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徽宗受盡屈辱,明英宗還朝復辟,這個皇帝被俘後的遭遇最奇葩

公元251年,羅馬皇帝德基烏斯在與哥特人的戰鬥中身亡,儘管他在臨行前任命自己的小兒子奧斯特良為共治皇帝留守首都,但是前線的士兵需要一名強有力的領導人帶領他們走出困境,於是擁戴隨軍出征的米西亞行省總督加盧斯為皇帝。

宋徽宗受盡屈辱,明英宗還朝復辟,這個皇帝被俘後的遭遇最奇葩

德基烏斯在戰鬥中身亡

加盧斯沒有繼續領軍與哥特人作戰,而是選擇了議和,他允許哥特人攜帶掠奪來的俘虜和財富離開羅馬境內,並答應每年向哥特人提供經濟援助。隨後,加盧斯離開前線返回了羅馬。羅馬皇帝(Emperor)實際上是凱旋將軍的意思,加盧斯的做法無疑背離了皇帝的基本使命。在他離開後,軍隊中流傳著加盧斯勾結哥特人謀害德基烏斯的傳言,士兵們對他十分不滿。

繼任加盧斯擔任米西亞行省總督的埃米利安努斯對加盧斯的懦弱行為也感到非常憤慨,他拒不承認這個議和條約,率領同樣希望復仇的士兵越過多瑙河襲擊了哥特人的營地,成功的將士兵們被俘虜的親人救了回來。士兵們對埃米利安努斯十分感激,回來後立即擁護他為皇帝。

宋徽宗受盡屈辱,明英宗還朝復辟,這個皇帝被俘後的遭遇最奇葩

羅馬皇帝一詞的本意來自於凱旋將軍

議和條約被撕毀後,引發了蠻族更大規模的入侵,哥特人甚至渡海來到小亞細亞,將以弗所等富庶的城市掠奪一空。日耳曼地區的阿拉曼尼人也趁機越過日耳曼長城侵入諾里庫姆行省,總督瓦勒良率領當地軍民英勇的擊退了入侵的敵人。隨後,把這次蠻族入侵歸咎於加盧斯軟弱政策的萊茵河軍團士兵們也擁戴自己的司令官瓦勒良為皇帝。

與“三世紀危機”中大多數軍人皇帝不同,瓦勒良出身名門李錫尼家族,共和國末期“三巨頭”之一的克拉蘇就是他的祖先,這讓他比起加盧斯和埃米利安努斯更具有號召力。三位被士兵擁戴的皇帝同時存在勢必會演變為內戰,而公元253年的這場內戰則看起來像一出荒誕的鬧劇。

宋徽宗受盡屈辱,明英宗還朝復辟,這個皇帝被俘後的遭遇最奇葩

內戰是“三世紀危機”時羅馬帝國的常態

加盧斯與埃米利安努斯的軍隊首先遭遇,由於加盧斯不得人心,還未開戰士兵們就全部倒向了埃米利安努斯一邊,加盧斯失敗被殺。緊接著埃米利安努斯又與瓦勒良交戰,與上一場戰鬥如出一轍,埃米利安努斯的士兵們背叛並殺害了自己的皇帝,全部投降了瓦勒良。這場可笑的內戰僅僅持續了不到4個月,瓦勒良最後成為了羅馬帝國的唯一皇帝並得到元老院的宣誓效忠。

為了避免再次出現競爭對手,瓦勒良登基後第一件事便是全面整頓軍隊,他不問階級與出身,親自提拔了大量懷才不遇的基層士兵為軍官,三世紀末期的多名軍人皇帝,都是在這個時候被瓦勒良提拔起來的。

宋徽宗受盡屈辱,明英宗還朝復辟,這個皇帝被俘後的遭遇最奇葩

瓦勒良

瓦勒良執政之初,羅馬帝國是屋漏偏逢連夜雨,歐洲的蠻族還在四處肆虐,亞洲的波斯薩珊王朝又加緊了對帝國東部領土的蠶食。為了處理這種情況,瓦勒良任命自己的兒子加里恩努斯為共治皇帝負責歐洲的防務,自己則將主要精力花在處理東方問題上。瓦勒良這一做法無疑是成功的,西方逐漸恢復了穩定,東方的敘利亞行省也於公元257年被重新奪回。

羅馬皇帝戈爾迪安三世統治期間的東征,令波斯帝國元氣大傷。經過十多年的休養生息,逐漸恢復元氣的波斯國王沙普爾一世經過一系列的滲透和蠶食,決定大舉入侵羅馬帝國,奪取整個中東地區。公元259年,69歲高齡的瓦勒良徵發7萬大軍東征,迎擊波斯人的進攻。

宋徽宗受盡屈辱,明英宗還朝復辟,這個皇帝被俘後的遭遇最奇葩

自稱“萬王之王”的波斯國王沙普爾一世

戰爭一開始進行得很順利,波斯軍隊在羅馬大軍面前完全不堪一擊,瓦勒良在收復東方重鎮安條克後,率軍越過幼發拉底河,進駐埃德薩,兵鋒直指美索不達米亞北部地區。然而,進入公元260年以後,勝利女神不再站在羅馬人一邊,波斯軍隊在埃德薩戰役中擊敗了羅馬軍隊,並將皇帝圍困在城內。

瓦勒良沒有像他的祖先克拉蘇一樣在兵敗之際以死亡來避免遭到更大的羞辱和政治層面上的不利影響,而是在和談中被沙普爾一世埋伏的士兵一舉擒獲,許多高級官員和士兵也成為了波斯人的俘虜。

宋徽宗受盡屈辱,明英宗還朝復辟,這個皇帝被俘後的遭遇最奇葩

瓦勒良被沙普爾一世俘虜

關於瓦勒良被俘後的情況,當時的基督教史學家拉克唐提烏斯在著作《論迫害者之死》記述沙普爾一世把瓦勒良作為馬凳,關在籠子裡取樂,死後還把他的屍體用稻草和糞便製作成標本供人參觀。由於瓦勒良在位期間曾經迫害過基督教,拉克唐提烏斯的說法被指控是捏造的,目的是為了表示迫害基督教的人一定會遭到報應。現在的歷史學家通過考證,普遍認為瓦勒良並沒有遭到非人待遇,而是與其他被俘士兵一起設計並修建了一些羅馬式的基礎設施。不過瓦勒良年事已高,被俘後不到一年便因病去世。

宋徽宗受盡屈辱,明英宗還朝復辟,這個皇帝被俘後的遭遇最奇葩

瓦勒良被沙普爾一世當成馬凳的基督教繪畫

瓦勒良是第一個被敵人生擒的羅馬皇帝,當他被俘的消息傳回羅馬後,對羅馬人的自信心造成了及其嚴重的打擊。而隨著瓦勒良被俘,風雨飄搖的羅馬帝國又將掀起新一輪的動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