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慈的太子朱标

太子,不出意外,就是未来的皇帝。然而纵观中国古代,太子或许就可以用现在的流行词“我太难了”来形容!

读史发现,古代伟大的开国帝王、有名君主的太子,总是不“太平”。

秦始皇的长子扶苏,结局自杀。

刘邦的太子刘盈,抑郁而逝。

刘彻的太子刘据,被迫自杀。

刘秀的太子刘疆,被废。

杨坚的太子杨勇,被废后被杀。

李世民的太子李承乾,被废。

赵匡胤的儿子赵德昭,自杀。

当然还有很多,结局好的了了无几,朱标是其中的一个。翻阅明朝历史,对朱标的记录也是少的可怜。由于朱元璋小时候教育的匮乏,深知教育的重要性,当上皇帝以后,对儿子的教育很重视。朱标受到最好的教育,成年以后,朱元璋着手让朱标处理政务。因为朱元璋于乱世称帝,所以注重法治;而朱标受教育的影响,更注重仁治。父子之间出现了分歧,导致朱标与朱元璋之间无法调解的矛盾。从而导致了他的“命运”。除次之外,朱元璋对朱标还是满意的。

历史记录,朱标主要是顾全弟弟们,替他们说好话。最后一次的记录是巡视西安,返回南京后就生病了,次年去世。

朱标死后,朱元璋立朱标的次子朱允炆为太孙。朱元璋死后没多久,朱棣发动靖难之役。朱允炆和他的太子失踪……

从此,朱标带着他的仁政理想消失在了历史长河之中。而当我们看到明代历史时,那个仁爱的太子总是浮现在人们的脑海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