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一無所有到財務自由,你離一個富人有多遠?

深度長文|從一無所有到財務自由,你離一個富人有多遠?

如何理財

改革開放以來,特別是最近十幾年,我國經濟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俗話說“水漲船高”,在國家這艘大船全速前進的同時,我們個人的錢袋子也都鼓了起來。如何打理家庭的可自由支配收入成了很多人都面臨的問題。

作為一名理財規劃師,我見識了太多的關於怎麼賺錢、消費和投資的不理性行為:

為了賺錢,以犧牲自己的身體健康為代價;

為了面子和攀比,不惜借貸、套現去購買豪車和各類奢侈品以滿足自己的虛榮心;

為了高收益,不顧投資風險,拿全部身家去賭一夜暴富;

......

這些不理性的行為其實跟我們的理財觀念和理財相關知識的缺失是分不開的。

在進入正題之前,我們先了解幾個概念:投資、理財和財務自由。

1投資:就個人家庭而言,就是付出自己一部分或全部積累(資本)以博取比現在更好更大的收益。

2理財:是對現有財富以及未來的財富預期進行合理的安排和分配,除了追求財富的增值,還有保值和流動性的需求,以及對風險的規避和把控。

3財務自由:簡單說就是不再依靠每天一身臭汗的工作和勞動去賺錢,而靠自身所擁有的資產以及這些資產所帶來的被動性收入就可以過上你理想的“詩和遠方”的生活的時候,就可以說,你實現財務自由了。

通過上面幾個概念的解讀,我想你大概明白了,理財不是投資!投資行為只是理財規劃的一部分,絕不是全部。理財的內涵要更寬泛和多元化。

作為個人家庭理財的終極目標是實現財務自由。在走向這個終極目標的道路上,需要我們進行財富的原始積累,財產的保值增值,風險的管理等一系列科學合理的理財規劃。而這個規劃的第一步要從設定理財目標開始。

深度長文|從一無所有到財務自由,你離一個富人有多遠?

目標

如何設立理財目標?

無計劃和目標的理財是瞎搞。簡單來說,你的理財的目的是什麼?只有根據你的現實需求和自身情況而規劃制定的理財方案才是科學的。所以,我一般把個人家庭理財的目標分為全面規劃和專項規劃。

1、全面理財規劃的目標。

全面理財規劃的目標可分為短期的,比如一年或者五年的目標;長期三四十年以上的目標。比如我的短期目標是1年內通過合理的理財方案達成8%的收益率。我的長期目標是實現財務自由。

2、專項的理財規劃目標。

就是為了達成某一方面的需求,比如孩子的教育金,夫妻倆的養老金等。在規劃專項理財方案時只需要考慮單項相關因素即可。

3、確定理財目標一定要謹記在心的兩個原則。

首先,制定的目標要面對現實情況,要可執行。切不可好高騖遠,盲目跟風。所謂面對現實就是說,你現在一個月收入1000元,卻為了儘快完成原始積累的目標,拿出500元甚至更多,導致基本生活都成問題,這就是不可執行。

其次是目標要具體明確,並有一定的期限。還拿月工資1000元舉例,為實現一年1萬元的理財目標,我會從每月工資裡拿出100元,通過兼職每月掙600元,通過砍掉每月的不必要開支節流下150元。樹立目標,開源節流,原始積累,月入一千年攢一萬(看似不可能)就是這麼實現的。而你的理財之路也由此正式起航。

深度長文|從一無所有到財務自由,你離一個富人有多遠?

財務自由

從一無所有到財務自由,你離一個富人有多遠?

當我們通過開源(創造財富)節流(積累財富)擁有一定量的財富後,如何運用這筆財富,讓錢生錢(即投資)就成了大多數人的第一個想法和選擇。你在想著越快越多的財富增值時,有沒有想過財富保值的問題?有沒有想過安全性和你的風險承受度等問題?

