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變成正念、正知、正能量的人?

如何變成正念、正知、正能量的人?

很多時候,我們對萬物都充滿了興趣和好奇,但卻經常忽略對自己的關注。

偶爾發現快樂總夾帶著煩惱和憂慮。

而這種情緒通常分為兩種情況:

一種是有一個誘發事件。比如我自己也有過這樣的經歷,工作上突然出現了一件不順的事情,很難受,晚上躺到床上翻來覆去地想這件事情,由這件事情又想到了很多。

還有另外一種更常見。我們看上去,也沒有什麼不好的,每天正常上下班,正常吃飯睡覺,但就是感覺很有壓力,感覺不開心。

看了《穿越抑鬱的正念之道》這本書後,學習到了很多正能量的方法。

作者從四個方面去講述,如何正確全面地理解情緒,通過學習正念,練習正念,用正念替代原來抵抗情緒的錯誤行為。

《穿越抑鬱的正念之道》作者有四位,包括馬克·威廉姆斯博士以及喬卡·巴金博士等等,他們都是正念治療方面的頂級專家。

這本書就是正念方面非常經典的代表作。“情商之父”丹尼爾·戈爾曼、著名心理諮詢師李孟潮也極力推薦。

如何變成正念、正知、正能量的人?
如何變成正念、正知、正能量的人?

如何正確地處理情緒

當我們有情緒的時候,不要用過度沉思的方法對待自己的情緒,也不要用批判性思維來解決情緒問題,而是用覺察來對待情緒。

  • 正念練習

由於我們有情緒的時候,視野很狹窄,我們過度專注在自己需要解決的這個問題上,周圍的一切事物都會從我們視野當中消退。

書裡提到一個練習,叫做吃葡萄乾練習。

當你認真吃一顆葡萄乾的時候,從拿起它,觸覺;聞聞它,嗅覺;看看它,視覺;吃掉它,味覺。這是跟葡萄乾互動的過程,真正體驗吃一顆葡萄乾的感受。

而在我們日常裡,通常會拿起食物就直接往嘴裡塞,很少會與食物有互動的過程。

這個練習告訴我們:正念並不是給出更多的注意力,而是用不同的方式去關注,用自己的身體和感官,全部的資源關注現在在做的這件事。

  • 活在當下

學會體驗當下,專注於此刻的知覺。覺察自己在做什麼,這樣就能感受到每時每刻跟生活全然在一起,會給你開闊的感覺。我們要把那些覆滅的念頭當作是瞬間的事情。

  • 直接體驗

我們很多人,想要做一件事情的時候,總想著等我有空了再去做。而作者告訴我們,直接體驗,不要等以後,也不要總覺得在別的地方才會有更好的生活。比如,想旅行就立即行動,不要等到退休。

  • 超越通常的目標

正念之道要求我們超越通常的目標,不要把自己全部的思維都聚焦在目標上。

比如,我們經常會為了達到自己的理想和目標,從而對自己的現在進行評判,經常會去想如何做才會更好?我現在做的對還是不對?

當我們不再聚焦於自己的感覺和理想的感覺之間的差距時,我們就不會因為這種評估再去體驗一系列不愉快的情緒,我們就可以敞開心扉感受更大的世界,感受自身,去體會到那種和諧。

  • 不要回避

迴避是我們習慣採用的一種對待情緒的行為。

但是正念要求我們不要回避,而是主動去接近。

不管這個事物是不是負面的情緒,是外部的威脅或者是內部的壓力等等,我們都要用一種開放而接近的態度,去全新接觸自我,接觸這個世界。

如何變成正念、正知、正能量的人?
如何變成正念、正知、正能量的人?

