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辛词不可学?读懂性情与境界兼备的《永遇乐》,就读懂辛弃疾

中国近现代最重要的美学和文学思想家王国维认为,南宋唯一可与北宋词人媲美的,只有辛弃疾。他说

辛弃疾的词很难模仿,很多人只学会了辛弃疾的粗狂滑稽,却模仿不了真正的精髓。

王国维说的没错,连姜夔、刘过这样大名鼎鼎的词人都效仿过辛弃疾,不过也只学到皮毛,没有辛词的气概。

为什么“幼安不可学也”?让我们来看看辛弃疾与众不同的出身和别具一格的代表作,品味辛词这一南宋豪放派不可逾越的巅峰。

文能提笔安天下,武能马上定乾坤

为何辛词不可学?读懂性情与境界兼备的《永遇乐》,就读懂辛弃疾

辛弃疾画像

辛弃疾字幼安,号稼轩,山东济南人,出生在北方金国沦陷地。他自幼丧父,由祖父抚养大。祖父曾任金国开封知府,但他“身在曹营心在汉”,常带小幼安登高望远,指画山河,期望南宋早日收复中原。年少时辛弃疾两次赴金都赶考,两次都落榜。

而后北方沦陷区的汉人受不了金国的暴政,趁金国皇帝完颜亮大举向南宋进攻时,纷纷起义抗金。年轻的辛弃疾也不甘人后,21岁便率民众2000余人加入耿京的抗金义军。他还游说好友义端也带兵加入了耿京的部队。

投靠耿京的人很多,但是像辛弃疾这样有文化的不多,耿京让他做书记官,负责管理自己的印章和文件。谁知义端这个叛徒,偷了耿京的大印逃奔金营。耿京震怒,要严惩保管印章的辛弃疾。辛弃疾没有慌乱,立下军令状,誓把帅印和叛徒一并追回。很快辛弃疾骑马追上义端,提着义端的人头向耿京谢罪。

令耿京万万没想到,这个书生居然如此有血性和忠义之气,于是委以重任,并听从辛弃疾建议投靠南宋。就在辛弃疾出使南宋建康之时,耿京被部下张安国所杀,起义军瓦解了。

辛弃疾悲愤之中,带了50名敢死队员,杀入5万金兵的金朝军营,活捉了叛徒张安国。辛弃疾向人多势众的金兵喊话,劝他们投降。军中不少将士是耿京的旧部下,跟着张安国叛逃到金营,一听宋军十万人马将到,当场就有上万人投到辛弃疾这边,跟着他南下,而张安国被押到临安斩首示众。

辛弃疾的壮举在南宋朝野引起轰动,不仅军民十分敬佩,连宋高宗也非常称赏。

谁知,这一战竟成为辛弃疾一生中绝无仅有的高光时刻,抗金复国梦碎,北伐宏图成空。自25岁被宋高宗任命为江阴签判起,辛弃疾不断被罢官、复用。作为主战派,辛弃疾曾向宋孝宗上奏著名的政论文《美芹十论》,提出非常有建设性的恢复中原大计,无奈朝廷并不重视他的建议。壮年时整整二十多年闲居江西乡野,将才相略无处发挥,一腔忠愤倾注词间。他曾经的梦想:“用词骂尽天下的贼”,用剑杀尽天下的贼” ,终其一生只实现了前面一半。

报国无门的辛弃疾,只能在文字中指点江山。他存词629首,为两宋存词数量最多的词人,因词高产而优质,与苏轼合称“苏辛”,与李清照并称“济南二安”(李易安、辛幼安)。立志为南宋收复失地的辛弃疾,却在宋朝词坛上占领了半壁江山。

如果不是寂寞,谁将一腔热血空洒笔头?

