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疫情导致的“非经常性损益”

如何看待疫情导致的“非经常性损益”

经济情报

1、中信证券:预计市场底部拐点在下周各项经济数据落地后将得到确认,全球资金的再配置、产业资本入场以及国内经济恢复将共同驱动二季度市场上涨。

2、海通证券姜超:从历史的角度来看当前各国财政赤字飙升、央行印钞的行为,与之最为类似的是二战时期。疫情终将过去,货币难以回收。需要提防的是滞胀,而非通缩。

3、安信证券:虽然短期市场可能仍有反复,但是中期来看A股将呈现震荡向上趋势,短期结构上可以重点把握内需消费、新基建和传统基建,关注一季报超预期的优质公司。

4、英国国家经济社会研究院首席经济学家毛旭新说,新冠疫情将给全球经济带来巨大但暂时的负面影响。毛旭新日前表示,根据英国国家经济社会研究院的模型研究,疫情至少会使2020年全球经济总量相对基准水平下降4%。

5、绥芬河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应急指挥部于12日发布通告,停止举办一切聚集性活动,将对服务行业营业和公共场所开放实行负面清单制管理,对属于负面清单中的各类服务行业暂停营业。此外提出,负面清单以外行业必须切实履行防疫主体责任,对进入人员严格实施“龙江健康码+戴口罩+测温”管理。

财秘提醒:黑龙江省人民政府外事办公室发布通知,提醒在俄中国公民,绥芬河-波格拉尼奇内口岸旅检通道4月13日后继续临时关闭,在此期间请勿贸然前往滨海边区经绥芬河口岸入境。

6、环球时报:在世界各地严格执行“封城”措施,促使远程工作和学习激增后,全球对个人电脑(PC)的需求在2020年第一季度飙升。但这场危机也导致生产和物流问题严重延误,最终导致全球PC出货量同比下降8%,苹果Mac更是狂降21%。

7、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的一项新预测显示,加州的就业市场急速恶化,不可能很快恢复。随着新冠疫情对加州经济影响的进一步恶化,该州的失业率可能在今年第二季度达到16.4%的峰值,然后逐渐回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安德森预测所所长杰里·尼克尔斯堡近日表示,到2021年,加州的失业率将达到两位数。

财秘提醒:美国国会马萨诸塞州参议员伊丽莎白·沃伦和加利福尼亚州参议员卡马拉·哈里斯提出一项法案,禁止国家紧急情况下哄抬物价,包括新冠病毒大流行。根据《防止哄抬物价法》,联邦贸易委员会将有权在国家紧急状态期间禁止消费品价格过度上涨。法律判定任何超过10%的价格上涨都是哄抬价格。

8、路透社:疫情隔离期间,俄罗斯酒精饮料,尤其是伏特加、威士忌等烈酒销量激增。三月的最后一周,俄罗斯最大的连锁零售店伏特加销量同比增长31%,威士忌、啤酒的销量分别增长了47%和25%。莫斯科实行部分封锁措施后,酒精销量增长了148%,烧烤购买量增长了60%。

9、广州日产口罩增加到超2300万个,增加37倍,日产防护服超9.5万件、手持式额温枪13.5万支。

10、人民日报头版评论:扩大内需必须挖掘国内市场潜力,要加大公共卫生服务、应急物资保障等领域投入,加快5G网络、数据中心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抓紧布局数字经济、生命健康、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未来产业。

11、环球网:美国全国均已宣布进入灾难状态,此外,美国出台新一轮出口限制措施,医用口罩、手套暂缓出关。


如何看待疫情导致的“非经常性损益”

深度思考

如何看待疫情导致的“非经常性损益”

受新冠疫情全球爆发的影响,A股在一季度乃至全年的业绩增长势必受到较大的负面冲击。

这点在新出炉的创业板一季报业绩预告上得到充分体现,2020Q1创业板(剔除温氏乐视)预告盈利同比增长(按照均值法测算)为-28.31%,环比2019年全年增速(预计为34.70%)下滑约60%。

在全球疫情并没有有效缓解的时刻,创业板发生这么大幅度的业绩下滑,市场不禁会质疑未来基本面是否将成为A股的拖累,尤其是以“新基建”为核心的科技成长板块,忧虑其从2019年以来拾级而上的盈利趋势或被破坏。

面对这些问题,我们的回答是:对于遭受疫情外部冲击而导致A股基本面短期恶化,可能是一个季度,可能持续一年,但都不必赋予过多权重看待,企业的生产经营更核心的是由内生因素决定,而非突发外部冲击导致的这种“非经常损益”。

理性视角应该从PE向PB过渡,莫为浮云遮望眼,往后看可以更加积极一些。

为什么这么认为?财秘主要从企业价值构成的角度考虑。

企业价值由未来各期现金流折现加总构成,疫情仅仅是影响了一个季度(可能长达半年以上),对于未来现金流影响程度有限,所以对现金流折现累计值影响有限。

当影响过去,只要企业现金流恢复,企业理论价值也随之恢复。

因此,财秘认为,投资者可以抓住当前低点,积极配置低估优质标的,静待疫情影响的消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