學會正念呼吸 擺脫負面情緒

  • 心智安穩

研究發現,如果一件事情讓你抑鬱,你告訴自己不要想那件事,反而會更加抑鬱。

想要停止混亂思緒,就要讓它沉澱在相對中性的物體上。比如呼吸。

通過正念呼吸讓自己的心智穩定,儘自己最大的努力去感受,當我們的氣息出入身體時,我們的身體到底有了什麼變化。

  • 如何正念呼吸

腹式呼吸:一隻手放在腹部,感受氣息此刻進入身體,感受腹壁隨著吸氣隆起,隨著呼氣,腹部下沉。

整個過程不控制呼吸的流動,正念裡是沒有控制,只是很自然地感受身體的變化,感受氣息進入自己的身體。

吸氣時,把注意力集中在腹部輕輕舒展的伸展感上。呼氣,把注意力集中在腹部下沉的微微釋放感上,一呼一吸,就這樣堅持下去。

  • 溫和對待

練習正念呼吸,學習正念,是為了幫助我們變得更加有覺知。

所以,當你在做正念呼吸,發現自己的心念在飄移的時候,溫和地把它拉回到呼吸上即可,不要做任何的指責。我們清楚地覺察它們,但又不為它們所困,最終我們會從一個無知的狀態,到一個覺知的狀態。

如何變成正念、正知、正能量的人?
如何變成正念、正知、正能量的人?

通過感受的正念來釋放情緒

  • 感受正念

當有壞的感受發生時,我們非常擅長切斷自己和感受的聯繫,選擇迴避。

而正確的做法應該是:感受自己的身體,讀取身體的信號。當我們覺察到情緒的時候,我們要用一種友好、溫和、不帶有任何批判性的覺察,來感受自己的情緒。

如何變成正念、正知、正能量的人?
如何變成正念、正知、正能量的人?

如何用正念來看待自己的想法

  • 情緒基於想法

情緒會隨著想法的變化而變化,我們的大腦就像一個掃描機器,掃描身邊所有值得我們注意的事情,然後對它進行解讀,這些想法會給我們帶來各種不一樣的感受。

我們的身體狀態也會影響到想法。所以,這個時候你可以用一根鉛筆放在上下齒之間,把笑肌調動起來,那麼你對周圍事物的評價就會好一點。

  • 把想法只當作想法

當我們在做想法的正念時,我們要能夠旁觀自己的想法,讓自己知道那個想法只是一個想法而已。

不管想法給自己帶來的感受是多麼的強烈,想法未必是真實的,讓想法只是想法,不被它帶走,跟它保持一種旁觀的關係。

  • 慈悲的心態

被思維流帶走,會產生更多負面的想法和情緒。

當自己被思維流帶走後,做想法的正念,用慈悲心態對待自己,溫柔、耐心一些,溫和的、帶有慈悲的把心重新帶回到它的位置上,像看電視一樣,觀察你的思維和感受,看它們表演。

  • 給想法命名

在想法當中,最有害的一種是自我批評的評論,它會破壞心智的穩定性。

所以每當我們想要自我批評時,可以把負面想法整理出來,給它們分門別類的命名,比如“批評之心”“責罵之心”,把你和你的想法分開。告訴自己,我不是我的想法,我的想法也不是完全的我。

當你能夠用正念處理自己的想法時,你的憤怒、受傷感都會轉化成一種更加溫和的感受。

如何變成正念、正知、正能量的人?

在《穿越抑鬱的正念之道》整本書當中,我們知道了呼吸的正念,學會了怎麼樣做感受的正念和想法的正念。

希望我們都能夠在正念當中,重新活出自己的生命,從長期的不愉快、焦慮、壓力當中解放自己,用一種更溫和、更慈悲的方式感受自己的當下。

古羅馬哲學家馬克斯•奧勒留說過:“如果不管別人心靈裡進行著的是什麼事,一個人便很難得不快樂;但是如果不密切注意自己心靈的活動,則必定是不快樂的。”

我們學習的這些正念,不僅是用來對付情緒,我們還要用它來對抗生活中所有的挑戰,讓我們自己的生活變得更加完整和高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