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視角解讀“身在曹營心在漢”

“身在曹營心在漢”,是大家耳熟能詳,婦人皆知的三國故事。曹操為招攬關羽,使出渾身解數都未能成功。

曹操視角解讀“身在曹營心在漢”

讓我們從曹操角度來思考為什麼不能除掉關羽?

曹操是沒有想過,或者是想過但覺得做了也是得不償失,或者還有其他原因。

首先曹操欣賞敬佩關羽是毫無疑問,曹操僅僅是因為義氣、欣賞就放關羽回到劉備陣營嗎?

曹操在煮酒論英雄時就將劉備視為自己的勁敵,作為一代梟雄的曹操做事絕不是感情用事之人。曹操如果腹黑一些,大可以在關羽為自己做完事且仍然不願歸附自己後除掉關羽。

曹操視角解讀“身在曹營心在漢”

我覺得曹操放走關羽還有別的考慮。曹操是擔心即使除掉關羽後,還會產生一些不確定的壞影響。難道是怕遭天下人所唾罵?我認為他怕的也不是這個,因為“寧可我負天下人,不願天下人負我”就是出自曹操之口。那曹操為什麼會放關羽走?

主要原因有其二。

其一:曹操真心欣賞敬佩關羽,不惜傷害他,同時曹操也自信自己陣營中的武將足夠他使用,關羽不是必不可少,且不可戰勝的,強留他或除掉他,就如同毀掉了一件自己非常欣賞的美玉。曹操與關羽是彼此心心相惜的,後來赤壁之戰後關羽在華容道放走曹操與曹操厚葬敗走麥城後的關羽,就是例證。

曹操視角解讀“身在曹營心在漢”

其二:對招攬天下的英雄有示範效應,一個對手的能才能干將都能如此優待,足見曹操求賢若渴之心,天下英雄就會不請自來。

曹操視角解讀“身在曹營心在漢”

放關歸劉足見曹操遠大的政治智慧,曹操真乃英雄也,治世之能臣,亂世之梟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