作為理財規劃師,我想告訴大家的是,單純的說理財怎麼規劃是無解和沒有任何意義的,我們真正應該關心的是這筆財富背後的人。100萬交到100個人手裡肯定100種不同結局。大多數通過理財走上富人寶座的成功者,不但理財觀念和方法得當,其在生活中也一定是個目標感很強,積極勇敢,有條不紊而又不失靈活的人。

案例一

某城中村拆遷,村民每家都分到幾套房子和幾百萬到上千萬的鉅款。有的人拿著錢去投資生意,有的人玩股票,還有的買豪車賭博,等等不一。五年後我們發現,村裡拆遷之前的富人仍然是富人,而原來就屬於村裡很窮的那一幫人多半還是窮人,好像這筆鉅款壓根就沒有拿到過。

案例二

“二塊搏一次,幸福一輩子!”我家門口的彩票投注站這個醒目的紅色條幅每次都能成功把我的眼睛吸引過去。極富煽動和刺激性的語言讓底層民眾彷彿看到了通往富人之路的希望,這也是為什麼購買彩票的主力軍大都是低收入階層的原因之一。

大多數大獎得主都比較隱秘,但還是可以在媒體上看到一些人後來的情況。有的真的因此而鯉魚躍龍門,從此幸福一輩子。但更多的是突然暴富後,得意忘形,失去理智,養小三逛賭場,不久便“泯為眾人矣”。

這就是典型的“德不配位,財不住家。”人的德行與理財,德行與富貴還有關係?是的!如果一個人生活上就是個不上進、不自律、什麼都無所謂的所謂“爛人”,那別說理財規劃師救不了你,估計財神爺下凡也無能為力。

一個人一生到底是貧窮還是富貴,靠的不是被拆遷和買彩票中大獎的運氣,而是生活方式、理財理念等價值觀的選擇。你選擇做一個富人,就等同於選擇了富人的價值觀和生活理念,最後你也極有可能真的成為富人。

深度長文|從一無所有到財務自由,你離一個富人有多遠?

幸福生活

理財不僅是投資賺錢,更是為了有幸福感的生活。

在財富增長的初期,快速的增長速度帶來的幸福感是巨大的。但財富的體量達到一定的程度後,擁有的財富和幸福感的增長便不成正比了。

更多的人還在追逐財富的路上竭盡全力時,便已變得浮躁和壓抑,差點淪為金錢的奴隸,更別談所謂幸福感的人生了。

我們為什麼要理財?因為我們每個人所擁有的資源是非常有限的,理財的目的是通過科學合理的安排有限資源以達到或實現更多的慾望和夢想。

小王夫妻二人在鄭州月入兩三萬,兒女雙全,因為有一定的理財能力,在幾年前同學們都還在租房的時候,她倆已經通過投資股市,賺了一套房子的首付。在朋友眼裡,她們光鮮靚麗,各方面都是值得豔羨的對象。

更羨慕她倆先知先覺,在限購限貸前成功拿下五套地段還不錯的房子。只有她們自己知道,本來收入不錯的她們,為了同時供五套房子而耗盡心力。由於房價一直處於上升通道,財富升值的目標還沒有最大化,她寧願苦苦支撐也不願出售一套或者兩套來換取“不焦慮,更輕鬆。”

上述案例是一個理財規劃師經常面對的問題。是賺錢更重要,還是幸福感更重要?賺錢的同時就不能兼顧幸福?

這其實更像是個哲學問題,這種極端的以追求投資收益最大化、不健康的財富觀會極大的妨礙我們對財富的把控和理財方案的執行。為賺錢而賺錢更不能帶給我們幸福和快樂。

簡單來說,就是我們被財富綁架,成了金錢的奴隸。我們在追求投資賺錢的同時,也要學會把控財富並讓財富為我們創造更好的生活。

深度長文|從一無所有到財務自由,你離一個富人有多遠?

如何制定理財規劃?

如何制定理財規劃?有哪些需要注意的地方?

1、統籌兼顧,從整體和長遠的角度去把控

理財其實就是安排好人和錢的關係。既有財富的保值增值,又有風險管理和稅務優化的內容。既要追求財富最大化,又想兼顧生活的幸福感。通過協調各個專項規劃目標,使客戶擁有的資源得到優化配置,最終達到平衡下的效益最大化。

2、因人而異,因家庭而異

我們通常說理財,不能簡單說這個錢怎麼辦?而應該具體到這個人這個家庭這個錢怎麼辦?脫離具體情況的理財分析是紙上談兵。剛組建的新家庭和老年家庭對理財的需求能一樣嗎?