为何辛词不可学?读懂性情与境界兼备的《永遇乐》,就读懂辛弃疾

镇江北固亭

宋宁宗开熙元年(公元1205年),辛弃疾已65岁,在镇江任知府。一天他来到京口北固亭,登高望远,烈士暮年,壮心不已,写下了这篇千古流传的杰作——《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京口,就是江苏镇江,北固亭在镇江北固山头,建于东晋,后来废毁,宋孝宗、光宗时期又原址重建过。南宋与金国划淮水为界之后,京口成为长江下游的军事重镇。辛弃疾来到镇江为地方官,满怀恢复中原的壮志,数度登上北固亭,登高远眺,怀古惜今。

上片回顾了两位与京口有关的英雄人物。

“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这里的英雄是指三国时期东吴的孙权,京口曾为吴国都城,正是在孙权称帝后发展起来。辛弃疾来到京口,首先想到的是这位少年英雄。

孙权十九岁继承父兄基业,做了一方军阀,但他并不偏安于东南的半壁江山,一直不断向外扩张。他面对的是曹操、刘备这些足足大了他一辈的一世枭雄,却毫不畏惧,令曹操都发出称赞:生子当如孙仲谋!

辛弃疾十分仰慕孙权,感叹这千古的江山还在,而打下江山的孙权却不在,如今再没有孙权这样的英雄豪杰了。当年吴国故都的歌舞楼台早在风吹雨打中销毁,而英雄的功绩也随着时代变迁烟消云散。

此句借怀古感伤。其实当年率众抗金、杀入敌营的辛弃疾也只有20出头,如果那时的他,遇到的是如孙权一般锐意进取的明君,是不是也会成为一代名将?那么文坛会不会就没有“稼轩词”了,真是“国家不幸诗家幸”。

“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这几句是缅怀南朝刘宋开国皇帝刘裕。京口是刘裕的出生地,也是他起兵的地方。东晋末年,刘裕挥师北伐,一度收复洛阳、长安等地,开创了江左六朝疆域最辽阔的时期,并对汉文化有巩固发扬之功,有"定乱代兴"的"南朝第一帝"之称。

寄奴是刘裕的小名,听说刘裕曾住在京口的一条寻常小巷子里,辛弃疾称赞刘裕出身贫寒却心怀雄心壮志,气吞山河,转战万里,如猛虎下山。

辛弃疾自己也非名门之后,来自于北方沦陷区的“归正人”,令他在朝中身份尴尬,备受猜忌和排挤。想到刘裕的身世,作者是否会感伤英雄莫问出处?

上片两段怀古,选取的主人公都是与京口有关的、开疆拓土的英雄人物,寄托了作者一腔报国热血,又对南宋军事软弱的感慨和担忧,情绪复杂,意蕴深远。

下片情绪更为悲切。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讲的是南朝宋文帝刘义隆的故事。宋文帝曾说:“闻玄谟陈说,使人有封狼居胥意。”“封狼居胥”是个典故,讲的是西汉将军霍去病登上狼居胥山,筑坛祭天以告成功之事,出自于《汉书·霍去病传》,后来封狼居胥成为华夏民族武将的最高荣誉之一。

宋文帝好大喜功,三次北伐,有恢复河南之志,以最后一次失败最为惨重。当时他听取了王玄谟的献策,认为讨伐计划非常周全,兴奋得好像已打了胜战,想给王玄谟封功行赏。宋文帝头脑发热,不听老臣意见,贸然在元嘉二十七年(公元450年)派王玄谟进攻北魏,结果惨败。这就是辛弃疾说的“元嘉草草,封狼居胥”。

元嘉八年(公元431年),宋军在河南最后的堡垒——滑台被北魏攻下后,宋文帝曾做诗:“惆怅惧迁逝,北顾涕交流。”这就是“仓皇北顾”的出处。

词人用简单三句话就把三个历史典故讲得明明白白,目的就是提醒当权之人,吸取历史教训,不要草率北伐,落得“仓皇北顾”。

此前,辛弃疾已罢官闲居了二十来年。主战的韩侂胄当权,辛弃疾重被启用,走马灯似的在多地任地方官,后派驻到军事重镇京口。开始他是很振奋的,上任后就积极备战。可不久他发现局势没有想象的简单,韩侂胄独揽大权,草率轻敌,而政治斗争险恶,自己很难有所作为,这种复杂又矛盾的心情只有通过怀古之词委婉地表达。

