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進大清朝之江南名姝董小宛(原創)

順治皇帝寵愛的董鄂妃,是不是名動江南的董小宛?如果是,她是如何進宮的?如果不是,董小宛又去了哪裡?在這風花雪月的歷史傳奇裡,死亡,已不再有任何意義。

一代名妓董小宛

病眼看花愁思深,幽窗獨坐撫搖琴。

黃鸝亦思知人意,柳外時時弄好音。

這是明末秦淮八豔之一董小宛的詩。此女子不僅文采斐然,更兼得豔色耀人。吳偉業有詩讚雲:

細轂春澆鬥畫裙,捲簾都道不如君。

白門移得絲絲柳,黃海歸來步步雲。

好一派大家閨秀的風範。

這樣一個才貌雙全的女子,自然成了明末才子趨之若鶩的對象。這其中最著名的當屬在傳說中與陳圓圓有過一段風流韻事的冒闢疆。而董小宛恰恰嫁給了這位體弱多病的才子。

冒闢疆與崇禎十二年(1639)鄉試落第後,聽說董小宛住在半糖,便多次尋訪,而董小宛卻都留在太湖洞庭山。蘇州歌妓沙九畹、楊漪炤與董小宛相當,冒闢疆便每天來往於沙、楊之間。在離開蘇州前,冒闢疆又前往董小宛家,董小宛醉臥床榻,與冒闢疆相會於曲欄花下。冒闢疆見董小宛秋波流轉,神韻天然,只是微醉未消,懶慵不出一言。

崇禎十五年(1642)春,董小宛從黃山歸來,母親去世,自己又受到了田弘遇搶奪陳圓圓事件的驚嚇,身患重病,閉門不出。冒闢疆到時董小王已奄奄一息。董小宛握著冒闢疆的手說:“我十八天來昏昏沉沉如在夢中。今日見君,便覺得神清氣順。”她吩咐家人置辦酒菜,與冒闢疆床前歡飲。冒闢疆幾次要告別,董小宛都苦苦挽留。

走進大清朝之江南名姝董小宛(原創)

在董小宛的主動之下,二人終成秦晉之好。

日子剛安穩不久,冒闢疆又病了兩次,董小宛每次都是在酷暑中煎藥熬湯,陪伴身邊。

艱難的生活中,已是衣食不保,董小宛的身體又十分虛弱,加上照顧冒闢疆病榻之累,使得董小宛身體很快垮了下來,連續20多天不進一口水,由於體質極度虛弱,冒家請來的各路名醫都束手無策。順治八年(1651)正月初二,在冒闢疆痛徹心扉的哀哭中,一代名姝董小宛香消玉殞,年僅28歲,葬於如皋影梅庵。歷代文人多有憑弔。

董小宛一生看似就這樣結束了。但似乎後世人不甘心讓一代佳人就這樣香消玉殞。在董小宛身後的數百年間,關於他的死因層出不窮,甚至還扯到了大清皇帝愛新覺羅·福臨。

走進大清朝之江南名姝董小宛(原創)

一代紅顏凋零在淮陽戰場上

1645年初,清軍趁南明內訌之機大舉進犯,4月18日,多爾袞兵臨揚州城下,南明守將史可法率城中軍民浴血禦敵七晝夜,此間,董小宛受冒闢疆之託從台州如皋趕往揚州勞軍,奔走於四門城牆上,將她趕製的酥糖分發給南明將士。但終因寡不敵眾,於25日城破,一代民族英雄史可法壯烈殉國,董小宛自刎拒辱,血灑瓊城。後來,揚州百姓為紀念董小宛,遂將她勞軍的酥糖命名為“董糖”,並將外表一律用紅紙包裹,以示董小宛的碧血和史可法的赤心。至今,“董糖”仍是淮陽一帶的傳統名點。

走進大清朝之江南名姝董小宛(原創)

玉殞於姑蘇城內

原明朝薊遼總督洪承疇降清後一直在和碩豫親王多鐸的麾下,1645年以經略銜總督江浙軍務。至1650年下半年,蘇杭至福建已無多少戰事,於是洪承疇和多鐸一起將行轅從南京移至素出美女的蘇州城。閒則生非,何況此二人本就是好色之徒。洪承疇為討好多鐸,先是把黃公亮的繼室常熟美女劉三季弄來進貢,後來慕名去蘇州半塘街尋找董小宛未果,便將旗將阿斯鎮去如皋請董小宛去蘇州教習餐飲製作,恰巧此時冒闢疆因累及“陳俊瑞據城抗金案”外出避禍。董小宛明知是計,但為了保全家人,只得孤身前往蘇州。第二天,董小宛在自己的衣包裹之內以身藏的剪刀自盡殉節,血濺蘇州五雲軒。冒闢疆在82歲臨終前,還曾作絕句一首:“冰絲新颺藕羅裳,地當筵席一舉觴。曾唱陽關灑離淚,蘇州寂寞當還鄉。”

