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隔35年,黑澤明以“羅生門”隔空致敬芥川龍之介


時隔35年,黑澤明以“羅生門”隔空致敬芥川龍之介

無論黑澤明還是芥川龍之介,在日本都是大咖級人物。前者是電影界的殿堂級導演,後者被譽為日本的卡夫卡,和夏目漱石齊名的作家,尤以短篇小說著稱。

時隔35年,黑澤明以“羅生門”隔空致敬芥川龍之介


乍看,黑澤明的“羅生門”和芥川的“羅生門”似乎關聯不大。大導演只隨意拿了那扇門,拍攝了作家另一短篇小說“莽叢中”。

影片拍攝於1950年,那一年黑澤明40歲,正當創作高峰。“羅生門”一片橫空出世,給人性甩了一個大大的耳光。這尖銳的噼啪聲,到現在都能聽到餘音。

時隔35年,黑澤明以“羅生門”隔空致敬芥川龍之介


羅生門,日本京都的正南門。七世紀日本皇都所在平城京的正門。後來皇室敗落,年久失修,殘破不堪。戰亂期間,屍體陳野,烏鴉成群。

時隔35年,黑澤明以“羅生門”隔空致敬芥川龍之介


這扇門,芥川和黑澤明達成一致,沒有異議。芥川的羅生門以“某一天傍晚有一個家將,在羅生門下避雨”。黑澤明鏡頭下,暴雨如注,天昏地暗,殘破不堪的羅生門下,樵夫和遊僧不可思議狀,囔囔囈語。

隨著乞丐的加入,他們在探討最近京城發生的武士被殺案。

時隔35年,黑澤明以“羅生門”隔空致敬芥川龍之介


樵夫是第一個現場目擊者。他講述了叢林裡,依次發現了女人的帽子、頭紗,以及被劍刺殺的武士。唯獨隱瞞了自己盜走鑲嵌著寶石的名貴短劍。

時隔35年,黑澤明以“羅生門”隔空致敬芥川龍之介


被衙役抓捕的強盜,承認了自己是兇手。卻把犯罪的原因,歸於叢林裡突如其來的那陣風。就是那陣風撩起了武士妻子的面紗,強盜頓起色心。騙說自己找到寶藏,把利慾薰心的武士騙到莽叢裡綁起來。非禮了武士妻子,在那女人的教唆下,又殺死了武士。

時隔35年,黑澤明以“羅生門”隔空致敬芥川龍之介


女人則把自己扮演成無辜的柔弱女子。在衙門前伏地痛哭。講述案件過程是從發現丈夫被強盜所綁開始,自述拔刀和強盜奮力搏鬥,終因體力不支,被強盜侮辱。

時隔35年,黑澤明以“羅生門”隔空致敬芥川龍之介

事後痛哭流涕,抱著丈夫求安慰。卻看到他眼裡冷冷的目光,有不屑更有輕蔑。悲痛欲絕的女人,鬆開丈夫身上綁著的繩子,請求丈夫殺了她。

時隔35年,黑澤明以“羅生門”隔空致敬芥川龍之介


已死的武士也不甘示弱。借女巫還魂,神態絕望悲痛,一一還原事情的經過。武士和妻子在叢林裡走著,路遇樹底下休憩的強盜。強盜使計用繩子將他捆綁,又把武士的妻子騙過來,並當著他的面強暴了他妻子。事後,那女人卻指著武士說,兩個人只能存活一個。意即讓強盜殺了他丈夫。

時隔35年,黑澤明以“羅生門”隔空致敬芥川龍之介


同一件事情,經過眾人的嘴皮子,眾說紛紜,演繹出眾多版本,讓人云裡霧裡,分不清事實真相。

不約而同的是,每個人都極力為自己開脫,為自己美言。這是本性使然,還是內心的懦弱?


時隔35年,黑澤明以“羅生門”隔空致敬芥川龍之介


樵夫、乞丐、遊僧還在試圖還原真相,探討人性。突然傳來嬰兒清亮的啼哭。很快,乞丐在旮旯角落裡,發現了包裹得嚴嚴實實的嬰兒。他迅速扒掉他的衣物,準備揚長而去。

時隔35年,黑澤明以“羅生門”隔空致敬芥川龍之介

樵夫指出他的強盜行為,沒想到卻被乞丐奚落,偷拿了精良的段劍,還試圖隱瞞事情真相。樵夫聞言訕訕地,啞口無言。遊僧無奈地抱著手裡嬰兒,感慨不已。

時隔35年,黑澤明以“羅生門”隔空致敬芥川龍之介


樵夫望著遊僧懷裡的孩子,抱了過去說自己有六個孩子了,再多一個也無妨。

縱使我們有太多的不足和缺漏,仍阻擋不了人性的光輝,在剎那間覺醒,熠熠生輝。


時隔35年,黑澤明以“羅生門”隔空致敬芥川龍之介

不知道雨是繼續下著,還是停歇。太陽出來了,照亮了昏暗殘破的羅生門。樵夫小心翼翼抱在手裡的嬰兒,正是不息人類生生希翼。

時隔35年,黑澤明以“羅生門”隔空致敬芥川龍之介

黑澤明從龍之介那裡搬了羅生門以外,還借用了小說裡的一個情節。走投無路的門將,扒走了偷拔死屍頭髮的老婦的衣服:我剝你的衣服,也不要怪我。如果我不這麼做,我也得餓死

時隔35年,黑澤明以“羅生門”隔空致敬芥川龍之介


影片中,乞丐捲走包裹嬰兒的衣物,也同樣為自己開脫:我不剝他的衣服,自有其他人來剝,為生存下去,我當然要搶先一步。為自己的貪婪和罪惡強行開脫,且強詞奪理,振振有詞。

時隔35年,黑澤明以“羅生門”隔空致敬芥川龍之介


都說世間有兩樣東西不能直視。一是太陽,二是人心。在黑澤明的電影裡詮釋得入髓蝕骨。光天化日下的罪惡,青天白日下的謊言。若不是片中最後的那一抹陽光,黑澤明就與芥川龍之介無異。


時隔35年,黑澤明以“羅生門”隔空致敬芥川龍之介


35歲的芥川,選擇了離世。想必他的思維異於常人,能深刻扒開人類黑暗的內心。就像他的筆下的人間,甚至比地域都要慘淡。不堪重負,毫無留戀的他自殺身亡。

時隔35年,黑澤明以“羅生門”隔空致敬芥川龍之介


才華橫溢的黑澤明,憑藉此片榮獲威尼斯國際電影節金獅獎,以及奧斯卡最佳外語片獎。這兩項殊榮,進一步奠定了黑澤明在電影節不可撼動的地位,並於1990年榮獲終身成就獎。

題外話。繼電影“羅生門”之後,這扇門又被賦予了新的意義:謊言與事實的真假難辨,羅生門成為比較流行的一個詞語,表示各說各話,真假莫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