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明很容易的遊記,為什麼寫成了流水賬?記住這四點你就穩了

暑期對孩子們來說自然是快樂的,別的不說,出遠門旅遊就足夠讓人興奮了。不過,玩的時候是高興,等到塵埃落定,家長或者老師讓寫一篇遊記的時候,是不是很多人都覺得壓力山大?

確實,眼看著是自己經歷的旅遊,卻經常覺得不知從何處下筆,或者是洋洋灑灑地寫了一堆字,最後老師用三個字來點評——“流水賬”。明明看起來那麼容易的遊記,怎麼就是寫得磕磕碰碰,一不小心還寫成了流水賬呢?

其實遊記本身是不難寫,覺得頭疼,一定是忽略了某些關鍵的東西。記住以下四點,保證你的遊記化腐朽為神奇。

明明很容易的遊記,為什麼寫成了流水賬?記住這四點你就穩了

第一:用自己的話,不要抄資料

有的孩子很喜歡照搬景區景點資料,方位、面積等等一一俱全。這很沒必要!想想啊,假如讀者要了解這些信息的話,一個百度就搞定,何必看你的?

你要做的,是用自己的話來描繪就可以。比如寫應縣木塔,如果你這樣寫就輸了:

應縣木塔建於遼清寧二年(宋至和三年公元1056年),金明昌六年(南宋慶元一年公元1195年)增修完畢,是中國現存最高最古的一座木構塔式建築,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國家AAAA級景區。與意大利比薩斜塔、巴黎埃菲爾鐵塔並稱“世界三大奇塔”。 2016年,釋迦塔獲吉尼斯世界紀錄認定,為世界最高的木塔。 釋迦塔塔高67.31米,底層直徑30.27米,呈平面八角形。全塔耗材紅松木料3000立方米,2600多噸,純木結構、無釘無鉚。塔內供奉著兩顆釋迦牟尼佛牙舍利。

換位思維,你不覺得枯燥嗎?覺得有意思嗎?

明明很容易的遊記,為什麼寫成了流水賬?記住這四點你就穩了

聰明的寫法,是用自己的感受去寫。比如可以這麼簡潔地寫上幾句:

眼前矗立的這木塔讓我大吃一驚——全部是是用木頭打造而成的,沒有一枚鐵釘,據說耗費的紅松木料就達到了2600噸。這也太牛了吧,難怪是與意大利比薩斜塔、巴黎埃菲爾鐵塔並稱“世界三大奇塔”呢。

這樣一變,是不是輕鬆活潑很多?別讓讀者看著枯燥難受,你的文章才讓人接受。

第二:要有重點,別面面俱到

不管什麼題材,面面俱到的寫法都是錯誤的。面面俱到,沒有重點,那就是流水賬!

一次旅行,少則兩三天,多則10余天,所走的景點景區一定不止一個。看到的那麼多,是不是都要寫下來呢?當然沒有必要,你只要重點去一兩個給你印象深刻的就可以了,其他略寫,三言兩語帶過就是。

比如寫爬泰山。一路爬上去,你的感受一定很深刻,從購票處開始,你要走鬥母宮—經石峪—壺天閣—回馬嶺—中天門—快活三里—雲步橋—五大夫松—十八盤—南天門—天街—碧霞祠—唐摩崖—五嶽獨尊—玉皇頂—拱北石。

這麼多景點,要是每個點都寫,就算你不怕累,看的人也是累死了。你不如干脆就選兩個記憶深刻的來寫就可以,比如十八盤、五嶽獨尊,其他的別管太多了。

要是你覺得其他點也是很值得寫的,那有一個辦法,就是化整為零,一個點寫一篇,有針對性的去寫,既能寫得盡興,又多賺幾篇,要是拿去發表的話,豈不是多領幾篇稿費嗎?

明明很容易的遊記,為什麼寫成了流水賬?記住這四點你就穩了

第三:把自己寫進去

很多人(包括成人)在寫遊記的時候,只顧沉浸在風景的描繪里面無法自拔,以為遊記嘛,當然以寫風景為主。事實上,我們在看遊記的時候,要是整篇都是關於風景的描繪,相信你也會像我這樣,看著乏味。

那怎麼寫才讓人看著有味道呢?最好的辦法就是把你自己寫進去,有時候還可以把是身邊的人一起帶進去。

怎麼帶進去?人在景中游,自然會有互動嘛,把有趣的互動寫出來,不就行了嘛?

比如寫遊灕江,想表現灕江的清澈,你可不要光顧著描繪江水如何像鏡子一樣透明,你還可以寫你們怎麼跟水嬉戲,比如寫坐在竹筏上,你把手探進水裡,看見小魚在你指尖穿梭,水草輕拂的手背,而你的笑臉就隱約倒影在水裡……這樣寫,你覺得怎樣?有趣多了把。

明明很容易的遊記,為什麼寫成了流水賬?記住這四點你就穩了

第四:插寫傳說、神話

很多遊記會穿插一些傳說、神話,這會讓遊記增添一些趣味,讓文章顯得活潑一些,我們也可以這麼做的。

不過,傳說、神話可不能貪多,如果覺得有趣,寫著寫著,一發不可收拾的話,那你的遊記就變成寫故事了,喧賓奪主,不妥!

一般來說,傳說神話的篇幅,只需要一小段就可以了,記住了嗎?

明明很容易的遊記,為什麼寫成了流水賬?記住這四點你就穩了

如果你能按照這四點來要求自己,我相信你的遊記絕對不差。怎樣,來一篇試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