藥店店員被毆打,這事就這麼完了?

有一種病叫做“無理取鬧”,又叫做“胡攪蠻纏”,而治療這種病的藥也不在藥店。雖然藥店的藥多的數不清,但只治肉體,治不了人心。

“這件事就這麼完了?”

據廣東東莞警方最新公佈的消息,經警方審訊,毆打藥店員工的趙某對違法行為供認不諱,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治安管理處罰法》第43條第1款之規定,警方依法對趙某處以行政拘留10日,處罰款500元。

此前,趙某在東莞一家藥店對一名年輕的女店員拳打腳踢,甚至將血壓計的臂帶當成“鞭子”抽打女店員,造成女店員多處“軟組織挫傷”。

現場視頻近幾天已在網上廣泛流傳,筆者不忍受害者再次傷害,這次就不再放出,但視頻中趙某手段之兇殘,實在令人髮指。

不過,看到了警方的處理結果,相信很多人和筆者一樣,都在心底發出了這樣的疑問:


藥店店員被毆打,這事就這麼完了?


這裡要說明的是,筆者無意質疑警方判罰的公正,但也明白這樣的處罰結果為什麼無法平息眾怒。

長久以來,藥店行業地位堪憂,被政策邊緣化,連帶工作在藥店中的店員也多被冠以“買藥的”的外號。雖說同屬於服務業,信奉“顧客就是上帝”,但店員卻得不到一些顧客的尊重,類似上述被辱罵、毆打的事件時有發生,而事件的處理結果也大多不了了之,並得不到社會的關注。而該惡性事件得以受到社會關注、昭然天下,則多是由於當前仍處在疫情防控的敏感時期。也正是由此,更引發了全行業從業者的共鳴和聲討。

可以說,施暴者趙某在藥店的所作所為,不僅僅是打傷了藥店的一名女店員,更是一拳掀出了當下藥店人所處的弱勢地位。

罰500,拘10天,大多數認為罰輕了

在搜藥收到的留言中,相當多的一部分留言認為,如此處罰太輕了。


藥店店員被毆打,這事就這麼完了?

藥店店員被毆打,這事就這麼完了?

藥店店員被毆打,這事就這麼完了?


筆者通過對留言的整理,發現讀者認為“罰輕了”的原因大概有三點:

01.特殊時期當用“重典”

一部分認為,當前仍屬於疫情防控的特殊時期,“內防反彈,外防輸入”的壓力仍然很大。在這一敏感時期,趙某漠視疫情防控規定,不履行公民義務,反而將防疫工作執行人打傷,理應受到更重的懲罰。


藥店店員被毆打,這事就這麼完了?

藥店店員被毆打,這事就這麼完了?

藥店店員被毆打,這事就這麼完了?

藥店店員被毆打,這事就這麼完了?


02.無法形成震懾力

一些人認為,如此處罰,對於施暴人不疼不癢,無法起到警示效果。


藥店店員被毆打,這事就這麼完了?

藥店店員被毆打,這事就這麼完了?

藥店店員被毆打,這事就這麼完了?


03.心理創傷難以癒合

除了關注女店員的外傷,許多讀者還特別關注店員心理受到的傷害。

看過視頻的讀者都清楚,施暴者手段之兇殘令人髮指,不僅在公眾場合對受害者辱罵和拳打腳踢,還故意破壞藥店商品,拿起血壓計的臂帶“抽打”女店員,將女店員追趕至店外,依舊不依不饒。就像一位讀者的留言:“面對自己女兒大小的店員,怎麼能下得去手?!”

所以,該店員依規辦事,卻在公眾場合遭此大難,心理受到的傷害是很難磨滅的。


藥店店員被毆打,這事就這麼完了?

藥店店員被毆打,這事就這麼完了?

藥店店員被毆打,這事就這麼完了?


藥店人需要被尊重

這次事件之所以會引發行業所有從業人員的如此憤怒,除了有感於女店員的不幸,更多的是對其遭遇的身受同感。在一些留言中,筆者發現,藥店店員在日常工作中受到辱罵、言語威脅,甚至毆打,時有發生。


藥店店員被毆打,這事就這麼完了?


再來看一則視頻。筆者未找到該視頻發佈的準確時間,但從視頻中人的穿著來看,因為都沒有佩戴口罩,相比應當是發生在疫情暴發之前。



從視頻中可以看到,顧客幾乎是一言不合就大打出手,甚至還是殃及了無辜的店員。

而在疫情期間,因為防控的需要,藥店按照規定必須登記購藥人的個人信息,由於涉及人們的隱私信息,極易發生口角和衝突。


藥店店員被毆打,這事就這麼完了?


或許正是遭遇了諸多類似經歷,藥店人積累了大量的心酸、心寒等負面情緒,該事件暴發後,所有從業者感同身受,便通過該事件向社會、向大眾發出了悲鳴的吶喊。

有一種病叫做“無理取鬧”,又叫做“胡攪蠻纏”,而治療這種病的藥也不在藥店。藥店的藥治得了肉體,但治不了人心。

俗話講,心病總要心藥醫。或許當“趙某們”學會了尊重,這種惡劣的事件才能真正被杜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