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人有的我也要",孩子爱攀比,家长可以这么做

现在我国经济在快速增长,人民的生活水平也在不断提高,很多家庭又只有一个孩子,所以面对孩子的要求,家长一般都会竭尽所能去满足。

但是,在这个物欲横流的社会,很多孩子也慢慢地出现攀比等不良行为。

小亮是一个乖巧懂事的小男孩,前段时间他的舅舅从韩国回来给他带了一个钢铁侠的手办,小亮十分喜欢。

不仅白天要随身带着钢铁侠,就连晚上睡觉也会搂着手办睡。去幼儿园上学的时候,小亮就很自然地把玩具带到了幼儿园。

幼儿园的小朋友看到这个做工精美的手办之后,也都十分喜爱,常常为了能够玩一会儿这个玩具而讨好小亮。

原本文静内敛的小亮突然收到同学们的追捧,一时之间很享受这种众星捧月的感觉。

但是好日子没有持续太长时间,一个星期之后,班里的小明带去了一个变形金刚的玩具,小伙伴们的注意力就又被转移了。

原本热热闹闹的场子一下子从小亮这里转移到了小明那里,于是小亮很失落。

一回到家里,小亮就向爸爸妈妈提出了要再买一个新的变形金刚玩具的要求。爸爸妈妈很不解,孩子为什么这么快就对最喜爱的钢铁侠感到厌倦了,于是就向小亮询问了原因。

小亮回答道:"小明有一个新的变形金刚,他有我也想有一个。"了解原因的爸爸妈妈一下子恍然大悟,原来儿子不是真的想要变形金刚,只是一种攀比心理在作祟。

虽然上述案例的攀比行为看起来似乎很微不足道,但是它也可以比较典型地代表现在广泛存在于儿童之间的一种攀比心理,即"他人有的东西我也要有"。

归根到底,这是一种不健康的行为和思想,列夫托尔斯泰说过:"切忌浮夸铺张。与其说得过分,不如说得不全。"

下面我们就一起来探究下孩子的攀比心理应该怎么破解。

一、孩子到底在攀比什么

1. 拥有的物品

攀比自己的东西是孩子之间最经常攀比的一种。上述案例中就是攀比东西的一个典型案例。

孩子在比较小的时候,常常借助自己拥有的物品去显示自己的优越感,而且物品又是最直观的东西,方便比较,因此孩子学会攀比的第一件事情就是攀比物品。

2. 获得的成就

当孩子慢慢长大的过程中,他们会不断地学习各种生活技能与学习技能。因为每个孩子的天赋与后天培养能力的环境都存在差异,所以很多孩子对于同一个技能掌握的快慢以及熟练程度是有差距的。

差距是客观的东西,但是这并不妨碍一些孩子会攀比自己获得的技能或者成就。举个例子来说,在一个二胎家庭中,五岁的哥哥与三岁的妹妹一起拼乐高。哥哥凭借自己的想象力与动手能力很快就拼出来一个小船,

但是一旁的妹妹费尽九牛二虎之力也没有拼出一个完整的形状。

这个时候,妹妹很可能会想:为什么哥哥那么厉害,我也想像他一样。

3. 家庭和父母

家长和家庭在孩子看来也是自身的一部分,所以在很多小学甚至幼儿园可以听到这样的对话,"我爸爸是董事长,管着好几百人,特别厉害。""我妈妈是大学老师,很多大哥哥大姐姐都得听她的。""我家里住别墅,老大了。"

这些童言童语听起来很可笑,但是背后反映的一些现象却令人深思,其中攀比的原因也值得我们一探究竟。

二、孩子的攀比背后的原因有哪些

1. 孩子都有虚荣心

其实每一个人都有虚荣心,这是人的天性,不可避免。

小孩子不如大人会隐藏自己的真实想法,所以孩子把虚荣心表现出来的时候,就会连带着出现一些攀比行为。

2. 孩子都有好胜心

好胜也是人的一个天性,是隐藏在人的基因里的一种内在驱动力。很多伟人的成功、奥运健儿的夺冠、成功企业家的深厚家底都离不开人的一颗好胜心。

好胜心是上进心的一个重要来源,但是一旦释放出好胜心的不良的那一面,它也会引发人的攀比心理与行为。

3. 家长的行为影响孩子

有些家长在自己的生活中,其实给自己的孩子做了一些不好的攀比示范。比如说,家长在和多年不见的老同学聚会时,会吹嘘自己现在有几套房几辆车,处处显示着自己高人一等的优越感。

这个时候,在一旁的孩子会把父母的行为潜移默化地印刻在自己的思想和行为里,并且不自觉地模仿。

三、家长怎么做来纠正攀比行为

1. 家长做个好榜样

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是孩子的第一个学校。

因此,家长朋友们要给自己的孩子做一个正确的榜样,自己做到不虚荣不攀比,让孩子从家长身上学到这些正能量的东西。

孩子有样学样,在家长的榜样示范下,孩子会比较容易纠正自己的攀比行为。

2. 转移孩子注意力

孩子有时候攀比只是把目光停留在一些事情的表面,所以这个时候家长可以转移孩子的注意力,把他们攀比的焦点进行深挖,转移他们的注意力。

比如说,当孩子攀比谁的零花钱多,那么家长可以适当引导孩子想一想:怎么花自己的零花钱比较有意义?或者零花钱怎么分配会比较合理?

这样一来,孩子就会把一部分注意力转移到更深层次的东西上,而且也会自我思考攀比的意义在哪,从而自我疏导,不再进行无意义的攀比行为。

3. 正确引导孩子的攀比对象

孩子攀比不可避免,那么家长朋友们请记住:堵不如疏。家长作为孩子的领路人,可以在平时给孩子灌输一些正确价值取向的东西,让孩子不要过于注重物欲,而要给孩子树立学习正能量的意识。

比如说,家长可以引导孩子去和学习好的同学"攀比成绩",和勤快的同学"攀比劳动",这样孩子在一种积极正能量的"攀比引导"下,会树立正确三观。

今天的育儿小知识就和大家探讨到这里了,各位家长有好的意见记得留言分享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