3、重視現金在理財規劃中作用

這裡說的現金是指現金、貨幣市場基金等所有高流動性金融產品。現金在理財規劃中就像部隊序列裡的後備軍和機動部隊,不能一次把所有的人都派出去、也不能一次把所有的子彈都打光。在理財規劃時,切忌把所有的錢都拿去“打仗”!一定留下一部分現金“備份”,至於具體的比例,要根據具體案例來定,收入不穩定的個人家庭現金規劃的比例要大一些。

4、風險管理規劃要優於追求收益,切記!

日常生活中,大多數人談起理財,就是談如何投資,如何賺錢,如何收益最大化。事實上一個好理財規劃師首先應該考慮和告訴你的是如何管理風險,而非收益。在財富的保值增值中,保值是理財規劃的前提,保值優於增值。

大家在日常生活中可能遇到的主要風險包括:人身風險,財產風險和責任風險。在具體的風險管理中,我們最常用到的就是風險轉移。

通過購買人身保險,財產保險和責任保險來實現風險轉移的目的。在為具體家庭做保險規劃時,要遵循以下兩個原則:

首先為家庭主要收入提供者購買保險。

其次是保額要和收入水平成正比,保費佔家庭收入的比例一般不超過10%

深度長文|從一無所有到財務自由,你離一個富人有多遠?

把雞蛋放在不同的籃子裡,分散投資

5、投資方向要多元化

在具體的實踐中,一般採用1352投資法進行多元化理財。簡單來說就是,用1/11的錢購買與個人家庭相匹配的商業保險,來達到風險轉移和財務安全的目的。用3/11的錢配置在安全可靠,低風險同時收益也較低的金融產品上,比如定期存款,國債,理財險等。用5/11的錢配置在風險和收益都不錯且相對靈活的投資品種上,比如具有長期持有價值的藍籌股和開放式基金等。用2/11的錢投資在金融槓桿大但風險也很高的項目中,比如股票,期貨等金融產品。

6、平均投資和槓桿投資

所謂平均投資是指,在個人家庭的理財規劃中,建立專項的理財計劃。比如銀行的零存整取,基金定投等。

而槓桿投資說白了就是借錢來投資,只要你能保證收益高於借錢的成本就能有收益,但一旦出現投資失誤,後果極其嚴重。所以對於一般個人家庭而言,要慎用。

7、集中投資策略不適用一般的個人家庭。

投資大師巴菲特說過,投資就是要集中全部力量,集中投資。把雞蛋分散到不同的籃子裡,看都看不過來,如何保證投資安全?

我在這裡強調,他說的其實沒錯,但作為一個普通投資者,肯定沒有巴菲特的投資嗅覺的敏感度和風險管理能力,所以,我仍然強調並堅持分散、多元化的投資策略。千萬不要模仿和實踐一些不合適你的理論和方法。

寫在最後:

關於人和財富,既是一個理財話題,又是一個哲學問題。財富是屬於人的,而每個人的情況又各有不同,如果一個人在生活中就是一個沒有目標和追求,沒有自信,自由散漫的人,那他的財務狀況肯定也很糟糕。

要想幫他理財,必須先幫他走出自卑,做一個陽光自信,目標明確,自律上進的人。只有人改變了,生活才能打理好。生活打理好了,才有財可理,才能理好財。所謂理財其實是一個人對待金錢的態度,往大了說是一個人選擇一個什麼樣的價值觀和生活方式,所以說,理財歸根結底“理”的是人,“理”的是你的生活。

本文由力橙財經原創,任何人未經授權不得抄襲、轉載。力橙財經,為您解讀身邊的金融財經密碼。更多關於保險、理財、金融財經方面的內容請關注本號進行閱讀。

深度長文|從一無所有到財務自由,你離一個富人有多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