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為與小米“緣分”

近些年圍繞這華為和小米各種爭論漫天紛飛,直到今天越演愈烈我並不清楚兩家公司到底有沒有在背後操縱著輿論。但是可以肯定的是雙方的粉絲都十分活躍,你來我往把一波波的爭論推向高潮。近期因為小米10Pro海外版發行包裝上印的一句話讓小米又一次進入了爭論的漩渦,加上華為現在在海外舉步維艱的困難處境使小米在國內處在了風口浪尖。還是那句話華為與谷歌本來就無仇無怨,生意人在商言商誰都希望和平共處共同發展。而美國針對中國的禁令讓谷歌不得不放棄與華為的部分合作,無辜的小米成了愛國戰線的受害者。


華為與小米“緣分”

兩家手機供應商華為和小米是推動中國電子行業發展的關鍵因素,但兩家公司走的路卻截然不同。華為一直奉行保守,幾乎呆滯的增長戰略,但當前的形勢迫使它變得迅速發展。小米與其競爭對手一樣雄心勃勃,但缺乏影響力。為了生存,它不得不採取更加隨心所欲的態度。他們是如何獲得這種方式的,他們似乎要去哪裡?從2005年到2014年的10年是一個黃金十年,在此期間,中國的手機行業迅速崛起。中國催生了許多新創公司,它們都在爭奪手機市場。快進到2020年:移動行業的參與者已經縮小到只有少數幾個,即華為,小米,Oppo和Vivo。它們成為了中國四大手機巨頭在全球市場上的競爭。隨著智能手機技術的迅猛發展,華為/海思已經從小眾市場迅速上升到可以與高通競爭的5G移動芯片巨頭。中國手機的興起是中國終端生產和芯片開發能力的縮影。中國現在是全球市場上領先的技術供應商之一。

華為與小米“緣分”

從2019年到現在,華為和小米採取了兩種截然不同的發展戰略。華為一直對投資保持謹慎,而小米已在從材料到集成電路的所有領域進行了投資。從2019年1月到2020年2月,華為總共投資了7家半導體公司,而小米投資了15家。一般而言在海外投資時,有兩個不同的目標。第一個目標是純粹的財務收益,因為他們尋求快速的資金回報。另一目標是尋找一種填補供應鏈空白的方法。而投資的初衷是希望獲得有利於自身技術/業務發展的資源,他們認為這種投資可以幫助他們為長期技術和業務發展鋪平道路。在培育供應鏈方面,華為和小米都陷入了相似的境地。華為是眾所周知的,但尚未被美國所接受而小米在供應鏈中缺乏影響力,但是在構建自己的生態系統方面,小米領先於華為。


華為與小米“緣分”

華為

2019年,華為收入增長至8500億元,同比增長18%。根據華為的財務報告,該公司的智能手機出貨量從2億部增加到2.4億部,排名世界第二(華為在2018年排名第三,蘋果排名第二)。華為聲稱,該公司在2019年佔據了全球市場份額的17.6%(華為消費者業務首席執行官餘承東在2月的一次在線新聞發佈會上提供了數據)。三星在2019年排名第一,出貨量為2.9億,市場份額為21.6%。蘋果排名第三,出貨量為1.9億部,市場份額為13.9%。同時,華為的無線可穿戴設備和PC增長了200%以上。2019年,華為在研發上的投入超過500億元,在全球排名第九。截至2020年1月,華為5G手機出貨量已突破1000萬部。

下一步,華為將實施公司所謂的“ 1 + 8 + N”戰略。“ 1”是指智能手機;“ 8”包括PC,平板電腦,汽車,可穿戴設備,AR,VR,智能大屏幕和智能揚聲器。這八種產品都是在華為的協助下自主研發的。“ N”是指大量的物聯網設備,有望為消費者提供全方位的智能服務。華為的終端生態系統正在迅速形成,“ 1 + 8 + N”戰略還將為華為的未來發展帶來許多變化,包括投資方向。相比之下,小米,Oppo,Vivo和其他公司則很難增加年收入,出貨量,利潤率和核心技術。他們“製造核心技術”的道路要困難得多。

小米

2019年4月,小米重組了其全資子公司Songguo Electronics團隊,拆分了一些人,成立了一家新公司,南京大魚半導體。經過獨立融資,小米加快了自主開發物聯網芯片的開發過程。在2019年,業界甚至聽說有消息稱oppo即將開發自己的芯片。隨著手機芯片供應商集中度的提高和全球競爭的加劇,中國OEM無法從國際市場上採購他們需要的芯片是一個合理的問題。同時,對於任何OEM來說,自行開發芯片都是一項長期戰略。


華為與小米“緣分”

我們相信,小米和華為通過投資上游半導體公司,擁有共同的目標-控制自己的命運。中國的國內公司應形成一個統一陣線,參與技術競爭,而不是參與價格競爭,而後者會相互殘酷地相互削弱。


華為與小米“緣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