辛弃疾的担心不是没有道理。写完这首词后不久,朝廷就以他推荐的官员有不法行为,将他连降两级,后来直接罢了官。再后来韩侂胄的“开禧北伐”惨败,果真重蹈了“元嘉草草”的覆辙。当韩侂胄兵败后,再次召辛弃疾出山挽救局势时,他已68岁了,重病在身,无法复职,很快便去世,去世前仍呼喊“杀贼、杀贼”。

事后再看,当年辛弃疾在《永遇乐》一词中的痛心提醒很中肯。

回顾了历史教训之后,作者又谈到当朝。

“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是指43年前金国完颜亮大举南侵,一度攻占江南扬州一带,对当地造成严重的破坏。那时的辛弃疾刚20出头,正率领上千起义军投身抗金的战斗。如今的局面和当年何其相似,山河破碎,中原失陷,神州并未统一,而自己却从血气方刚的小伙变成了迟暮老人,怎不令人感慨万千?

“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由回忆自身的经历转入描写当前的情景。站在北固亭上,仿佛看到人们在佛狸祠里祭拜,乌鸦乱飞,社鼓阵响。佛狸是北魏太武帝拓跋焘的小名,佛狸祠在南京,拓跋焘于宋元嘉二十七年击败王玄谟的军队以后,在山上建立行宫。即后来的"佛狸祠"。拓跋焘本是北方外来入侵者,可江南的百姓却在他的祠堂里祭祀,可见人们早已忘记了被入侵的屈辱。这哪里是“可堪回首”,明明是不堪回首的往事。在北固亭上当然是不可能看到南京的佛狸祠的,这里是作者的幻想,借佛狸祠暗讽南宋朝野偏安江南。

结拍“凭谁问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这个典故出自司马迁《史记》。相传赵王想用廉颇,但是当时廉颇已年过八旬,赵王不便直接问:“你还能打仗吗?”群臣出主意,说看一个人是否有力气可以看他吃饭的多少。于是赵王派使者去观察廉颇进食的情况。廉颇饭量惊人,还能披甲上马。回朝后,与廉颇有仇的宦官却对赵王说:“廉颇老了,他虽然吃了一斗米饭和十斤肉,但是上了三趟茅房”。后代君王问老将是否能出战都会问:“将军老矣,尚能饭否?”就是间接问:你还有体力带兵吗?

作者以老将廉颇自居,表明如今自己年事已高,仍有报国立功的雄心,可是朝廷是否了解我的一片忠心呢,有谁问过我是否还能带兵,委以重任呢?

有性情,有境界,辛词佳处不可学

为何辛词不可学?读懂性情与境界兼备的《永遇乐》,就读懂辛弃疾

江西辛弃疾文化园夜景

明代杨慎在《词品》中说:“辛词当以京口北固亭怀古《永遇乐》为第一。”

这首词是作者晚期寄托个人功业之愿,重振家国河山之望,英雄迟暮之悲的佳作。如果不了解历史、典故,别说模仿辛词了,想读懂这首《永遇乐》都够呛。这就是王国维说辛词难学的第一个原因,也是辛词的一大特色:多用典故、尤其爱用生僻典。

01 典故好用,天衣无缝难成

《永遇乐》短短百余字的篇幅,写景、叙事、议论、抒情并举,本是对朝廷冒进北伐的担忧,却不直说,连珠炮似的讲到了孙权、刘裕、刘义隆、拓跋焘、廉颇五个历史人物的事迹,有怀古讽今之意。

这含蓄的表达与辛弃疾的身份有关。南宋对北方沦陷区南下投奔之人,蔑称为“归正人”,本来就不受待见,辛弃疾又是朝廷官员,有些过激的话不便明说,于是大量地引用经、史、子、集各种典籍和前人诗词中的语汇、成句和历史典故,甚至非常生僻的典故,融化或镶嵌在词里,含蕴地表达自己的思想。

这本来是个缺点,用典过多易显生硬与浮夸。但辛弃疾饱读诗文,胸藏万卷,典故大多能够运用得恰到好处、浑成自然,或是别有妙趣,扩大了词的内涵与艺术张力。正如清人刘熙载《艺概》所说:“任古书中理语、廋语,一经运用,便得风流”。

