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常識——我國氣象、氣候和動植物旅遊資源(三)

動植物旅遊資源

在地球陸地表面,由地質地形、氣象氣候、水文、土壤、生物等自然要素共同組成的環境,就稱為自然地理環境。

自然地理環境既是一個完整的統一整體,又存在著地域差異。其各組成要素之間,不是孤立存在,而是相互聯繫,相互制約,形成地球表面豐富多樣的自然帶景觀。

動植物,尤其是具有代表性的一些動植物,可以說是氣候環境的鏡子,是生態環境的主體,是一個地區自然環境特徵的最重要標誌。

由於我國幅員遼闊,自然地理環境複雜多樣。再加上第四紀冰川期期間,我國東南部許多地區未受冰川覆蓋,為大陸上的物種和生物群落提供了冰期避難所,所以我國動植物資源種類豐富,類型多樣,並有許多珍稀的古老孑遺物種。

一、動植物與旅遊

其旅遊功能主要表現為如下幾方面:

一是構景功能。

二是康樂功能。

三是求知功能。

二、我國動物旅遊資源

我國動物種類繁多,約佔世界總數的10% 左右。還有許多特有動物,如大熊貓、金絲猴、白鰭豚、褐馬雞、揚子鱷、白唇鹿、朱?等,均為我國所獨有。“國寶”大熊貓堪稱世界上最珍貴的動物,其形象已經成為世界野生生物基金會標誌,還成為我國進行國際交往的友好使者。

為保護我國珍貴的動物資源,國家將一些特有物種和珍稀瀕危物種列為保護動物,通過立法等形式加以重點保護,如大熊貓、金絲猴、長臂猿、白唇鹿、丹頂鶴、綠孔雀、朱?、褐馬雞、牛羚、野駱駝、亞洲象、揚子鱷、白鰭豚、大鯢等,都已被列為一類或二類保護動物。

我國有很多以動物著名的旅遊區,其中以鳥類著名的有:鄱陽湖鳥類自然保護區,青海湖鳥島,大連老鐵山“鳥站”,黑龍江扎龍自然保護區,江蘇鹽城自然保護區,新疆南疆的巴音布魯克草原等;

以猴類著名的有:峨眉山的猴群,湖北神農架與貴州梵淨山的金絲猴,海南南灣的猴島等;

以蛇類著名的有:大連的“蛇島”,福建武夷山的蛇園,浙江千島湖的蛇島等

在我國傳統文化中,一些動物還被賦予了鮮明的人文含義,如:虎----百獸之王,獅----勇猛無畏,象----憨厚善良,馬----龍馬精神,鴿----和平象徵,雁----愛情專一,鴛鴦----夫妻恩愛,喜鵲----吉祥之兆,龜、鶴----延年益壽,鷹----鵬程萬里,狐----陰險狡詐,蛇蠍----狠毒至極,豺狼----惡毒兇殘,烏鴉----不祥之兆等等。

三、我國植物旅遊資源

我國是世界植物寶庫,計有高等植物20000餘種,其中很多種屬為我國所特有,銀杏、水杉、銀杉、金錢松、臺灣松、珙桐、香果樹、鵝掌楸等,都是我國特有的珍稀樹種。尤其是水杉、銀杏、鵝掌楸,被列為世界“三大活化石植物”

以植物著名的旅遊地

北京香山的紅葉,“西山紅葉好,霜重色愈濃”,洛陽與菏澤的牡丹,昆明的山茶,漳州的水仙,杭州、無錫、南京等地的梅花,杭州西湖的“麴院風荷”,四川的“蜀南竹海”,廣東小攬的菊花,都中外馳名。

黃山的奇松、泰山的五大夫松、陝西黃陵縣黃帝陵前的軒轅柏、山西晉祠的周柏、河南嵩山嵩陽書院的大將軍柏與二將軍柏、臺灣阿里山的“神木”等名木古樹,享譽海內外。全國各地舉辦的“牡丹節”、“菊花會”、“荔枝節”、“槐花節”等節日盛會此起彼伏,盛況空前。牡丹和菊花,還被選為我國的國花,備受我國人民的喜愛。

在我國傳統文化中,很多植物也被賦予了文化內涵,如:松柏----長壽、堅貞不屈,梅----獨傲霜雪,竹----虛心有節,菊----謙謙君子,荷----潔身自好,桂----才華冠群,蘭----隱逸君子,牡丹----富貴榮華,水仙----凌波仙子,柳----柔弱輕浮,菟絲----趨炎附勢,曇花----好景不長。

一些文化內涵相近的花木,還形成固定的組合。如:“歲寒三友”----松、竹、梅,“花中四君子”----梅、蘭、竹、菊,“園中三傑”----玫瑰、薔薇、月季等等。

從草原旅遊資源來說,我國草原面積廣闊,有內蒙古草原、新疆高山草地、青藏高寒草原、以及南方山地丘陵草地。類型多樣,適宜開展不同類型的旅遊活動。

三大林區

:東北林區、東南林區和西南林區。其中東北林區面積最大,冬季有林海雪原景觀,還開發了許多滑雪場、狩獵場等,旅遊價值從目前來看,是最高的,也是開發最好的。東北林區還出產“東北三寶”,頗受遊客們的青睞。

四、我國自然保護區

自然保護區是為了保護各種重要的生態系統及其環境,拯救瀕危物種,保護自然歷史遺產而劃定的特殊區域,並對其進行保護與管理,不允許任意破壞。

1872年,美國建立了世界上第一個國家公園,也是世界上第一個自然保護區。自此以後,世界各國陸續建立了許多自然保護區,目前發達國家自然保護區的面積已經佔到其國土面積的10% 左右。

我國自然保護區建設開始於1956年,建立的第一個自然保護區是廣東肇慶的鼎湖山自然保護區。到2000年,我國已建立自然保護區一千餘個,總面積達八十餘萬平方千米,其中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有150多個。

我國自然保護區大致可分為六種類型:

(一)、以保護完整的綜合自然生態系統為目的的保護區

如長白山自然保護區、武夷山自然保護區、西雙版納自然保護區等。

(二)、以保護珍貴動物為主的保護區

如扎龍自然保護區和鹽城自然保護區,以保護水禽為主。四川的臥龍以保護大熊貓為主。

(三)、以保護珍稀孑遺植被為主的保護區

如廣西花坪和重慶金佛山,以保護銀杉等珍貴樹種為主。

(四)、以保護自然風景為主的保護區

如四川九寨溝、重慶縉雲山、江西廬山等。

(五)、以保護地質剖面和特殊地貌為主的保護區

如四川黃龍寺、黑龍江五大連池、雲南騰衝等。

(六)、以保護沿海自然環境和自然資源為主的保護區

如以保護紅樹林為目的的海南東寨港自然保護區等。

我國納入世界生物圈保護區網的部分自然保護區

地理常識——我國氣象、氣候和動植物旅遊資源(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