莲花开过七月五夫

莲花开过七月五夫

希望的田野上

莲花开过七月五夫

金色黄昏

莲花开过七月五夫

莲成一片

仅仅隔了一周,熟稔的莲花,很多已经开成了话筒一样的脸庞。

曾经的莲塘,在晴日的清晨中,开始热闹起来了。大片大片的荷叶,从面前一直延伸到山脚下,在细风中摇曳着浓厚的绿色。农民下到莲塘中,在荷叶与莲花、莲蓬间一步步穿梭往返,有人走进荷田从远至近,有人下到莲塘从近至远,开始采摘成熟饱满的莲蓬。

更多的莲花,在清晨的鸟鸣中,在清爽的细风里,开出了很多思念,张开的花瓣,有质感的渐变色,从桃红到粉白,在蓝天下努力张扬,莲蓬就在里面,花瓣托举在四周,有着无穷尽的佛缘。

有些叫白鹭的鸟守在农田边,有些叫灰雀的鸟飞在蓝天下。

那些白鹭,那些鸟,蔚蓝天空,绿色青山,还有成片成片的莲塘,点缀的莲花和莲蓬,与劳作的农民共同组成了五夫美好的日子。

我有时在莲塘与莲塘间穿行,有时行走在田埂上,其实我是被这莲花所迷惑,我走着走着就失去了目的。我在莲塘边,常常不知道自己可以拍些什么?

我站在莲塘与莲塘之间,尽情呼吸这清晨。有一次,一位骑摩托车经过的农人,停下车来,邀请我坐他的车去拍他采莲。

我坐在摩托车上,迎面的风带来莲的芬香,那些芬香交织出美好的乡愁。摩托车在莲塘与莲塘之间的一条小路上往前走,我看到一块莲塘中间的白鹭,看到耕田的拖拉机,我的心被这场景勾引走了。

我心甘情愿被勾引过去。我走过田埂,看到几十只鹭鸟在耕田的手扶拖拉机前后觅食。那天是一个活动日,朋友也来五夫,我还约她一起来拍这群白鹭。更意外的是,这天拍下的这个带有白鹭的照片,会在几个月后,引得一位湖南网友过来拍摄。

五夫用它朴实的美,让我在七月其后的日子,接连去了几次。

有一次,不是一个周末天,静静的五夫古街上,稀有游客。

我仿佛在这里生活了好些年,穿个老头衫,大大咧咧在古镇里逛来逛去,与古街的人热情招呼着。坐在屋檐下的人,也会主动跟我打招呼。坐在屋里的人,会邀请我到他们家里去坐,问我从哪来?要不要抽烟。他们在打牌,我凑过去看,他们笑着说,你看得懂吗?那口吻让人觉得没有太多的疏离感。

街边屋檐下,一个小男孩趴在小木凳子上,埋头认真做作业。店里的一床棉花被,在棉花师傅的制作下,提前做好了迎接降温的准备。不少人家的门前,一家大小围在一起剥莲子,围观的人,好像在评判他们剥莲子的水平。

连接兴贤古街的廊桥下,河岸边的阴影里,几只鸭子蹲在一起集中精力打瞌睡。漂在水面莲蓬,三三二二,这些老去的莲蓬,在骄阳四射的晴空下,却黯然失色,它们好像不愿离开,遇到水中的石头停一下,遇到水草再停一下,默然无言中带着不甘的神情。

有一个清晨五点,我从一家民宿早早出来,穿过整条兴贤古街,发现不少乡民借助古街彻夜的路灯和敞开门照射出来的灯光,在门前剥莲子。

还有一次,我单独来到莲塘外的水塘边。在黑暗中等待朝霞,没多久朝霞就在东边很夸张地扬起了霞光的艳丽,变换极其短暂的光影,从淡白到降红,转眼又过渡到艳红,从西边再延伸到东边,朝霞随后布满了整个天空。

一条长长的云雾在远处莲塘外的山间萦绕,不久云雾变成一层薄纱,很优雅地从山边飘过。阳光从东边的山后慢慢爬上来,懒洋洋地撒出淡淡的光芒。逆光下的树木,在水边长出了高调的气质。莲塘的荷叶下水塘里,一幕一幕地倒影出这天七月初晨的美好。

我漫步到了一片莲塘深处,鸟的吱喳声在莲塘深处传出来。我寻着鸟声往前走,它好像在莲塘的前面,走了一段,又好像在我的侧面。我以为自己走近了,却又感觉来到了我的身后。我转过身子,遇见了一朵莲花的笑脸,一群雀鸟欢叫着飞向天空。

七月随后的多个日子,为了这片莲塘这些莲花,我去了多次五夫。我白天拍过它们在烈日下的羞涩,晚上拍过它们在星空下的沉睡;清晨拍过它们的娇嫩,黄昏拍过它们的疲惫;晴日拍过它们的纯粹,雨天拍过它们的坚韧。

那些日子,我遇见了不同的五夫,不同的人,不同的莲。

莲花开过七月五夫。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