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实发挥政协优势 推进社区民主协商

从“替民做主”到“由民做主”,社区大小事,居民商量办。近年来,蚌山区政协充分发挥协商民主重要渠道和专门协商机构作用,利用自身丰富的协商经验、畅通的协商渠道,积极探索新形势下基层社会治理新模式,打造社区协商“蚌山模式”,实现“有事好商量,众人的事情由众人商量”。

走进红叶山庄迎山园小区,蜿蜒曲折的长廊通向一座凉亭,池中碧波荡漾,荷叶依依,小区内蛙声鸟鸣交织成趣,处处岁月静好之景。然而两年前,这里还是一片近乎废弃的观景池。变化就发生于一次“特别”的会议中,针对小区废弃观景池该如何处置这一问题,区政协组织协调,社区牵线搭桥,将物业公司、居民代表等多方召集起来,政协委员积极参与其中,居民“出点子”,物业“吐苦水”,委员“指路子”,一番观点交锋后,大家达成一致意见,困扰小区多年的环境问题得到解决。

2016年初,按照市委、市政府的部署要求,在市政协的指导下,蚌山区政协积极参与基层协商民主改革试点工作。成立专题调研组深入调研,形成专题调研报告,召开资政会协商,提出一批建设性和操作性强的意见建议,并协助区委、区政府出台《关于在宏业村街道第一社区开展城乡社区协商试点的实施方案》《关于推行城乡社区协商“六事”工作机制的实施方案》,明确“7+X”协商主体,界定“五个”方面协商范围,推行“六事”协商工作机制,解决“谁来议、议什么、怎么议”的难题,形成城乡社区协商的“蚌山模式”。《人民政协报》《中国社区报》《安徽日报》《安徽政协》《蚌埠工作》等媒体杂志均对试点工作进行了报道。社区协商“六事”工作机制入选2018年全省基层社会治理创新“十大成果”。2018年11月,省政协主席张昌尔来到宏业村街道第一社区调研,对蚌山区政协发挥政协优势和作用参与推动社区协商试点工作给予充分肯定。

宏业村街道第一社区的湖景廊议、观湖广场、红叶亭话,喻义巷社区的“天桥小屋”“天桥花苑”等,成为社区一道靓丽的风景线,小区居民毁绿种菜、监控摄像头维修更新及增设小区景观水岸安全护栏等居民反映比较集中的问题,在这里得到了妥善解决。大到社区发展模式,小到家门口的垃圾处理,社区里的每一件事,居民都不再是旁观者,而是参与者乃至决策者。如今,越来越多的社区协商成果在全区落地开花,“六尺巷话吧”“建委‘礼’堂”等一个个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的老百姓家门口的互动平台逐步建立,人民群众的认同感和归属感不断增强。

为推进社区协商从“盆景”变“风景”,蚌山区政协持续三年对《蚌山区城乡社区协商三年行动计划》进行专项民主监督,全区40个村(居)实现了城乡社区协商全覆盖,形成了协商主体广泛、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程序科学、制度健全、成效显著的城乡社区协商新局面,不断在新时代履职答卷上书写“蚌山”新业绩。


(蚌埠新闻网)

切实发挥政协优势 推进社区民主协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