走進大清朝之江南名姝董小宛(原創)

金陵城內人歸處

據考證,曹雪芹《紅樓夢》中的一號人物林黛玉的人物原型其實就是董小宛。董小宛長期生活在南京秦淮河畔,是“金陵八豔”之一。而金陵也是林妹妹最終的魂歸之地,也就是當年董小宛的歸宿之地。曹雪芹生於南京,10歲之前一直在秦淮河畔度過,對於董小宛的傳聞和歸宿應當是瞭解的,這在《紅樓夢》中可以得到佐證。

走進大清朝之江南名姝董小宛(原創)

一縷芳魂歸雉皋

雉皋,蘇中古城如皋的別稱,相傳因春秋時賈國大夫“如皋射雉”而得名。崇禎十五年十二月,19歲的董小宛由禮部侍郎錢牧齋以3000金贖身,從秦淮河畔來到如皋。第二年四月被時號“明末四公子”之一的如皋才子冒闢疆納為“如夫人”。此後夫唱婦隨,在亂世中相依相伴9年,從一而終。冒闢疆在長達240韻的《悼亡妾董氏詞》中載:“餘與形影交儷著九年,今辛卯獻歲二月長逝。今子幽房告成,素旌將引,僅卜於閏二月之望日,安香魂於南仟矣。”1989年版的《如皋縣誌》則進一步指出:“董小宛身患重病,由於南明永曆五年(1651)正月初二夭亡,時年28歲,葬如皋南門外。因年久無人過問,葬址已迷失。”查為仁《蓮坡詩話》更明確地指出:董小宛“葬在影梅庵側。”

走進大清朝之江南名姝董小宛(原創)


董小宛——董鄂妃

也有人說自從董小宛1645年在秦溪被清兵擄去之後,不就被輾轉送到經略江浙軍務的洪承疇處。洪承疇老謀深算,決計將董小宛送到紫禁城內,一來自己可以加官進爵,二來想用漢人的儒家文化影響清朝的王公大臣,特別是皇帝。讓董小宛充當昭君、文成公主那樣的角色,自己好青史留名。董小宛將計就計,想進京為復辟做內應。於是憑著洪承疇和內大臣鄂碩的莫逆之交,董小宛進了鄂府被鄂碩收為義女,取名董鄂氏,漢名仍稱董小宛。三年後董小宛的穿著打扮,言談舉止都活脫脫地出落成一位滿族格格,趁著順治皇帝選妃的機會,董小宛憑藉天生麗質和出眾的才藝順利進宮博得順治皇帝的青睞,先是封為賢妃,後又加封為皇貴妃。兩年後又生了一個皇子,不料3個月後夭折了。順治破例追封為“和碩榮”親王,但董小宛再也承受不了喪子的悲痛,加之東窗事發,當年入宮前給冒闢疆的絕命書被孝莊太后發現,於是董小宛坦然飲鴆而去。董鄂妃死後備及哀榮。順治從此也鬱鬱寡歡,不久跑到五臺山削髮出家。

不過,關於董小宛就是董鄂妃的說法依舊經不起推敲。董小宛死時28歲,當時的順治才14歲。並且董小宛和冒闢疆崇尚氣節,誓死不肯降清。何況滿漢不可通婚,董小宛無入宮邀寵之機。順治所寵愛的董鄂妃是武臣鄂碩之女。18歲入宮,(而董小宛19歲才嫁給冒闢疆)。

董小宛和董鄂妃誰是贗品之爭可以塵埃落定了。但董小宛到底香銷何處,還有待於進一步調查。

走進大清朝之江南名姝董小宛(原創)


親愛的朋友們:濤哥每天都在頭條發文,都是有關宇宙、奇文,地球、世界、科學、自然、歷史和軍事的未解之謎。親愛的朋友們,從2020年1月18日開始,將發表一些有關大清朝那些鮮為人知的秘密的文章。如果你喜歡麻煩你點擊“關注”,“點贊”或發評論,濤哥先謝了。祝朋友們春事順意,身體健康。祝全國戰“疫”大獲全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