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之後,才知張廷玉是職場收“紅包”高手!

張廷玉,安徽桐城人,歷經康熙、雍正、乾隆三朝,卒後,配享太廟,啟漢臣配享太廟之肇始,後無來者。其父張英、其子張若靄,一門兩相,滿門朱紫。

看完之後,才知張廷玉是職場收“紅包”高手!

雍正時期,張廷玉極盛時期,掌典軍機,身兼要職。身在職場,侍值內廷,難免有人情世故、禮尚往來。但是,無論對方官職高低,針對一切上門“紅包”,張廷玉就以一顆強大的心,堅守一個字——“拒”,當然皇帝賞賜的除外。

  1. 收同僚同事紅包。老張堅持自己的“紅包理論”,傳承交心組訓,朋友交往無需禮物來往。級別較低的同事同僚無故送禮,一概不收,當面退回。級別較高的,登門回訪,堅決退回。但張廷玉並非鐵血冷麵,不收禮還辦事。只要不違背道義和原則,知會一聲,打聲招呼,無論朋友還是同僚,能幫則幫,從不含糊。
看完之後,才知張廷玉是職場收“紅包”高手!

2.收親王貝勒紅包。針對親王貝勒紅包,老張可能要多費些周章和唾沫。既不能折了面子,又不能收受紅包,折面子損他,收紅包損己。更為要命的是,親王貝勒們紅包是燙手的山芋和殞命的炸彈,稍有不慎,就有可能粉身碎骨,死無葬身之地。面對這個難題,你看老張如何破解。

看完之後,才知張廷玉是職場收“紅包”高手!

  • 首先拒收態度要虔誠。把臉皮放下,跪在地上,喃喃出語,央求收回。
  • 再不行,就開始示之以忠。朝著紫禁城的方向繼續跪下,表明自己對大清皇帝的忠貞不二之心。為避免落下口實,把話說圓,示意,自己給親王貝勒們辦事,就是為大清國效命,本分之事、份內之事,根本不需要破費,自己也不需要受禮。
  • 若再有執意者為之,曉之以理,進入“共情”狀態。開始翻開史書,大談歷史教訓,尤其是皇親國戚與朝中大臣結黨營私的悲慘下場,直到對方雞皮疙瘩生起、聽不進為止。這哪是送禮,簡直是自找苦吃。

張廷玉就以這樣高超的情商和卓越的口才抵禦了一次又一次“紅包”襲擊,成就了自己、保護了他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