鎮定地結了尾。口語第二部分是話題發揮,三人一組。輪流發言,逐漸組裡有個女孩兒開始掉隊。十年寒窗一錘定,考場無謙讓。我和另一個哥們兒就各種神補位,脫口而出一連串可能自己都聽不懂的“英語”。後來這個女孩兒真的沒被錄取,但是被推薦到了附近一個更大,專業前景更好的研究所。人生的境遇實在很難預料。機會跟著機會,失落也會跟著失落,重要的是無論如何不要輕易放棄。嘗試,才有希望。

筆試完時間還早,我回到宿舍,也懶得再出去覓食,就又啃起那半塊麵包。中午躺在床上,回想著這兩天和大家的接觸。前途似乎越發渺茫,除了我,最差的好像也是211。我不覺得自己就真差在哪兒,但是出身始終是一座橫在眼前的大山,難以逾越。我最後安慰自己,憑著這個初試分數,應該可以以最後幾名被錄取吧。

面試分三組進行,我是第三組的第四個。看到名單我心裡一喜,4,是我自認為的幸運數字。於是在候場抽題時,我也選擇了第4個信封。門輕輕打開,門內一個老師向我示意,輪到我了!

那是一間明亮的辦公室,中間放了一個橢圓形的辦公桌,桌子對面大概坐了十二三位面試官。我鞠了一躬,聽到一聲請坐,是正對面的主面試官發出的。

我竟然沒有緊張到顫抖,而且還擠出一個禮儀性的微笑掛在臉上。我拿出抽到的題目開始複述,然後說出自己的答案。面試官們沒有在這些題目上糾纏,隨後進入自由問答環節。10分鐘時間內,我們對戰了接近20道專業課基礎題,且大部分都是對面坐在中間位置的主面試官提出的。

“你這個學校,我沒聽說過啊。”我心一沉,到底還是來了,還不待我回答。

“你是你們學校第一名嗎?”,

“不是。”我脫口而出後馬上後悔得要死,只得拼命地找補,“我文化課是第一,但是在算綜合排名時,會考慮德育。因為這一年準備考研花費時間較多,所以德育。。。”沒等說完,主面試官把我的簡歷甩在桌子上。抬起頭看著我,非常淡然地說道:

“你也看到了,我們對生源的要求非常高。一般的985都不要,何況你在你們這個二本學校裡連第一都不是。”隨後他拿起一張單子掃了一眼,“不過,你這個初試分數還是不錯的。”

我當時不知道自己從哪兒來的勇氣,直接回懟。

“老師,我可以把您的話理解為學校歧視嗎?您知道一個二本生今天能坐在這裡複試要比門外那些出身好的學生多付出多少努力嗎?”我毫不避讓,直視他的目光。身體微微地顫抖,用力地抑制著奪眶的熱淚。

很快他卸掉一身威嚴,顯然也是沒想到我會這麼激動。“我剛才不是那個意思,你的面試就到這兒,我們會綜合考慮的。”走出考場,我仍然滿心氣憤和委屈。也不是怨剛才的老師,就是恨自己荒廢兩次高考機會,還永遠給自己貼上了一個二本生的標籤。

五點,面試全部結束。由於複試規模較小,當天就可以出成績。50多個人靜悄悄地看著窗外逐漸暗淡,接近6點的時候,學生處的老師疾步走了進來。

“不好意思啊,讓大家等這麼久。我知道大家都很緊張,但是時間已經很晚了,我只念一遍,先念學碩,然後是專碩。有沒聽清的,隨後去所裡的官網查,我們今晚就會發新聞。”滿心失落,也滿心期待,我默默祈禱在名單結束前可以聽到自己的名字。

第一名不是我,第二名不是我,第三名,等等,第三名是我!周圍幾個熟識的小夥伴立馬向我投來讚許的目光。

我被錄取了,我被錄取了,我以複試第三名的成績考上了中科院的碩博連讀!我第一個電話打給了大哥,大哥不顯意外地只說了句,一切都在意料之中。

故事到這裡就暫時結束了,我以一種愣頭青的方式闖進了國科大,完成了自我救贖。我也不知道未來會有什麼在等待著我,但我心裡清楚我和過去,和解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