此为辛词第一个难学之处:用典多且妙,与作者所要表达的主题丝丝入扣,天衣无缝。没有广博的知识储备和深厚的语言驾驭能力,写出的东西要么华而不实,要么平淡无奇,很难像《永遇乐》这样,语言精练深刻,内涵极为丰厚,华而有实。

02 技法好学,忘法境界难达

高佑釲在《陈其年湖海楼词序》引顾咸三语曰:“宋各家词最盛,体非一格,苏、辛之雄放豪宕,秦、柳之妩媚风流,判然分途,各极其妙。”

宋词有豪放和婉约两个完全不同的派别。原本婉约派为词中正宗,讲究格律工整,就好比书法中的楷体,清新秀丽,也是初学者必修的规矩与基础。到了苏轼,扩展了词只能言情的题材范围,突破了词只能应和曲调的格律限制,“以诗为词”。如果说苏轼将楷体变为行书,那么辛弃疾写的就是草书了,他对词进行了颠覆性创新,不拘泥于规矩格律,题材比苏轼的还要广泛,甚至连篇幅都超出了词牌的句度,“以文为词”,开创了用散文句法写词的新时尚。

辛词难学之二,就像学书法的草书,一来不易掌握变化无常的节奏,二来很难达到“忘我”和“无法”的境界。它不像婉约之词,有章可循,而是如草书一般,变幻多端。比如这首《永遇乐》,并没有意气风发的豪迈,反而凝重而深远,沉郁而悲凉。

辛弃疾志在沙场,写《永遇乐》,目的很明确,就是告诫当朝者北伐切不可轻意冒进,而非炫耀文采,所以他可以不拘一格,完全有感而发,达到“忘我”、“无法”的境界。只有忘法,达到随心所欲而不逾矩,才能进入艺术的最高境界。这就是为何一些诗人、画家酒后频出佳作,清醒的时候是很难达到艺术的忘我境界。

辛弃疾的词专注于自身情感抒发,而非命题作文、应曲“填词”,不拘泥于词体格律。单看《永遇乐》,艺术表达服务于思想,但文字也经得起推敲,读来朗朗上口,这就是难上加难了。所以王国维说“幼安之佳作,在有性情,有境界。”个体的性情与艺术的境界只能意会,怎可模仿?

03 文风易仿,情怀与胸襟难得

王国维认为:“东坡之词旷,稼轩之词豪。无二人之胸襟而学其词,犹东施之效捧心也。”

意思是苏东坡的词旷达,辛弃疾的词豪迈,没有两人的人生阅历和胸襟,而效仿他们的写法,就好像东施效颦,只学到皮毛,贻笑大方。

同为豪放派代表人物,同样的仕途不顺,满肚子的不合时宜,苏东坡和辛弃疾的词差别也是很明显。苏东坡信佛学禅,历尽坎坷依然笑对人生,善待众生,他的词旷达坦荡,主要说的是“放下”。辛弃疾武官出身,剑术高超,一辈子都期待征战沙场,恢复中原,他的词豪迈狂放,更多地表达 “不服”。

没有苏东坡“仁慈”,怎么写得出“一点浩然气,千里快哉风”?没有辛弃疾“忠义”,如何道得出“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

此为辛词难学的第三个原因,也是最根本的:词是学不来的,真正的词是从词人心间流露出来的,没有辛弃疾家国天下的情怀和宽阔的胸襟,勉强模仿他的用词,只能习得皮毛,未必学到精髓。

为何辛词不可学?读懂性情与境界兼备的《永遇乐》,就读懂辛弃疾

江西铅山辛弃疾10米雕像

辛弃疾不可比拟的“横素波,干青云”的豪迈气概,源自他饱读诗书,学养广博;源自他横戈跃马,豪情壮志;源自他忠肝义胆,壮志难酬。书读得多的,不一定有他的胆识;勇猛过人的,不一定有他的学问;能力出众的,不一定有他的忠诚,这就是辛词难学的根本。

参考书籍:《人间词话》王国维著

《宋词三百首》上疆村民著

《宋词鉴赏辞典》唐圭璋 钟振振主编

作者简介:从事培训10年以上教育工作者,《不会说话怎么带队伍》一书作者,樊登亲传弟子,一个视阅读和教育为终身使命的妈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