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林中》讀後感

《竹林中》是難得一見的短篇小說,情節、人物都不復雜,但通篇文字卻像是魔法迷宮。它講述了一個強盜姦汙武士的妻子然後殺死武士的故事。這個簡單的故事有七個講述者,其中包括三個當事人。強盜和妻子都承認自己殺死了武士,而武士則通過女巫之口說明自己是自殺。他們互相矛盾的講述使故事變得撲朔迷離,尋求真相已經沒有可能。多襄丸、來到清水寺的女人、被殺的漢子,究竟誰是殺人者?小說懸念始終未予解決。七段口供中,以三個當事人的口供最為關鍵,其中必有人將真情隱去,把良心裡不可告人的想法瞞住。作者的用意似乎在說明:人常用謊言來文過飾非,事實真相常被歪曲,以致客觀真理難以認識。暗喻人心微妙,不可捉摸。小說耐人尋味,讀來寓意自見。

《竹林中》讀後感


《竹林中》讀後感


《竹林中》讀後感

我認為芥川龍之介的這篇小說主要是在諷刺人的利己主義,不論是強盜、武士的妻子,還是身死的武士,他們的供詞都是從自我的角度出發,維護自己的形象和權益。強盜在供詞中處處塑造自己是個光明磊落、敢作敢當的形象,實則不過是個欺負女性、猥瑣的強盜小人;妻子真紗在塑造自己柔弱卻有自尊的形象;武士在目睹妻子被別人凌辱時卻無能為力,此時的他最想要逃避、最不願承認的便是自己的無能,因此他便把自己幻想成是一個被妻子背叛痛苦不堪而自殺的人。故事的真相我們不得而知,但是我們可以從中看到人性的弱點——人自願行動的動機最終都是對自己個人利益的欲求。這種心理並不可恥,人人都可以合乎道德地追求個人利益,也只能是通過合乎法律和道德的途徑來獲得。


分享到:


相關文章: